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高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背景下,工程认证专业的课程教学以OBE理念开展的同时,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是专业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以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探讨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依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自身特点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知识、能力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形成三者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该课程的课程思政一体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为环境工程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使命。思政教育作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渠道,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其中,以更贴近社会实践、学生生活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效。对此,高校需以思政课程为基础,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探讨在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开展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从顶层方案设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思政元素融入方法等方面进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实践,以案例式教学为载体、以唯物辩证法塑思维、以职业工匠精神强内涵,把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的有机融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新时代传统农村向新型乡村转型变革需要价值观正确、“一懂两爱”青年的大力支持。高校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建设契合新型农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高校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存在形式多样、浮于表面、成效短浅;第一、二、三课堂相互脱节、各自育人;教育多方参与、资源分散,品牌效应难以集聚等育人困境。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应通过组织协调搭建校地合作长效实践基地;依托赛项激活“三堂联动”内驱力;党建引领规划顶层资源整合机制;构建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乡村振兴课程思政体系;凝练区域特色、与时俱进的乡村振兴思政育人元素;打造资源优质、成效显著的乡村振兴思政品牌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大思政背景下,结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基于混合教学模式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梳理了运输管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方案以及改进方向,以期为高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有效开展思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思政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渗透到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教育功能,以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体现课程思政的专业性是高职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立足教学实际,分析了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提出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探讨了化工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化工专业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价值,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化工人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不足。通过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充实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构建三个课堂联动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等路径,尝试提升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谈军花  刘超 《甘肃教育》2022,(17):22-2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振兴乡村文化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学校思政课建设正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为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升综合素养;夯实思政课堂,提升教育质量;多媒体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建立常态化思政课堂教学“视导”机制;探索实践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建设新模式,促进思政教育大融合;创新培训一体化模式,营造协同发展新生态,积极挖掘乡村文化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实农村学校思政课校本课程,从而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注重“两类学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探索实践思政名师下沉农村学校开展“一对一”关爱帮扶机制,全力实施农村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从而促进乡村教育和谐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农科教育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是构建高水平农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分子生物学》是新农科背景下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加强《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育人融入学科发展和专业知识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素养,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的同频共振,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融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把自我的成长成才融入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投身强农兴农的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争做新时代的现代农林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地高校积极投身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其中不乏成功的实践案例和推广经验。近些年,阳光学院持续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对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二者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指出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能够对高校专业教学、毕业论文、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思政四个方面产生助力,从而驱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延,将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相关课程体系,付诸课程思政实践,对于强化青年思政教育,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课程主体内容建设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青年思政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建设乡村振兴课程,有利于转变青年对城乡社会地位的传统看法、强化青年对现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再认识以及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前,课程建设已经具备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学科基础和以青年团体为依托的实践基础,但课程建设也面临相关师资和教材配备不足、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工作不足、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脱节等问题。未来的乡村振兴课程建设要涵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教学机制以及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段佩利  尹鹏 《大学教育》2023,(6):109-111
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高校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旅游大数据课程为例,重点探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方法,从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阐述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和实践,旨在为旅游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职百万扩招是我国经济产业转型背景下,对社会人才再教育的重大举措。课程思政是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是专业课程在思想层次上的教学范式。分析了高职百万扩招的背景和成因,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含义和内容,解析高职百万扩招下课程思政实施的难点。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课程思政实施能力;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课程思政激励机制,四个维度上提出了在百万扩招背景下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曹姗姗 《教师》2023,(9):117-119
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其中,新文科建设的逐步推进为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文章作者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围绕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价值进行阐释,分析了历史学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随后从挖掘思政元素、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打造课程思政教师团队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基于质量文化视角,聚焦政治觉悟、个人涵养、社会责任和专业能力等“课程思政四维度”,提出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提高实施成效的路径,即通过机制创新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彰显立德树人质量文化;通过内容创新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体现思政元素质量文化;通过载体创新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保持质量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如何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实现价值引领、促进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工科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哲学基础、当今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分析着手,提出了现有工科类专业思政教育的不足,并从多个角度讨论了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实施路径、建设重点和机制建设的相关思考,为传统工科类专业课程在新时代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程思政"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创新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将"隐性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的各方面,实现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顺利转化,最终达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本文以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讨论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探索机械专业课程在新时代实践"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实施建设课程思政,是解决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是推进三全育人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构建一流课程思政体系,需要将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堂的育人功能,促进一流专业建设,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20.
石伊琳  周阳 《高教论坛》2022,(12):35-38
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红色影视作品贯穿传媒类专业课程日益增多,教学模式优势明显。红色影视作品贯穿传媒类专业课程,通过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互促、课堂形式与课程内容出新、教师实践与红色文化互融,进一步完善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思路与体系。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传媒类专业“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为例,通过教学、实践案例探讨了红色影视作品贯穿到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路径以及其对传媒类专业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堂氛围等方面的影响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