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了一套针对远程教育的通用分布式考试系统方案,对其实现和工作流程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该系统在实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为了缩短大规模Linux集群系统的部署过程,设计实现了一个Linux集群部署系统。对部署系统的结构和模块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实现了镜像获取和镜像部署的设置;根据系统的整体设计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结果分析。分析表明该系统能达到快速部署集群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飞行器总体设计是多学科相互协作、反复迭代的动态过程,现今很多软件和系统在多专业协同以及设计过程动态表达上还有所欠缺。为此,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全新的主模型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设计过程中与主模型相关的数据、版本、谱系等要素的管理功能,通过版本和技术状态的变化,追踪并反馈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变化。系统采用Redis内存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具有存储简便、效率高等优点;在复杂业务的处理上探索了使用事件的方式实现各子模块的解耦。详细探讨了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和过程,同时对系统的实现进行了简要阐述,为类似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基于SIP-P2P的实时流媒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多源流媒体系统,提出了半分布的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的关键过程如结点注册、资源查询和结点退出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系统的模块实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对系统实现过程中的采样频率选取、滤波电路设计、输入输出电路设计、接口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南宁市琅东加压泵站自动控制监测系统改造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论述,介绍系统的整体结构,详细说明系统采用的Modbus通讯网络、硬件设备和监控软件。该系统实现了对泵站运行现场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在实际投运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层体系结构HLA可以提高仿真系统的可重用性和互操作性,经常被应用在众多的仿真系统中。在介绍HLA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对反舰导弹攻击仿真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根据HLA系统所要求的实现内容,建立了系统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反舰导弹攻击仿真系统的功能,介绍了联邦成员及其分类,对各种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仿真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结合实际开发的高校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详细阐述了ARUP开发模型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结合UML建模语言,对系统进行设计,优化了系统各阶段的建模过程,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学习者行为追踪系统的架构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者行为追踪是对学习者与网络平台之间的互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技术。行为追踪可用于了解网络学习的过程,行为追踪系统是其技术实现,它与网络学习平台配合使用。本文介绍了行为追踪系统的架构及实现,着重介绍了系统的三个组成模块及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利用Visual Foxpro开发的音像租借管理系统,实现了音像店动态管理这些信息,使得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开发原理和系统具体实现过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从宋代诗话这一宏观视野来看,白居易接受群体庞大而复杂,接受状况全面而具体。传统的伦理批评与宋代崇德尚贤的社会风尚使白居易的品格赢得各阶层的尊重。君主的嘉奖、批评家的赞誉、藏书家的传布、文人群体的追贤、民众的敬爱等,共同营造了浓郁的接受氛围。文人群体的影响接受论、不同阶层的文本接受论、道德及文学批评论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白居易接受体系。此接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阶段性和地域性,反映出社会文风改革、政治教化、怡情悦性的多重需求,显示出宋人的思辨精神和理性批判,转法华而不为法华转,最终塑成一种新型内省人格和平民气质,召唤着后世的接受与再批评。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思维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形态,依次是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科学思维、数学思维、艺术思维。它们各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具有独特的存在形态和意义。从所研究的内容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宗教、哲学、科学三种形态:宗教奠基于世界的神秘性,哲学立足于世界的可理解性,科学则依赖于存在的可确证性。宗教思维是最早产生的思维形态,哲学思维从宗教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科学思维又从哲学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从所研究的途径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哲学、数学、艺术三种形态:哲学从质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数学从量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艺术从既综合质与量又将质与量赋形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哲学的质是纯粹的质,数学的量是纯粹的量,都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艺术则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批判性、反思性等根本特征,各种思维形态均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从而人类的思维具有整体性、复杂丰富性、多层次多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理查德·罗蒂立足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和后哲学文化论,建立的协同性实用主义,批判分析哲学、现象学、传统的认识论、反映论、符合论和真理观,肯定解释学的功能与教化作用,否定客观性、绝对性、永恒性和不变性,反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实在论,主张解构形而上学,创立无冕哲学,提倡工具主义、约定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心灵与社会的协同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的先秦关学史研究,卓越地将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识及其美学史结论融汇在一起,有着浓厚的经验理性色彩。他以青铜器皿上的器型、铭文和纹饰为切入点,从业经抽象的线条、图案和组配的结构形式,发掘其审美意味,彰显蓬勃旺盛的生命生机和历史性的深重涵值,并首次原创性地运用青铜器花纹来解读和确定关学史的时代内涵和特征。郭沫若以时代精神和时代审美理想为核心,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宏深语境中考察关学现象的变化,反转过来,美学现象则成为社会、历史、文化的表征,呈现双向互涵相协之关系。郭沫若同时兼具了青铜时代的社会史和美学史的开山祖身份和地位,他对先秦关学史精神、特征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说。郭沫若坚守实践美学观,从社会文化实践层面上加以解读、阐释和动态说明,他所进行的是社会学、文化学的美学史研究,所形成的论述话语和逻辑结构,至今仍是治先秦美学史学者的范例。他采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器皿学、文字学等原理,独得先例地创造了“标准器论”和“波动论”,这在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研究,进而在先秦美学史的研究方面是世纪性的创获。他谛听远古美学史的“心音”,从文物和文献出发复原和复现美学史的现场。郭沫若先秦关学史研究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缘自科学的实证精神、先进的方法论、优越的学术生态环境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两课"教学的接受过程包括以信息传递为中心的传输系统和以主体对信息的接受为中心的接受系统.二者的相互统一才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两课"接受活动.传输是接受活动的前提;传输是师生平等的互动活动;传输不等于接受.接受目标最终能否得到落实取决于接受而非传输.接受活动包括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外化和践行等环节.在"两课"接受过程中,传输与接受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互通共振过程.它具有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引导性与持久性的统一等特点,是一个多级反馈、连续运行、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运行过程.就宏观而言,大学生对"两课"的接受必须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实现最终意义上的接受、内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公平思维的前提批判中,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针对神灵思维和主体思维提出的。神灵思维是人类的蒙昧思维、原始思维和前现代思维;主体思维是现代思维,是对神灵思维的扬弃,人走出了自己为自己设立的牢笼,绽放出主体的伟大力量。同时也逐渐使主体陷入了自我论的逻辑,自我成为了神灵的替身。现代主体思维成为了人类整体发展的枷锁,更是教育公平思维发展的桎梏。而主体间性思维是共存思维、生态思维、和谐思维、差异思维、后现代思维。是解决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牵涉人类发展生死攸关等重大问题和重大关系的价值选择和思维路径。从根本上、根基上转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核心思想,是现在及未来教育公平思维重建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36所美国世界一流大学18年间的校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分数分别呈“先降后升”“先平后降”与“持续下降”趋势,校均总工资绝对规模逐年增长,占校均总支出50%左右,师均工资呈增长趋势,校均工资结构多元且稳定。工资规模、结构与科研产出关系的OLS、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在工资规模上,增加大学总工资支出、提高全职教师师均工资均可显著提升大学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但总工资规模对科研产出数量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而师均工资则对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正向影响更突出;在工资结构上,增加工资结构中的研究工资、支持类与服务类工资规模亦可显著提升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其中,研究工资对科研产出数量和综合表现的正向影响更为突出,而支持类和服务类工资对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教学工资的增加能够提升科研产出数量与影响力,但全职教师工资规模的增加却仅有助于提升科研产出数量,对科研产出影响力和综合表现有明显抑制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需要继续优化大学经费支出结构,大幅提高教师的总工资和研究工资规模;变革工资制度,提升教师工资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文化奥运风靡的时代,这赋予我们以奥林匹克运动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探索范式.综述国外有关奥运文化建构理论文献,分别以议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历史性建构、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精神建构与意识形态领域、社会实在问题、问题意识与中国化作为专题展开论述,认为西方学者在奥运文化建构领域为我们展示了宽阔的理论空间、细化精深的研究文本及富有可能的理论前景,从中亦可反映出,奥运文化建构领域至少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社会制度、球员与教练、传统文化等诸多单一化的社会层面,而是一个综合的、多元化的、相互影响与交叉的问题共同体,需要宏观与微观、综合化与细分化、深入与远眺、理论探索与实践进展相结合,其中理论扮演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最后,提倡以三维视角观(历史、当下与未来)审视与把握中国奥运文化进路的社会合理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取向下,打破城乡二元僵局,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在保持与发挥城乡教育区域性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城乡教育互动联结、相互帮扶、相互作用、消解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动态进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为教育公平理论、系统论与控制论、共同体理论、城市发展理论与和谐社会理论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具有区别于城乡教育均衡和统筹城乡教育的独特性与阶段性。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特征为城乡教育目标共识、城乡教育观念互通、城乡教育地位互认、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城乡教育责任共担、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城乡教育困难互助和城乡教育活动共同参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展可划分为自发型阶段、政府干预型阶段、高度自主型阶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是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层构成的,可用以量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监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并评价其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相似诱导教学模式简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诱导教学模式是借助相似理论 ,把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本理论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科学教学模式 ,由基本结构、基本原则、基本条件、基本理论四部分构成。基本结构包括相似集中、相似建构、相似匹配、相似激活和相似创造诸要素 ,揭示人的成长、成才学习过程规律。基本原则为重兴趣、重积累、重感悟、重迁移、重习惯、重烛理、重炼意、重创新 ,体现相似诱导教学的实践原理。基本条件从教学内容到行为方法 ,探讨“和合教学”的途径。基本理论以激活大脑潜能为目标 ,提出创设相似的丰富环境 ,提供醒觉的挑战条件 ,相似模拟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