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应当在维护和突出本民族风格演唱艺术创造的基础上,使民族唱法演唱的声音更圆润柔和,更能充分地发挥嗓音运用自如的能力和更好地表现民族歌唱的语言和风格特征。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中应注意:1.不要把民族风格唱走了样;2.要注重咬字吐字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价值;3.要注意协调好声音“竖”与“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声乐音律和谐、节奏鲜明,声乐形象由于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的不同而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各民族的歌唱艺术都有着各自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的体现首先依赖于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但并不等于有了民族风格的作品就自然而然地获得歌唱艺术的民族风格。要获得歌唱中的民族风格,歌唱者的再创造是极为重要的。应从歌唱的声音色彩、歌唱的语言处理、歌唱的音乐表现三个方面进行民族风格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界对于民族声乐演唱的理论建设越来越重视,有对发声、行腔咬字问题加以研究的,有对教学法和教材深入探讨的,还有对作品和风格加之剖析的。其中,对于气息、共鸣、咬字的技术讨论似乎用文字难以表述清楚,对于教学法和教材的研究又被各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左右,而对民族声乐的风格问题我认为应该多加讨论,因为只有演唱的风格正确,才能将民族声乐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演唱形式表达正确,否则我们将无法命名和称呼民族声乐。本文认为众多的民族声乐作品归纳起来有六大类风格,它们分别是传统民族风格、颂咏民族风格、当代民族风格、古曲民族风格、民族歌剧和通俗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民族风格"几乎成了时尚流行的主流风格之一,诸多类型服装以及各种配饰都打上明显的中国民族风印记。但相较于国际服饰品牌对中国民族风的创造性消化和灵活运用,中国本土品牌对民族元素的运用缺乏创新性和兼容性。论文将结合国内外服装品牌的成功案例,从民族风格和现代功能、民族风格和现代精神、民族风格和世界元素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现代服装产业中对民族风格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往往通过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表现出来。但理解民族精神,不能仅从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层面分析,还要把握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的深层原因。概括来说,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把握:民族世界观是民族精神的  相似文献   

7.
民族声乐是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文章从声音、语言、歌曲的风格、画面感、民族音乐文化的积累几个方面入手,通俗地阐述了怎么样演唱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怎样唱好一首民族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的风格把握极其重要,不同的剧情人物,矛盾冲突,需要女高音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在我国目前一些院校或音乐系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重视声乐技巧训练,轻视人物理解,所演唱的一些民族歌剧中的曲目同一个音色,没有思想感情,演唱苍白,声音很好,但没有感情。人物个性不鲜明,不能打动观众,本文试图对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风格的把握问题,以不同方面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的钢琴伴奏实践中,对于带有中国民族五声调性与风格的歌曲,有相当一部分演奏者仍然机械地套用大小调功能和声理论,从而导致伴奏的效果与歌曲风格大相径庭。如何把握钢琴伴奏中民族风格,如何使功能和声与民族特性有机结合,是钢琴伴奏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有代表性的钢琴伴奏作品进行分析,从旋律、和声、织体三方面着手,对钢琴伴奏中曲式结构及调式的民族风格、和弦结构及序列的民族风格、织体结构及乐曲内容意境的民族风格进行了详尽地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张媛 《职业技术》2007,(8):58-59
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的风格把握极其重要,不同的剧情人物,矛盾冲突,需要女高音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在我国目前一些院校或音乐系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重视声乐技巧训练,轻视人物理解,所演唱的一些民族歌剧中的曲目同一个音色,没有思想感情,演唱苍白,声音很好,但没有感情.人物个性不鲜明,不能打动观众,本文试图对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风格的把握问题,以不同方面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民歌的概念以及特点.演唱者除掌握娴熟的声音技巧外,更要注重民族风格以及个性化.民族歌曲要善于表现民族的气质与特色.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陈培勋对钢琴音乐创作的探索是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探索。所以,挖掘其作品中的民族因素,忠实再现陈培勋钢琴创造中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与风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表达其作品。  相似文献   

13.
民族声乐是运用民族风格的演唱方式,通过声音传达民族审美情感,引起听众审美共鸣的歌唱艺术。它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凝聚民族的精神智慧,激起民众的审美情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而且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长期经受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4.
民族民间舞是一门比较难掌握的专业,她独特的民族风格、韵律体态,是在学习中不能马上就掌握的。表演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与地道的表演风格特色,才能够在表演的第一时间里,把这些要素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学习到舞蹈的精髓与要领,才能更好的掌握民族民间舞。  相似文献   

15.
民族音乐的研究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域音乐文化的发展,对于多种人文科学的研究都有重大作用。本文主要从影响歌唱发声的民族风格要素,观察其特征及其规律,从中找出民族歌唱的特殊风格。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之初优秀的中国电影深入时代,深入民族,深入社会,从人性之美的深度表现生命;以多样化的叙事结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影像风格铸就艺术之美;进而多元地展现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广征博取,开创中国电影民族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电影民族特点的烙印。电影民族特点的逐渐积累,发展与成熟,才可能形成电影的民族风格。影片内容上的民族色彩,表现在民族题材与主题、地域风光与社会风俗、民族性格与行为方式等方面,它们与电影民族风格密切相关。电影语言民族化在电影民族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影民族风格是电影群体风格的一个方面,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电影个体风格尤其是其中的导演风格的表现特色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如何从当代的高原走向世界的高峰,是时代命题,是新时代文艺人的责任,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必须坚持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构建民族声乐的新体系,确立好评价民族声乐的新标准,规范民族声乐教学训练的新范式,锻造出民族声乐的领军人才,用民族声乐的好作品鼓舞人、感染人,使民族声乐根植中国大地,繁荣世界文化,尽快改变民族声乐有高原...  相似文献   

19.
气息是民族舞蹈艺术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中表现的抑、扬、顿、挫都是通过气息运用来体现的。舞蹈者要提高民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就要准确把握民族舞蹈气息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并敏锐掌控气息运用的个性和共性,在不同风格的舞蹈有针对性地发挥。基于此,针对气息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做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民族化的过程是作家用本民族的审美观念选择、提炼题材,并用本民族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的过程。当代儿童文学民族化的实现,首先在于准确地把握各民族儿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的新发展,具体地理解不同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历史承传性和现实变异性,以生动地体现新时代中民族精神的质的飞跃。使儿童文学的瓦族特,人与时代特征相一致,使儿童文学的典型化与民族化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