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钢 《物理教师》2014,(7):48-50
焦耳定律是中学物理中重要的电学定律,Q=I2 Rt是能量转换中电流通过电阻时做功将电能转换为内能的定量计算公式。对于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用传统的煤油吸热法时间较长,长年以来很多教师或实验研究人员试图改进或更新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改进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温度的显示方法,例如相同的瓶子装满煤油,瓶塞上插相同内径的细玻璃管,通过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多少反映热量的多少。(2)提高电阻丝的发热功率,例如适当提高电源的电压。  相似文献   

2.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是初中演示实验中的一个难点。“焦耳定律”原有的装置因瓶口不易密封 ;煤油温度出现渗漏现象 ;加温的时间太长 ;实验次数多、费时间 ;不宜观察显示Q与I2 、Rt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如果对原实验作如下改进 ,则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用同一根约 1m长的电阻丝绕两段螺线管A和B ,B的匝数比A的匝数多一倍 ,即RB>RA (如图 1所示 )与安培表、电池阻、滑动变阻器 ,开关串联成闭合电路 ,在两个螺线管上分别放一块同样大小的浸过煤油的小纸片。图 11 通电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 ,可以看见电阻丝B上的煤油…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采用传统的方法,在器材上选用煤油,并装在等容积的烧瓶里,实验效果不明显。为此将焦耳定律演示实验装置改进如下。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材料,选择了A、B、C三根电阻丝,其电阻分别为5Ω、10Ω、10Ω;绝缘电路板一块,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条,学生电源一个。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   A、B、C为电阻丝,①、②、③为火柴,S为开关。  实验操作方法:把A、B、C三根电阻丝固定在电路板上,先把A、B串联;再和C并联后接在开关上,然后接到“12V”的学生电源上,最后用蜡把火柴粘在电阻丝上。当闭合开关时,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苏科版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采用的是通电电阻丝加热等量的煤油,通过观察煤油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来间接得知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多少.但由于煤油量大,显示速度慢,加热时间长,且不能连续实验,所以不利于课堂教学组织.有鉴于此,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索,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进后的实验采用气体的热膨胀来代替液体的热膨胀,用液柱的高低代替温度计温度的高低,用注射器实现有效控制,缩短了实验时间的效应,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在教学中,极大的促进了相关教学,在此,愿将此成果与广大一线同仁共享,以期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改进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苏科版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采用的是通电电阻丝加热等量的煤油,通过观察煤油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来间接得知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多少。但由于煤油量大,显示速度慢,加热时间长。且不能连续实验,所以不利于课堂教学组织。有鉴于此.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索。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进后的实验采用气体的热膨胀来代替液体的热膨胀,用液柱的高低代替温度计温度的高低,用注射器实现有效控制,缩短了实验时间的效应,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在教学中,极大的促进了相关教学,在此.愿将此成果与广大一线同仁共享,以期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改进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方法,是利用煤油的受热膨胀来反映电流产生热的多少,我对实验方法和装置作了改进,利用空气取代煤油。改进后,不仅可见度大直观性强,而且使实验时间从原来的约20分钟减少到5分钟左右。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方法 1.先将四根金属电阻丝(2欧一根和5欧三根)如图1所示分别装入四个烧瓶中,用滴管往弯曲的玻璃管中滴入约1厘米长的红色水珠,烧瓶塞上开有一通气孔,孔内临时插一根约5厘米长的铁丝塞,将该通气孔堵塞,若将铁丝拔去,则可以方便地调节水珠  相似文献   

7.
哪种方法演示效果好□清水县四中申连成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焦耳定律”一节中,关于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教材是这样介绍的:“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和教材紧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下称教参)...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物理》第二册第九章第五节的实验——研究焦耳定律。在焦耳定律实验中,教材把两根电阻丝都浸入煤油中,由于电阻丝的电阻较大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较少,且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不很明显。所以通电后液柱上升很慢,实验花费时间长且现象不明显。针对以上问题,可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9.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大武口西北煤机二厂学校贾秀娟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设计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一、实验原理利用实验室仪器J2360型演示电阻箱,在电阻线圈上放一条浸过煤油的布条。电路接通后,电阻发热,温度升高,布条...  相似文献   

10.
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一章中的重要实验,现有教具焦耳定律演示仪在具体教学演示中效果不理想。本人经过多次使用,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仪器中阻值不同的电阻丝用外观完全一样的同一种电阻(只是阻值不同),因标称值的字太小,使学生不易区分哪个电阻大哪个电阻小。2.在仪器中放入煤油后,实验要等很长时间才有反  相似文献   

11.
初三物理课本《焦耳定律》实验是电热转换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要证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课本原来实验是利用煤油受热膨胀的原理。在两个烧瓶中装满煤油,各放入一根电阻丝,甲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比乙烧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在玻璃管中  相似文献   

12.
初三物理课本<焦耳定律>实验是电热转换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要证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课本原来实验是利用煤油受热膨胀的原理.在两个烧瓶中装满煤油,各放入一根电阻丝,甲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比乙烧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的高低,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个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油封闭问题.当煤油受热体积膨胀后,并不能完全按设计的实验目的只从玻璃管内上升,而是会从橡皮塞和烧瓶口的结合处以及玻璃管外壁溢出煤油,由于煤油的溢出会影响实验效果,污染了实验环境,为此,我对本实验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物理》第二册第九章第五节的实验--研究焦耳定律.在焦耳定律实验中,教材把两根电阻丝都浸入煤油中,由于电阻丝的电阻较大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较少,且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不很明显.所以通电后液柱上升很慢,实验花费时间长且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196页图9-5是演示焦耳定律的常用装置图。这个实验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煤油气味难闻,2.实验所用时间较长,3.煤油升上去后,不能很快复原,不便于进行下一步实验并影响连续上课。所以一般很难按正常教学进度完成这个演示实验。我在讲课时,改用如下装置演示焦耳定律,克服了以上缺点,  相似文献   

15.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是初中演示实验中的一个难点."焦耳定律"原有的装置因瓶口不易密封;煤油温度出现渗漏现象;加温的时间太长;实验次数多、费时间;不宜观察显示Q与I2、Rt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如果对原实验作如下改进, 则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焦耳定律演示实验及其不足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其常规实验装置主要部分是放置了不同阻值电阻的2个充满煤油的烧瓶。将2个电阻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煤油吸引部分电热发生体积膨胀,通过插在密闭烧瓶中的细玻璃管中的液面差异说明电热的多少。但是作为演示实验,该装置仍然比较复杂,而且密闭要求高,否则煤油会从胶塞渗出。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焦耳定律实验,是用两只相同的烧瓶装满煤油,通过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丝加蛰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如图l所示).电阻、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煤油上升得越高,以此来验证Q=I^2Rt.  相似文献   

18.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初中学生理解这个规律感到比较困难。做好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是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关键,也是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焦耳定律的重要途径。焦耳定律的演示是初中物理电学教材里较难的一个演示实验,如电源的选定,电阻丝的选择,安装的困难,以及液体的颜色等都将影响演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时,验证“焦耳定律”是利用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利用煤油的体积变化判断电流所产生热量的多少。但实验时所用器材较多,实验时间较长(主要是煤油温度变化的时间)。针对此实验的不足,笔者进行了改进,效果不错。1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1台,演示电阻箱1个,演示电流表2个,滑动变阻器1个,凡士林1瓶,火柴1盒,导线若干。2 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20.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秭归县香溪中学王心(443600)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演示可采用下面方法进行。第一种改进方法(如图1);用空气代替煤油,找一“”形细玻管,在管的正中央处装一段红色水柱,再把“”细管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同样大小的烧瓶中,其它步骤与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