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旺 《考试周刊》2010,(55):49-49
由“教”到“不需要教”,中间的过程长短不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缩短这一进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师应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要让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由“学会”转变“会学”。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必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才是抵达教学目的不二圭臬。本文将就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试着谈谈这方面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董现良 《考试周刊》2011,(5):173-174
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层意思。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设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物理教师要注重学法引导、点拨、比较,使学生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记忆方法的重要性、解题方法、技巧的重要性。总之,教师应把教学责任放在引导、建议、鼓励上,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想、去做,把权利交给学生,真正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正是“授人以渔”,这不仅可以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  相似文献   

6.
理科教学更应从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首先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培养学生的观察,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的方法和步骤,并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  相似文献   

7.
理科教学更应从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首先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其次培养学生的观察,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的方法和步骤,并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语引深到教学领域,则是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当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已把教学研究的重点,从过去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让学生如何学上。这无疑是教学研究方面的一大进步。但是,毋庸讳言,目前重教轻学的现象还很严重,学生不善学习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提高他们学习,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增强思辨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关键。传统教学的过程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的教与学的方法。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即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具体讲来,学法指导包括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和渗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皮庆吉 《考试周刊》2010,(16):67-6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此,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培养,积极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1.
紧扣课后练习教给学生学法湖北姚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能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从紧扣课后练习着手,就可以教给学生一套很好的学习方法,使这成为学生自己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以看图学文《望着远方》为例,谈谈我的一点肤浅做法...  相似文献   

12.
相同的内容,两种教法:一是以“教”主“学”,一是以“学”主“教”。两种教法,体现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运用演绎法教学,后者使用的是归纳法教学。两者“入手处”不同,给予学生当然不一样,一是授以鱼,一是授之渔。只有后者这种教学方法,方能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是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相似文献   

14.
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因此,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应只在“教”上下功夫,而要在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文章拟就思想品德课复习中的学法指导谈些认识:①在复习中,学法指导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关系。②培养能力,教给学生“会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信任学生,有意识地拓展学生时空,注重课内外结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他们由“学会”到“会学”,形成“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把只注重教师的“教”转化到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而让学生从“学会”转为“会学”。  相似文献   

18.
蒋秋红 《教师》2010,(30):89-90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听话、阅读、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南于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改变这个现状,任课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教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是外语教学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和引导,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使我们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由“学会”变成“会学”。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给孩子学习方法,这样孩子就可以一辈子自学不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新世纪的教师,怎样才能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呢?一、教给学生学习方式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总是被视为知识的消极接受者,教师僵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权。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