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里的名篇,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定的《古文观止》把它列为第一篇,足见其艺术和思想价值。粤教版《语文必修5》也没有忽视它,将其放在第四单元文言文中。对这一千古名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认真、细致品味。  相似文献   

2.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每一届都有一个班,除了学习必修科目之外,"中国人""外国人"等人文性课程也出现在学生们的课表上:《论语》《古文观止》等中国文学经典篇目在这个班试点、改编,成为《中华古诗文阅读》特色读本进入全校的语文课堂中;每届学生都有四次"游学"活动,走出校园,体验华夏文明……这个班就是人文实验班。在复旦附中,语文教育受到重视,但更注重的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特点。通过18年不断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情表》是千古名篇。清吴楚材《古文观止》评其语日“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作为语文教材,今天不少人也偏重对《陈情表》语言技巧赏析,这固然不差。但是,却忽却了“知人论世”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司马炎其人。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语文教育纵深发展,培养和推出一线语文教学教研名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协同国内最具影响的五家语文教学期刊媒体——《语文世界》杂志社、《语文学习》编辑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读写月报》杂志社及《语文月刊》杂志社,共同推出“‘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本大赛每年举行一次,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将于2010年7月10日-12日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举行。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语文教育纵深发展,培养和推出一线语文教学教研名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协同国内最具影响的五家语文教学期刊媒体——《语文世界》杂志社、《语文学习》编辑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读写月报》杂志社及《语文月刊》杂志社,共同推出“‘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本大赛每年举行一次,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将于2010年7月10日—12日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举行。  相似文献   

6.
刘晟 《现代语文》2013,(12):88-89
汉字是汉族人民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习最基本的工具,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历来都把识字教学作为突破口,传统教材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正确认读并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相似文献   

7.
时艳春 《陕西教育》2011,(11):45-4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从低年级开始就应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8.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05,(12):38-41
《美国语文》的中文版主编张健鹏、胡足青先生在《序言》里介绍:“一般来说,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一部《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本书就是较权威的一个《文学》版本的中文节选译本。”由此可知,美国语文教材是分科类型的语文教材,《美国语文》只是其中之一。我国目前普遍流行的语文教材是综合型的,即将阅读、写作、语法、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融为一“册”。从我国现在教材编写状况来看,全国各地语文教材编写者似乎一致认为综合型的语文教材好。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也曾试验分语法、文学来编语文教材,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次试验夭折了。到底是分科型的好还是综合型的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只流行唯一的综合型语文教材,是不是有点儿太统一了?  相似文献   

9.
陈金华 《湖南教育》2007,(11):33-34
语感是对语言直接感受、领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轴心。  相似文献   

10.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最基本的技能,其中,说、写是对所积累的词、句和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表达。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特别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相对而言,学生在课外接触口语的时间较多,但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难以得到迅速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结合平时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有力武器,也是新思想碰撞诞生的土壤。本文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解读《新青年》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主要有三点:倡导民主与科学,促进语文教育研究科学化;倡导白话文,推动了语文教学和教材的改革;以《新青年》为媒介传播语文教育思想,推动语文教育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介】《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是语文社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中的三首古诗,本单元以“民族之魂”为主题,旨在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长河,认识一个个被誉为“中国脊梁”的杰出人物,学习他们充满自信、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3.
《汉语拼音方案》是清末以来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产物。是一个最佳方案。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地位。我们在推行《方案》、进一步发挥《方案》作用时应注意以下有关问题:提倡“双语”与坚持推普,重视不同地区的工作差异,实现推普与推行《方案》的良性互动,允许语音规范和拼写要求有适度柔性,在宣传贯彻语文法律和研究推广语文规范时要首先注重强化全社会的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国文百八课》与《古文观止》都是我国历史上以选文方式进行编排的、影响深远的语文教材。二者在选文的指导思想上有一些共同点,表现在都力求选入文质兼美的文章,主要是为初学者或自学者服务的,选文的文体和题材表现多样。同时,因为种种原因,两种选文在编排的顺序,选文的审美旨趣,选文应用于生活的路向,以及选文的时代特征上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比较研究它们的异同,对我国当代的语文教材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学,即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博大精深,享誉世界。一个中国高中学生,要夯实语文素养,要滋润爱国情怀,要培育民族精神,要使自己将来必定要投身其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具中国特色,就必须从现在起高度重视接触和初学国学。十三经是国学重要部分——儒学的主要经典,含《周易》、《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种儒家经传。本刊倡导正确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突破小课堂小课本栅栏的“大语文学习”。敌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简介十三经中适合夸天高中学生阅读的资料(课内已触及的除外),以期推开又一扇门,并帮助读者跨进去,从而得到一些受用终生的收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语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何为“训练”?《说文解字》解释为:“训,说教也。练,涧缯也。”“说教”即启发教导;“涧缯”古意为“在水里反复地漂洗织物”,其意演变为反复地操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教育辞典》解释为:“训练是教育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苍原》是中国当代民族歌剧的优秀代表作品,由黄维若与冯柏铭编创剧本,曹其敬导演,徐占海、刘晖作曲,是运用西方歌剧形式同时又具备中国民族民间特点的歌剧。《情歌》作为该歌剧的重要唱段,是学习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值得训练并需仔细研究的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古文观止》在清朝是一部私塾使用的教材,现在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文本。从《古文观止》的用字信息入手,分析其可以代表古汉语常用字的面貌,进而将其与现代汉语常用字的情况进行比较,就可以弄清《古文观止》用字的流向,了解其用字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同时,它更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语文读本》不同程度的被忽视了,或束之高阁.或视而不见,或形同虚设,《语文读本》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课时紧张、教学负担、升学压力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认识不足.导致了《语文读本》在使用问题上的普遍“虚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了“知识中心说”,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