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时,要善于运用化归思想方法,恰当地进行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以及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平行”与“垂直”.就拿黑板来说吧:上下两个边缘是平行的,左右两个边缘也是平行的.而相邻的两个边缘又都是垂直的.你能举出一些“平行”与“垂直”的例子吗?可与同学交流.在数学里.“平行”与“垂直”都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下面分别阐述. 一、先来谈一谈“平行”1、学好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AB∥CD.学好  相似文献   

4.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立体几何的教学重点之一,它是联系线线垂直与面面垂直的纽带,且与线线平行、面面平行联系密切,同时在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问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观看了2013年江苏省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直线与平面垂直”~课的课堂教学录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触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平行、垂直”属于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虽然简单,却是构成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下面就与同学们一起把这部分知识弄清楚.  相似文献   

6.
平行,是空间直线、平面间一种重要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最终都归结到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存在.即使在一些垂直关系的判定中,也常常要通过证明直线与直线平行去过渡.因为数学试验教材第二册(下)A9.4中例1,也是证明直线垂直平面的一条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1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理解与困惑 人教B版《数学2》教材P.84~P.87关于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突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编写特色: (1)转化思想方法的运用(把两条任意位置的直线垂直问题转化成过原点的两条直线的垂直问题); (2)分类讨论方法的应用(先研究两直线都不与坐标轴平行或垂直的情况,再研究有一条与坐标轴平行或垂直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罗芳 《湖南教育》2007,(7):32-32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  相似文献   

9.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基本知识的依托,其精髓就是平行与垂直位置关系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两人各执一根“重锤”线,重锤下垂,这两根“重锤”线平行么?(图1)自然是平行的,因为它们都和地面垂直嘛!可是,仔细想一想,重锤为什么会下垂?这是因为重锤受到地心吸力的缘故.既然如此,若把这两根重锤线延长,它们必相交于地心(图2).这就是说,这两根重锤线所在的直线并不平行,而是相交的.  相似文献   

11.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解这一类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借  相似文献   

12.
例1 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L,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如图1),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均匀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垂直纸面向里).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作用在金属杆上,金属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  相似文献   

13.
平行与垂直是中学立体几何研究的核心,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学生面对繁多的定义、公理、定理、推论时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将以平行和垂直的证明为中心。从所证的结论入手,具体探讨怎样寻平行与垂直的充分条件,巧妙设置证明的“循环程序”,以达到优化思维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谭渊 《广东教育》2006,(4):34-35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特别是战线、线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是高中立体几何的理论基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与重点之一.线线、线面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判定与证明每年必考.且侧重于垂直关系.因为垂直关系不仅在线线、线面、面面关系中占突出地位,而且在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或论证以及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等问题中都离不开垂直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专题高考的知识点是: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面体、棱柱、棱锥、正多面体、球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垂直关系是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核心,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各种垂直关系中两条直线的垂直是最基本的关系(以下简称“线线垂直”),由“线线垂直”可升格为“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从而推动着平行关系,角、距离和面积、体积等一...  相似文献   

17.
在立体几何题目中,最常见的是论证直线和平面的五种位置关系,即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这五种位置关系的主要判定定理都与直线有关,关键都是找线.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2.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认识垂直与平行。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学具】课件、三角板、直尺、白纸、彩笔、小棒。【教学过程】1.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  相似文献   

19.
平面向量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具有长度和方向两大特征,其应用前景广阔而有意义。所以它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积累了很多有关平行与垂直的感性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些"直觉经验",将其改造成学生的"数学经验"。教学"平行与垂直"时,按照"先体验、再实践、后概念"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