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纵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达7.5% 《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经济蓝皮书》)预测,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达7.5%,而2002年的GDP增长率甚至可能超过2001年,达到7.8%。 蓝皮书预测,2002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4.24万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11.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进口2640亿美元,增长8.6%,出口2760亿美元,增长6.7%。 综合各种因素,蓝皮书认为,如果2002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仍可保持在7%到8%,甚至略…  相似文献   

2.
一、机遇:成人教育发展背景及环境条件1.发展需求与社会需求:将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2004年1月14日联合国发布题为《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的报告。报告说: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2.5%,其中发达国家为2%,发展中国家为3.8%,经济转轨国家为5.1%。美国在发达国家中表现最好为3%。中国经济则增长最快,高达8.5%,居世界各国或经济体之首。中国正日益成为主要的进出口国家,将与美国共同成为推动2004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报告还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加速增长,增长率将由去年的2%上升至3.5%。带动力量是美国的低…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成为2014浦江创新论坛的热点,丝毫不让人感到惊讶。然而,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是,在论坛上,各领域的“大拿”,纷纷以专业的水准和对未来的合理想象,为人们描绘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蓝图。如果蓝图成为现实,那么,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会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是中国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既是中国的入世元年,又将迎来党的十六大召开。在世界经济增长依然减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在这一年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能否继续保持7%的增长速度,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话题。他们一致认为,尽管有很多新的困难和严峻挑战,但中国经济前景依然阳光灿烂,他们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在2002年的表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充满信心地说,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左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分析说,今年的经济有很多困难的因素,但不能认为今年的形势都很不好,我们还是有很多对发展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1902-)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60年代,他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以科学技术、人力资本为核心内容的农业教育经济思想,其人力资本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经济纵横     
2005年中国GDP将达12.5万亿元  中国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按2000年价格计算,预计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  该负责人称,“十五”期间(2001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十五”期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中国继续发行1500亿元人民币长期建设国债,以加强重点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据了解,2001年到2005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平均每年将达…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17日,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光临北京教育学院,与干部师生代表200余人欢聚一堂。杨先生80高龄亲临教师培训现场,凭借他数十年海内外丰富的教育和研究经历,为大家带来了他对中美教育差异的哲学思考和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展望。杨振宁先生认为,中国经济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教育功不可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为此感到特别欣慰。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即将迈入21 世纪的时候,不禁想起20 世纪末西方国家出于某种目的而制造的“中国威胁论”,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的发展进步正在引起世人的关注。就像有人说的,如果20 世纪为“美国世纪”,那么21 世纪会成为“中国世纪”吗?中美经济有多大差距美国经济自1991 年3 月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以来,已创造美国经济有史以来连续增长时间最长的纪录,其平均增长率达到3%以上。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率1998 年为7.8%,去年为7.1%,今年预计经济增长率可达8.1%左右。从数字上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美国,但是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加速推进的阶段.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实现了长达30年的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9%.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将受到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也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挑战.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依靠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这是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艰巨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受去年强力刺激经济措施的滞后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GDP增长仍然会达到10%左右,但这个10%将是中国经济的"最后盛宴",也是在未来若干年内能够见到的最后的两位数增长。从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的拐点就会全面出现,中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的时代也将同时来临。无论是从国内因素还是国际因素来说,中国经济都已经开始进入下行周期,长达30多年的高增长时代将正式结束,中国经济将从此进入中速甚至低速增长时代。  相似文献   

11.
北京消息——中国社科院预测,2008年中国国内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10.7%,尽管与去年相比增幅有所下降。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农业将增长3.2%,工业和服务业将分别增长12.2%和10.9%。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的报告,固定资产的投资将会达到17.03万亿元,约2.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1%,仍明显高于GDP及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报告称,由于政府实施的政策开始产生作用,一路飚升的物价在下半年将会有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延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趋势将会在21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得以保持并将愈趋稳定。制度变迁增强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全球化背景下庞大的人口规模、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从劣势变成优势,世界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给后发国家的经济以迅速成长的机会,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建立在这种历史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说成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思想前提,政府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得以有效发挥,五千年历史化积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得以重新评价和有效利用等等是促成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看成绩:全年经济健康发展  新闻背景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介绍中国2004年经济运行情况: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5%,没出现大的起落。其中进出口总额达11547.4亿元,增长35.7%;粮食总产4695亿斤,增产9%;全年工业增加值62815亿元,增长11.5%;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195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929亿元。  点评 GDP增长9.5%,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说明了“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功绩很大。投资、消费、出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2005年我国可望继续保持经济平…  相似文献   

14.
正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很多同学感到辨析并修改病句题有一定难度。下面从媒体上选取几个典型的病句,加以辨析并修改,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1.这意味着中国可能会制订7%的较低增长目标,甚至允许经济增长低于这个基准点而不会诉诸于经济刺激计划。("中国日报网"2014年12月23日)  相似文献   

15.
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认为:“中国各个经济环节中,最薄弱、最落后的环节是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中国若再不下力气于改革和发展第三产业,将拖住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步子想快也快不起来。”事实上,这几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我们都深切地感到第三产业太落后了。今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发展第三产业,并作了很多明确的指示。赵总理在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城市“不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工业产值的翻番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近日刊登文章,题为《长江流域的崛起》。文章说,在会后10年里,长江三角洲很可能将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且将成为中国未来需求的主要来源。迄今为止,许多人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华南和外国投资上...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2005年的发展报告对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基尼系数做了一个排序,中国位列85,这说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接近那些两极分化严重而经济增长近乎停滞的拉美国家,很多人因此认为中国得了“拉美病”。但是与拉美国家不同,中国的经济增长仍旧以极高的速度增长,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达9.4名。当然这无法掩盖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衡状况,这种不均衡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从“十一五”规划以及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都将减少这种不平等当成重要工作来抓,但问题的关键是:这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18.
文摘     
道—琼斯公司调查大跨国公司未来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积极因素美国道一琼斯指数公司近日发表了一个对全球50家主要跨国公司未来发展的调查报告,1/3的大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它们未来五年发展的最主要积极因素。道一琼斯指数公司五年前推出了全球50大跨国公司的“全球50巨人指数”。调查发现,在诸多影响它们未来五年发展的因素中,中国经济增长被排在第一位。这包括中国能提供优质廉价的产品、优秀的人才和广阔的市场。当然,也有13%的公司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其未来发展是消极影响。这主要是指中国经济发展会带来石油和原材料…  相似文献   

19.
国际舆论十分关注我“两会”,普遍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将更开放、更积极进取,“中国将迎来经济改革的第二个高潮”。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社论说,朱基总理的报告描绘了中国经济在21世纪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年均经济增长7%左右的目标。这表明中国今后将保持经济稳步增长,谋求实现社会稳定。《每日新闻》载文说,这次人代会非常关键,它将通过作为新世纪初国家指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朱基总理的报告把重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和维持内政的稳定方面,其面向国内的姿态非常明显”。时事社在述评中指出,“十五”计…  相似文献   

20.
《老年教育》2007,(2):8-10
2007年1月15日,薄一波同志在北京逝世,亨年99岁。 薄一波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见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1925年,17岁的薄一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党奋斗81年。他曾两度面临中国经济巨变,四次出任副总理主抓经济,发挥出一个卓越的领航者的作用。1949年,他出任第一任财政部部长,在他领导下,统一了财政,平抑了物价,使中国经济得以平稳发展,改革开放后,他又辅佐邓小平,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