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意"体现书写者的精神世界,"象"是笔墨形象,体现"意"的规定性,两者合二为一,如同精神与肉体的共生。书法教学既要指导学生模仿具体的笔墨形象,也要透过笔墨形象,感悟书写之"意",在心追手摹的过程中,体味"象"对"意"的表达,领悟"意"对"象"的规定,追寻书法之美、实现精神成长。意象思维观照下的书法课堂则可以分化为象中悟意的神游、象之为象的追溯、意在笔先的挥运、意象俱得的审视、意象相谐的妙求等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象外"的哲学渊源可以上溯到老、庄、《易传》,但是上述文献尚未提出"象外"概念。直到六朝,"象外"才进入哲学、佛学的理论视野,进而影响到文艺美学。魏晋玄学语境中的"象外"主要指"象外之意";佛学语境中的"象外"主要指"象外之谈"(象外的佛理),实际依然是"象外之意"。故而六朝玄佛均重"象外之意",而非后世司空图提出并以之知名的"象外之象"。六朝画论"象外"说的审美指向是"象外之精灵",意近于玄佛语境中的"象外之意"。直到唐代,"象外"才正式进入文论之中,这又反证六朝画论"象外"说具有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3.
"大美"思想是道家美学思想精华之一,也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突出表现.在<庄子>丰富的物象描绘中,庄子以其独创的具有"道"象、"道"境特征的"大物"之象--大鹏之象、"大木"之象、飓风之象、大海之象等的诗性描绘,从不同层面包含和体现着庄子的"大美"思想.大鹏之象是诗人自由之境的诗意传达;"大木"之象以其形象的不断拓展与增殖体现着"道"的超功利性;飓风之象是进入"道"境的心灵自由飞升的审美体验;大海之象则是"道"之本体的艺术抒写.  相似文献   

4.
陈文 《初中生辅导》2008,(Z4):24-28
在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诗词中的"意象"。它  相似文献   

5.
正郑夑在所著的《板桥题画》中描述自己画竹的过程:"烟光日影露气"浮动在竹的疏枝密叶间,这是自然之竹;竹景入眼,又从自然之竹转化为眼中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眼中竹又转化为胸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胸中之竹又变为手中之竹。这一过程可理解为艺术思维发生的过程,即由客观物象到审美表象再到审美意象,最终转变为艺术形象,本不具有意义的竹子因这一系列的"象"之转变,最终成为具备意义的艺术形象。不仅在诗词中需要从美学符号"象"的品味切入,在现代文阅读中也需要从"象"着手,围绕客观物象——审美表象——审美意象——艺术形象,由表及里逐一把握其中蕴藏的情愫。  相似文献   

6.
此文写"情",且将"失意之情"放在"象"中来写,生动而又真挚。但是,所承载"失意之情"的"象"还不够集中;如果所写之"情",是有变化的,可以写多个"象",那些"象"是因"情"而变化的"象"。另外,第二自然段中的"的面庞"和"的试卷"宜删去。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淀了丰厚的美学内涵。本文从中华武术美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起点,总结出了武术的美学内涵,即武术之美包括"意"、"象"、"象外之象"三个组成部分,并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辞章乃由"意"与"象"结合而成,而此"意"与"象"两者,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如是由"象"而"意",即为"读"(鉴赏)的过程;而是由"意"而"象",则为"写"(创作)的过程.因此读与写是分不开的,而本文即以此为基础,先针对辞章的内涵(词汇、意象(狭义)、修辞、文法、章法、主题(主旨)、文体、风格等),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加以统合,再举"意象"、"章法"与"主题"(主旨)为例予以说明,凸出读与写双向互动之情形,以作为语文读写研究或教学之参考.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文化的概念思维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象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象"概念演变之上的思维活动,其本质是流动性和"象"的转化。庄子的思想具有明显象思维的特征。庄子指出要进入"无物之象",需要从感知到的与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物象和意象起步,借此进入大视野和高境界的"无物之象"。在象思维视域下,借助象思维的物象、意象以及无形之大象三种形态的流程,探讨感知与思维的关系,将象思维的整合性与概念思维的逻辑性区分开,又做到二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0.
心理意象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萌芽期的寓"意"之"象"、成型期的"心"中之"象"到成熟期的"表征"之"象"、回归期的"原型"之"象",心理意象的定义也日渐清晰:它是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留下的印象的再现,是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心理表征,是人脑对事物的形象所作的抽象加工和描绘。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的意象是指人记忆和想象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它能反映出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1.
"身"的造字意义为妇女怀孕之"大腹也";"■"也是"身",为其"反身",是"象大腹的孕妇形"。"殷"由"■"和"殳"所组成,而古今释义却见仁见智。通过对其所构成之古形体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考辨,认为"身"(■)与"殷"记载的是孕妇由孕而产的整个过程,即"身"(■)为怀孕之象形,以大腹为其表征;"殷"为生产之时的会意字,其中"■"为产妇大腹之身,"殳"为助产之象,"殷"即在他人之帮助下而生产的会意形状。  相似文献   

12.
严羽首倡的"兴趣"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特性和司空图"象外之象"及"韵外之致"的特性都是在承继并突破诗歌意"象"审美情味特性上形成的。不同于读者反应论的阐释,从心理学角度看,水月镜象之水、镜指处于出场状态的显在情绪,是复杂心境中显现出来的基调情绪(背景情绪);而月、象指由显在情绪暗示烘托出的未出场(隐匿)情绪,"无迹可求"就是指这种朦胧的情绪。而水与月、境与象共同构成意境,呈现一种由显在情绪与隐匿情绪混合成的复杂心境。  相似文献   

13.
文学述"道"、表"意",但必须经过"象"的中介。作为文学特质的"象"与图像之"像"之间同中有异。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文学中的"像"元素与日俱增。文学的无形之"象"被大量改编成了有形之"像"。从无形之象到有形之像、再到符号之像,精神的因素逐渐减弱,主体重建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根源在于效法自然造化之象,即就是"观物取象"。本文从书法的外形、结体、书画同源谈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根源在于效法自然造化之象,即就是"观物取象"。本文从书法的外形、结体、书画同源谈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相似文献   

16.
"身"、"殷"考     
"身"的造字意义为妇女怀孕之"大腹也";"(身)"也是"身",为其"反身",是"象大腹的孕妇形"."殷"由"(身)"和"殳"所组成,而古今释义却见仁见智.通过对其所构成之古形体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考辨,认为"身"(身)与"殷"记载的是孕妇由孕而产的整个过程,印"身"(身)为怀孕之象形,以大腹为其表征;"殷"为生产之时的会意字,其中"(身)"为产妇大腹之身,"殳"为助产之象,"殷"即在他人之帮助下而生产的会意形状.  相似文献   

17.
<正>散文是一种篇幅比较短小、形式灵活、语言优美、取材广泛的文学体裁,它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强烈的抒情性是它突出的特点。它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直抒胸臆,总之都是作者从此境此景出发,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散文的这一特点,与我国唐末著名文学理论家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所谓"象外之象",即指由有限之象达到无限之象。这里的第一个"象",是指人们所具体接触到的有限的客观的人  相似文献   

18.
书法之"意"是书法之美的本质,是书写者人格精神的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凝练的呈现,带领学生于书法之"象"中会悟书法中的"情""法""思""趣""史",可以滋养孩子们的仁义心、秩序心、智慧心、情趣心和民族心。对孩子们而言,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涵养化育、滋养性灵的过程,是一个能让他们觉得书法有趣而美好,从而真正爱上书法,自觉传承书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境"是传统武术的核心审美范畴之一。传统武术之"境"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渊源,传统武术之"境"的内涵构成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逻辑层次。传统武术之"境"的生成,有着自身的路径选择:师法自然,是武术之"境"生成的逻辑起点;观物取象,是武术之"境"生成的核心内容;境生象外,是武术之"境"生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意象"包括"意"与"象"两个层面."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象",即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想象中的万物."意"是"象"的主宰,而"象"则是"意"的载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这里所说的"烟霞"和"草木"便是意象.此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见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见,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