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水污染的治理问题已迫在眉睫。但是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在水污染治理上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水资源的治理仍是低效,流域水污染严重,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成为加剧我国水资源紧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环保工程技术的加强,资金投入的增长,政策约束更为严格,但水资源治理低效,流域水污染严重,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成为加剧我国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流域水污染是指当流域内污水排放量超过流域的自然纳污能力,并且引起流域内大规模的水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对于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一书认为由于流域水污染的自然属性和治理工具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任何流域水污染的治理都会遇到问题。但是相对于其自然属性和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4.
胡若隐先生的《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是流域水资源治理创新的力作。该书主要讲了中国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治理低效,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参与共治就是要从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是流域水资源治理创新的力作。该书指出: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治理低效,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即便在现有工程技术加强、资金投入增长和政策约束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针对近年来我国环保工程技术加强,资金投入增长,政策约束更为严格,但跨界水资源治理低效,流域水污染严重,进而加剧我国水资源紧张等严峻问题,已有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中国的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治理低效,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即便在现有工程技术加强、资金投入增长和政策约束更为严格的条件下,消除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制度性出路,可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的强化,尤其是我国水资源趋于紧张,水污染治理低效,流域水污染加剧,流域水污染治理需要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理模式。如果您是水污染治理的科研工作者,或者是想了  相似文献   

9.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藏文组深刻了解到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如下:近年来我国环保工程技术加强,资金投入增长,政策约更为严格,但水资源治理低效,流域水污染严重,尤其是体制不健全,成为加剧我国水资  相似文献   

10.
本书从我国流域水污染现状入手,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流域水污染的治理现状。在流域水污染总体走势这一节中,文中选用了《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3-2009年的流域水污染指标来描述我国流域水污染的现状,这种选择能够基本反  相似文献   

11.
对《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一书的学习,引起了笔者对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对我国流域水污染现状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我们身边有着各式各样的流域,这些流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笔  相似文献   

12.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流域水污染日趋严重.流域水污染治理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公众自治治理模式.在分析三种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碎片化的治理现状,提出需要通过建立一体化的水污染治理指导思想、一体化水污染治理机制、一体化的水污染治理手段和实行水陆治理一体化,来实现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受流域自然整体性和河流流动性的影响,流域水污染治理一般都涉及跨行政区问题。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进而指出,流域管理体制不科学、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环境执法有效性不足、治理主体之间权利与信息不对称是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最大障碍。对于如何构建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笔者提出5点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增强主管部门执行力;实行“河长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实行异地开发补偿,促进上下游地区激励相容;鼓励公民参与,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创新流域产权制度,克服污染治理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4.
该书从制度研究入手,分析了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制度功能及结构问题,分析了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存在的制度约束以及可能发生的制度变迁。作者的写作思路分为四步:第一步,分析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属性。第二步,分析流域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环境工作者未来的一份子,通过阅读《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这本书,第一次深层关注并思考我国的水资源体制机制。该书契合了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呈现了中国政治的公共政治形态,是从  相似文献   

16.
可以说,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迅猛,另一方面,现代化历程中许多问题层出不穷,流域水污染及其治理便是一例。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治理低效,尤其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我国水资  相似文献   

17.
《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一书的作者胡若隐,关注中国水资源合理治理10多年。他带着流域水污染治理遭遇地方行政分割的困惑,进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全面学习了公共事物治理传统的理论,同时受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治道理论的影响,其中  相似文献   

18.
《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是国家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改革"的研究成果之一。该项课题努力从中国政治、治理和管理的实际出发,在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公共治理、公共管理面临的人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国内较早系统明确地介绍水环境管理体制的文献是《世界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汪达,1990)。该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和前苏联的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提出技术手段之外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策略。我国理论界对国内流域水环境管  相似文献   

20.
甬江作为流域跨行政区的河流,其污染治理较之于一般河流而言难度更大.宁波对于类似甬江的流域水污染的治理主要还是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科层制治理机制.这种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的行政分割和权责利不清、相关制度性安排不完善、治理过程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等缺陷.从科层治理机制向协同治理转变是走出治理困境出路之一.协同治理视角下,水污染治理需要不断完善水污染治理中的政府间协作机制、努力健全企业与政府间的协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水污染治理.打破地方行政分割体制对于流域整体性的破坏,构建起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污机制,使政府与社会各主体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