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是《词五首》,其中第3首是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阔场景,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但书中213页所插的图画,却与课文下面的注解不符,令人感到尴尬。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词作《渔歌子》。 2.借助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 3.诵读想象,感受词所描绘的画面,联系背景走近词人。领悟词人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感受作者在文学作品里表达语言所采用的形式。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例,笔者以为这一课在语言表达上比较突出的是首段的对比手法运用,以及第三、四段的虚实写法的结合。先来看首段的对比手法运用。这篇散文的核心是表达作者的情感,从首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明确济南在作者的心中是一块宝地。"宝地"一词带着鲜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词七首课中选入了一首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和六首宋词,教中研,思中索,在对此课进行整体的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七首词的词风包容了婉约与豪放两派,既能感受关西大汉铜琵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又体味了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七首词,不同的词牌,不同的曲调,让我们品味着别样的韵味。水亦悠悠之时空悠悠  相似文献   

5.
<正>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也是初中语文的最后一课。这一课选编了五首反映战争生活的诗词曲,包括古乐府(《十五从军征》)、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律诗(《过零丁洋》)、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曲(《山坡羊·潼关怀古》),意在引导学生从多元的文学形式中感受作者或哀伤或豪迈的咏唱,理解作者对战争的思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串联起以往所学诗歌类型,丰富相关的古诗歌知识。  相似文献   

6.
接受了漳州市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比赛的任务,我和指导教师就开始着手准备。出于对古诗词的偏爱,我们锁定了课题——《清平乐·村居》(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一首著名的词作,这首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这首词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只需借助文中的插图及词语注释即能了解词的大意。  相似文献   

7.
【创意说明】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本中的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五首词按诗人所处的年代顺序编列,都是古诗词中的名篇。  相似文献   

8.
<正>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仅选入了三首词: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李清照的《如梦令》,另一首则是张志和的《渔歌子》。三首词分别设置在五、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近期,孟晓东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深度辩课。笔者作为执教者,深有所悟。  相似文献   

9.
《渔歌子》一文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编排。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文,感受田园的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音乐会》课 型:综合型歌唱课 教材分析:《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教学内容: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音乐会》课 型:综合型歌唱课 教材分析:《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第24课《诗词五首》中的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笔者对其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醉"字产生了兴趣。教材对"醉"无解释。教学参考是这样写的:"怎样理解词中的  相似文献   

12.
任定保 《江苏教育》2007,(18):18-18
学校举行青年教师赛课,几个老师上的内容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第26课《清平乐·村居》,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  相似文献   

13.
正《卖炭翁》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中的一首。在教学《卖炭翁》时,我采用了"走进角色,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还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经过实践,我发现该教学方法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也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某一类型的人物。"走进角色"是指在文本教学中,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亲密接触,抑或是将自己转换成作品中的人物,从而体验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解读文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不久,我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盛新凤的《如梦令》一课,感受颇多。一、课题引入,通读全词盛老师擅长课前热身,先由"词牌名"中的"词"字,巧妙导出"词"在这儿不是词语的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老师接着出示李清照的《如梦令》,让孩子比较这首词与以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孩子明白: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每句字数不一定一样;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为了引领学生感知词的音韵,盛老师依学而教,据学而生。她先让学生个体试读全词,接着用一种独特的吟诵方式(时而击掌  相似文献   

15.
正《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里的一首词,辛弃疾将偶然捕捉到的一个生活镜头定格下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一幅优美的田园图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家五口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这幅图画触动了作者的内心,他沉醉于这种悠闲宁静、美好和谐的情境之中。一个"醉"字浓缩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新生代名师温涛和特级教师魏星同课异构,围绕"醉"字建构课堂,温涛老师精雕细琢,读中品"醉",魏星老师去尽繁华,议中品"醉",  相似文献   

16.
<正>授课时间:2011年11月2日授课地点:石家庄43中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这节课做笔记的任务比较大,要读,要思考,又要做笔记。师: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解决三个字的问题:第一个字是"知",知道,了解;第二个字是"意",文章的意思,细细地理解;第三个字是"情",品析、感受、欣赏作者在这首诗里面表达的情感、情志。(屏显)《江城子·密州出猎》教与学:知意情师:下面我们开始第一个学习环节。  相似文献   

17.
<正>整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19首词可以发现:教读8首,自读11首;豪放词多于婉约词。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紧扣主题"选择与坚守"选编了四首壮词:苍凉悲壮的《渔家傲·秋思》,狂放雄壮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遒劲豪壮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慷慨壮烈的《满江红(小住京华)》。这四首词虽同为抒发家国情怀的豪放词,但因词人境遇、人格和时代差异等,交织着不同程度的"忧愁"。  相似文献   

18.
正《大江东去与晓风残月》是《我的母语课》六年级的一个主题阅读单元。由《忆江南》《调笑令》《乌夜啼》《西江月》《念奴娇》五首词组成。笔者进行了如下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本单元五篇词,读出“婉约派”词与“豪放派”词的区别。2.了解每篇词的大意及写作背景。3.抓住词中的景物仔细体会,知道“有什么样的景就有什么样的情”。4.知道不仅同一词牌所填的词  相似文献   

19.
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忆江南》是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词三首》中的一首。对于这首词,《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简说指出:“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11课《近体诗八首》中有一首刘禹锡的诗《石头城》,第12课《词七首》中有一首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