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真有天才和神童吗? 也许有。但是这本书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可以成为天才。本书的作者就给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他们现在都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科学家。比尔·盖茨这样评价:“我敢打睹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这些人中每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曾经很普通。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却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在生活中,智商很高的人才有可能被称为天才。那么.智商是不是最重要?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告诉我们:在任何领城里,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两倍。在管理层中,情商比智商重要9倍。那么,什么是情商?对于我们来说,情商其实就是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看了这本书,想给大家说的话很多,好书总是能给人很多奋发向上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梦想。如果你想做个快乐的学生,如果你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愿像天才一样成长,那么请仔细看看这本书。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钱伟长在<群言>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搞教科研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好书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要想教好书,做一名好教师,就必须搞教科研.回顾我们语文教育界的名师、特级教师,确实如此.如果他们不搞教科研,仅仅是教教书,没有一点自己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那么,他们也与一般的教师相差无几.因此,也可以这样说:一个教师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搞好教科研.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想快速发展、茁壮成长,科研理应成为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好书推荐     
《师道》2003,(11):57-57
《苹果与粉笔灰》:献给老师的礼物“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给你启迪和激励;如果你将要成为一位教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帮你更好地书写未来的篇章;如果你曾经是一位教师,你也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会把你带回到缤纷多彩的校园和激动人心的课堂,带你重温那平凡而熟悉的日子;如果你不能忘记那些曾感动过你的老师,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奉献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苹果与粉笔灰———献给老师的心灵咖啡》是美国著名的教育顾问和作家维基·卡露娜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书中的一个个充满温情、智慧和富有启发意义的小故事,探讨了教师这…  相似文献   

4.
曾经看过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一本书《做教师真难,真好》,题目很现实,也很励志。书中提到深圳龙城高二英语教师郭礼喜的一份问卷调查,他说:做教师真难,感觉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其实,他道出了身为师者的一份无奈,一份感慨。教书之前,首先得想到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也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青年教师的普遍困惑:如果教师和蔼可亲,那么学生就不怕你,班级纪律就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也会跟着滑坡;如果教师不苟言笑,那么学生就会"怕"而远之,难以走进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5.
几天前,因为朋友的介绍,给小人买了一本书,书名叫《奇风岁月》(英文是The boy's life).这是一本很厚很厚的书,封面写着——可以让不爱阅读的孩子从此成为书虫.朋友对这本书评价很高,我想,只要是好书,都应该给小人读,因为她是那么爱读书的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成长就是一本书,如果我们教师能真诚地激励学生,时时给学生一点掌声,有时不妨说点“糊涂话”,与学生之间多一些闲聊,多找学生生命中的亮点,让学生体验成功,那么这本书中一定会写满自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尤其是小学的班主任,该如何参透这本书,如何将这本书写得丰富多彩,也将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范芳 《师道》2008,(3):33-34
总有那么一本书,曾影响过你我。在少不经事的青葱年代,是它带着我们奔向梦的彼岸;也有那么一本好书,曾与你我擦肩而过,白发苍苍时才恨晚,原来当时借过了阅读。阅读改变你我,阅读永无止境,阅读是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8.
台湾著名绘本画家张又然曾经说过。当一本书出版以后.作者就不再是这本书的主人了。 同样一本书放在面前,如果你是一个说故事的人,你可能从里面看到的是故事;如果体是一个艺术家,看到的是它的艺术表现力;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学家,可能你会从里面看到作者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9.
四维出了本小说,叫《梦里花落知多少》。刚开始看的时候总会捧腹大笑,却怎么也没料到它会有那么令人悲伤的结局。在看完整本书的那一刻,我泪如雨下。许久不曾流过泪,不,确切地说是许久都不曾被一本书感动了。合上书的瞬间,我便决定以后再也不翻这本书了。因为它是一本好书,所以我决定不再读它。这似乎是很不合逻辑的一件事情,但在我看来,能让人感动的一本好书,只读一次,仅仅一次,就已经足够了。毕竟文字可以重读,而感动却不再重来。把感动留在记忆里,不是很好吗?而我在生活中也常常只给自己留一次感动。每年我都会整理我的抽屉,每次清理抽屉…  相似文献   

10.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是一本不胚而走的好书。最初是由于几位第一线教师的极力推荐,才引起了我对这本书的注意。一本理论书籍为什么能够得到第一线教师的如此喜爱?这个问题促使我尽快找到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相似文献   

11.
一本书,读上千遍也不厌倦,还想推荐给他人,这自是一本好书;一个人,一人相知并不满足,还想引荐给朋友,这必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张贵民老师便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魏汛 《生活教育》2012,(1):67-68
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能和它一起走过无数的困难、坎坷。而我,就有一本好书,帮我一路前行,这本书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我读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从书中介绍的魏智渊、朱国红等30位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积极从事教改实践;海量读书,有很深的知识积淀;善于利用网络,皆为教育网站的著名网友;笔耕不辍,都善于随时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悟等。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读一本好书,交三十个朋友》的文章发表在《教育文汇》上。  相似文献   

14.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们的心智,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一本坏书却能使人思想堕落,品德败坏,误入歧途。所以好读书也要读好书才行。我就有这样一本好书,它一直激励着我的成长,给予我智慧。这本书就是全球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要有好学校.首先要有好教师。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主力还是教师。当校本研修从制度走向文化时.教师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教师的成长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改变.学校如果敏锐而及时地拓宽这条成长之路,那么.教师的发展就会成为自然.学校发展就会拥有源流。校本研修.就是一条这样宽阔的路。  相似文献   

16.
<正>春节过后收到大连理工大学王续琨教授寄来的新著《管理科学学科演进论》,在琐事缠身的间歇里终于把这本书读完,掩卷而思,也是颇多感慨。虽然这些年我也是零乱地看过几本管理学方面的书籍,但是毫无章法而言,仅仅是爱好而已。对于庞大的管理科学而言,我完全是一个外行。如果一本书能够打动一个外行,并引起他的思考,那么,这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值得探究的是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一个外行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评判一本好书的标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其一,生活层面。这本书应  相似文献   

17.
程颖 《教育艺术》2011,(7):35-36
魅力指对人的吸引力,是一种无形的美。一本有魅力的好书,能引人入胜;一个魅力四射的人,能吸引别人主动与之交往、亲近。而一个教师如果有魅力,那么他所教授的课程自然就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愿意聆听其教诲。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蕴含了神奇魅力的科学。因此,我认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时刻以展现自身魅力和学科魅力为己任。个人魅力具体表现在思想素质、文化修养、言行举止等方面,落实到化学教师身上是指:化学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广博的文化修养、优雅的形象气质。  相似文献   

18.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巧妙变通。今天,我才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表姐给我出了一道题:有一群小朋友做好事,帮助水果店运苹果。如果每人拿若干个苹果,且每个人拿的数量相同,那么有14个苹果没人拿;如果每人拿9个,那么最后一个小朋友就少拿3个。请你求出这群小朋友有几人。  相似文献   

19.
如果您是一位女性,您一定希望自己在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永远保持青春美丽的容颜和幸福的生活,那么您不妨抽点时间,读读本刊推荐的好书;如果您是一位男性,您一定希望自己所爱的人能青春永驻,美丽快乐地度过一生,那么本期好书推荐就是您向她表达诚挚感情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20.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是一句名言.我最近读了一本书,书中有一篇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得益不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