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阿瑜 《考试周刊》2012,(63):133-133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因此,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桥梁,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作者结合岳麓版必修Ⅲ《新文化运动》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用"活"史料,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许凤荣 《考试周刊》2009,(2):197-198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如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图画、文物、民谣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开始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特别是从史料本身出发。  相似文献   

3.
史料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史料在激发学生兴趣、传达历史真实感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探究历史的精神等四个方面探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凸显了史料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另外,新课程标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历史史料就是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史料教学,灵活选取史料,巧妙穿插于各教学环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一、灵活选取史料,促进有效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各种图表、文献、民谣等史料是研究、重构客观历史的重要资料,是课本知识的补充与拓展,  相似文献   

5.
从一定意义上说,专门的“史料教学”是不存在的,但专门的“历史教学”则是有的。一般所理解的中学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应该是根据历史教育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清楚和了解历史事件、现象的原委,增强历史理解和认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补充、引入相关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一门广博的学科,有如繁星,璀璨而又庞杂;又如长河,源远流长而又多变。历史课也因为它丰富的内涵吸引了无数学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没有渊博的学识,是不能把历史的魅力展现出来,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渊博的学识,对历史教师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教师掌握的丰富的历史史料。没有史料的历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缺少史料补充的历史课就像只构造了框架的建筑。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史料,除教材原有之外,有时还需要根据教学要求从课外进行补充。那么史料在教学中是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呢?在课堂教学中该怎么样运用史料?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史料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史料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人们是通过史料来获取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的,史料掌握的多寡,对史料认识的深浅,是衡量人们对历史是否理解透彻的前提.因此,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史料的重要性对中学史料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史料是指人类历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材料。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恰当运用相关的史料将促进学生真正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了解更多的历史内涵。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兴趣"、"理解"及"思维能力"三个方面为讨论切入点,就史料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运用优势展开了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的描述:"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历史的理解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史料"。史料是了解历史知识和研究历史时所用的资料。20世纪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史料在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文章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与目标两方面分析了史料的重要性,并着重谈了如何运用史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二期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在历史探究学习方面,拥有史料证据意识无论从历史学本身的要求还是从当代历史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史料证据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忽视史料证据来源和可靠性、缺乏甄别运用史料证据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的史料证据意识教育,文章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如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画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教学中应重视史料教学,充分利用史料。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本文就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和方法等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7):143-144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倡导之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融入了史料教学的内容。史料既是历史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教学材料,也是学生学好历史知识、钻研历史问题所需要的重要学习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融入史料教学有利于学生直面历史,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扑面而来的真实气息。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从课本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史料、研读史料,提高学生的综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阐述新课程标准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者与所研究的对象不能直接接触、观察.我们只有依靠史料所提供的信息去认识客观历史。史料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依据和基础,学习历史必须建筑在全面、真实的史料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姜黎黎 《广西教育》2022,(2):114-117
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进行研究,提出高中历史教师可通过“自主搜集史料,激活学生认知”“对比筛选史料,启发学生思维”“解读分析史料,升华学生情感”“实践应用史料,聚焦学生素养”等方式,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选择恰当史料运用到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史料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史料、甄别史料、分析史料来了解历史真相,掌握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形成一定历史价值观的教学方式。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以及参与性,  相似文献   

17.
李成林 《青海教育》2013,(11):54-54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度地运用一些史料,有助于学生近距离地感知、理解历史,帮助他们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理念。沈昌直说:“今观周子之所搜,无非史料也。”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史料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历史知识来源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借助史料并研习史料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与创新精神。学生在积累史料知识过程中,能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博古通今,感悟历史及其历史人物,读史睿智,就会大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利用史料教学,可以激活历史教学的课堂,使课堂变成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史料是历史知识的源泉,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一般都认为:史料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能够增加教材的灵活性,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近年来,史料教学在新授课中已经被关注,而史料教学在高三复习课中尤其重要。其理由有二:一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学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  相似文献   

20.
傅斯年先生曾云:“史学即史料学”。可见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史料包罗很广.梁启超先生将获取史料的途径分为“文字记录以外者”和“文字记录者”两种,意即史料包括文字史料与非文字史料两类翻。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视觉探视,史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文物图片史料、声像史料等类型。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切当的运用史料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笔者2008年4月在徐州市范围内开设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对一些史料进行了援引与归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节课史料运用的具体情况叙述如下,与广大历史教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