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对传统的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否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反对只注重认知与智力的学习理论,反对严格控制的模式化的教学论。认真梳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是一种理性的教学观。一、后现代主义教学观1.教学即生命历程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  相似文献   

2.
凭借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构建几则教学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对传统的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否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陡,反对只注重认知与智力的学习理论,反对严格控制的模式化的教学论。认真梳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是一种理性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视阈中的语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提倡课程标准应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主张利用自组织,强调隐喻和描叙性方式,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课程评价具有丰富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主张语文教育应创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自组织的良好氛围;综合利用隐喻、描叙和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学;建立多元、开放的语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直接教学法是19世纪末源于欧洲、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直接教学法强调外语的习得就是养成一种新的语言习惯,而全封闭式的外语环境有助于习惯的养成,因此主张按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认知规律直接用外语教外语。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反对现代“完人”教育,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片面发展”,主张将教学活动设置成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使学生能“个性化”地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笔者认为,直接教学法与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多元化的知识生成方式、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等很多教学理念上是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主要特征是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反对整体性,崇尚差畀;反对中心论,强调多元价值。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女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如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弱化等..应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净化社会环境等途径,来消除这股思潮对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使女大学生成为自尊自强的新时代知识女性。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作为现代主义的对立面,其特点是反对普遍化、总体化、同一性、等级性、确定性、本质论,强调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零散性、生成性、不确定性.尽管中国还处于走向现代化的中途,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开始渗透到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时发现后现代主义闪动的身影,校本教研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去中心”和“多元化”,它倡导个性和标新立异,反对权威和模式化。本文作者将其应用到地理教学之中,提出了四个观念的转向,令人读后备受启发。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价值与局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是人们关于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它反对线性、控制、精确、结构化的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主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身心发展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和谐均衡,具有开放性、内在性、生成性和多元融合的特点。它彰显着现实价值诉求和本体价值诉求,也存在理论自相矛盾、相对主义、极端反对量化研究和精英主义知识教学等缺点与不足,需要进行理性地反思。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还是传统习惯性的评价:评价教学的方式以评价教师为主,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评价教学的效果以学生的知识掌握多少为标准,强调学生的知识记忆;评价教学的过程以教师的传递方式为主,强调单纯地依靠教师自始至终的口头传授水平.那么在这种评价占主导下的教学,其教学任务必然强调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教学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特点是反对逻各斯中心论,反对真理性观念,是一种具有反对基础主义,思想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当前的翻译教学依然坚持意义不变的本质论,抹杀了主体的差异性。把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改变了对传统权威的盲目崇拜,为翻译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所倡导的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过程观、师生观、教学评价观等对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后现代主义主张英语教学应创设教学自组织的良好氛围,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建立多元、人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4R基础的后现代主义美术课程强调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课程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课堂情境、通过协作、对话的方式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后现代课程中关术学习成为师生间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动态过程,课程内容更面向现实,面向生活,面向学生,以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网络教学由于具有独特的开放性、交互性而深受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影响。论文在阐释后现代知识观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知识观对网络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及组织方式所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对意义构建所起的决定作用,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及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的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强调情境的创设,意义建构以及效果评价等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分析建构主义学习观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知识建构教学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和伙伴之间交流,重视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知识状态的反思,强调深层知识的构建。本研究以《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知识建构对学生学习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知识建构的课程学习中,80%的学生持积极的赞同态度。知识建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因为只有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之后,才能实现更深层的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同时,知识建构教学也需要教师为学习者的参与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分析与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法是人本主义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其教学过程注重传递信息、营造环境、评价效果三个环节;护理案例的选择强调护理与医疗概念的区别,案例的纂写注重其目的性、典型性、知识性、连贯性。高质量护理案例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和组织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关键,但案例教学也存在诸如传统教学方式的障碍、时间堆积、学习及实践资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念相对于现代知识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缄默知识理论对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语文知识很多是不可描写的缄默知识,语感的含义在知识层面就是语文的缄默知识。语文课程与教学必须注意语文的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建筑类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中,专业劳动技能培养处于中心地位,教学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其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教学内容侧重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因此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建筑类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建筑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19.
当下大学教学观虽然历经长期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但其核心本质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以授受为主的教学观仍然居于大学教学活动的首位。随着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和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嬗变,现代大学教学观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从授受走向互动与生成,现代大学教学观亟待重构。  相似文献   

20.
图式理论强调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已有的知识对新事物进行加工、整合和再认识的过程。而英语国家概况这门课程涉及大量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新的图式,从而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图式理论符合英语国家概况教学的思路,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