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避题诗几则     
《辅导员》2011,(13):125-125,88
咏物谜诗,也称避题诗,诗面上绝不能提及本物,近似隐语,所以可视为诗谜。诗可看作谜面,题目可看作谜底。诗中有谜,谜在诗中,亦诗亦谜,别具一格。你能猜出来这几首咏物诗的题目吗?  相似文献   

2.
论诗谜     
<正>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各种各样的诗体形式,诗谜就是这众多诗体形式中的一种。所谓诗谜,就是以意义完整的整首诗作谜面或谜底的谜语,亦称为“谜语诗”。诗谜,顾名思义,它必须是诗,同时又是谜,诗和谜二者溶为一体,浑成自然,谜中有诗,诗中隐谜。因此,诗谜必须具备诗的基本要素,即语言精炼,形象生动,言韵和谐,同时又必须具备谜的特点,即运用联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谜坛上,谜作之多,浩如烟海,在这浩如烟海的谜作之中,尤以诗谜独具特色,而其中的咏物诗谜,则更显异彩。然而,人们对咏物诗谜的起源、发展变化及其创作情况,至今不见专文论及,有鉴于此,笔者拟对咏物诗谜简作探讨,也许,对于人们了解这种独特的诗体谜语,当会有所裨益。 一、咏物诗谜之起源。 什么叫咏物诗谜呢?要明确这个概念,必须首先明白什么叫诗谜。“所谓诗谜,简而言之:就是以意义完整的整首诗为谜面或谜  相似文献   

4.
诗谜     
高宗达 《教师博览》2005,(10):29-29
诗谜,是谜语一种。它是诗中的谜,谜里的诗,它那独特的语言艺术,丰富的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5.
避题诗几则     
《辅导员》2011,(Z2):125+88
咏物谜诗,也称避题诗,诗面上绝不能提及本物,近似隐语,所以可视为诗谜。诗可看作谜面,题目可看作谜底。诗中有谜,谜在诗中,亦诗亦谜,别具一格。你能猜出来这几首咏物诗的题目吗?  相似文献   

6.
竞猜谜语,常见诗谜。诗谜,以诗句为谜面,援诗而思,探求谜底,因而,此类谜语,既具诗之韵味,又富谜之特色;熔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炉。竞猜之时,能激发情趣、陶冶情操;亦能启人思维、启迪心智。诗谜,就其表现手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叙事诗谜  相似文献   

7.
有一些融文、史、数、谜于一体的数学诗谜,可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求得答案.现列举几例供欣赏.  相似文献   

8.
谜与诗趣话     
猜谜是一种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妇孺皆喜的文化活动,猜谜能起到培养智力、陶冶情操、增强知识、锻炼想象能力、活跃文化生活的作用。就是著名作家,也有喜欢以谜人文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就有许多诗谜,现代作家周健人的《蜘蛛》也是用“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诗谜揭示说明对象的。既点题,又引人入胜而饶有兴味。  相似文献   

9.
诗谜是诗的一种特殊形式.诗中有谜,制谜成诗,诗丰富了谜语,谜语为诗增添了色彩.这类诗大多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为一体,语句含蓄、巧妙.闲来读一读,不仅能丰富精神生活,愉悦身心,还能增长不少知识呢.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她长期过着隐居生活,终生未嫁,她的一生犹如一个谜,让人捉摸不透。她一生写诗1800多首,却从未主动发表过一首。艾米莉的隐居生活对其诗歌创作不无影响。她的诗歌同她的人生一样独具特色,藏谜诗是艾米莉诗歌的特色之一,她善于用诗谜的形式书写生活中那些鲜明的意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藏谜诗可分为两种类型:半藏谜诗和全藏谜诗。  相似文献   

11.
“另类歌谣”是一种在学生中间比较流行的语言调侃、内容低俗且有一种顺口溜意味的“新歌谣”。其一般都是根据经典文学作品或流行歌曲改编而成,主要是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讽刺、嘲弄,戏谑和规劝,在貌似轻松、语言幽默的“另类歌谣”背后却隐含着学生的困惑、迷惘乃至焦虑与激愤。“另类歌谣”是学生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的朴素表达形式,但其中的一些负面内容反映的却是存在于学生群体中的消极文化,这种消极文化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妨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消除“另类歌谣”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学校必须重视学生文化的建设,加强学生积极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汉代在谣谚理论研究方面成果卓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谣谚起源学说,劳动起源说、“诗妖”说、“荧惑化童”说等三种最重要的谣谚起源理论在汉代就已经确立;二是谣谚文体观,“徒歌曰谣”“无章曲曰谣”,“传言”“俗语”为谚等关于谣谚文体、风格特征的重要理论也产生于汉代,体现了汉人明确的文体辨别意识。后世历代研究者提出的谣谚起源学说及有关谣谚文体、风格特征的观点实则只是对汉代研究成果的阐发或转述,未能超越汉人。  相似文献   

13.
既有时代对于现代叙事诗的呼唤和深谙中国传统叙事诗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作者自身的创作要求与热情,又有西方叙事诗成熟写作经验的可资借鉴,而以白话为主要标志的现代语言的建立亦为新诗人自由灵便地进行叙事诗的创作提供了完全意义上的可能,于是,这些有利因素一起促成了现代叙事诗在20世纪前期中国文坛的成功出场。  相似文献   

14.
潮汕歌谣,历史漫氏,流传久远,曾被称为“岭南的翘楚”。从语音修辞的角度看,潮汕歌谣押韵自由,方言韵入歌,用韵独特,节奏明快,叠音巧用,形成了歌谣的声律美,让人感受到潮汕歌谣独特的声律魅力。  相似文献   

15.
钟敬文先生是以搜集歌谣和研究歌谣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进入学界并引起重视主要是运用文艺观的视角研究歌谣,学界目前的认识仅限于此,对其文艺观视角在歌谣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从钟先生歌谣研究的文本资料来看,在研究中他总是不自觉地受文艺观视角的影响,亦即习惯探讨歌谣的分枝、音韵、修辞、题材等方面,这种研究视角几乎贯穿其一生,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6.
瑶族民歌是瑶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来自于对旅行书写的继承和发扬。不断迁徙的生活经历是瑶族民歌的题材来源,而在文本化过程中,民歌又糅合了叙事和抒情、综合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来突出其艺术特征,并在诗歌与唱词的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方式。民歌主题既有对瑶族族源的探究,也有对劳动和生活场景的描摹,还有对旅行书写的伤感流露。  相似文献   

17.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文艺形式,深受唐宋诗词的影响而渐趋成熟并广为流传。本文试从文艺理论的叙事方式:悖语意味,非逻辑的想象,顺势叙事,元叙述等来进一步分析客家山歌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举证一首具有代表意义的关中民间歌谣《空空树》的阐释及相关研究,说明方言、尤其是歌谣研究,不可忽视背后的民俗空间。  相似文献   

19.
陕西近代歌谣数量众多,其中保存了大量的陕西方言词语。从历时的角度看,这些方言词语是不同时代词汇成分的累积,其中既有古语词的传承,又有方言的自我创新。歌谣中所记录的方言词语具有内部一致性,但各县方言之间还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同一首歌谣在不同地区传唱时换用了不同的词语,这有助于陕西方言的内部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歌谣与谚语是先秦社会两种重要的言语形态。《战国策》中歌谣、谚语运用的状况反映了战国时代歌谣与谚语的传播与接受。相对于春秋时期歌谣以集体演唱为主,战国时期的歌谣以个体吟唱、抒发个体情感、展现个体内心世界为主。因此,《战国策》中的歌谣具有重要的艺术功能,它是展现人物冲突、展示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有的歌谣以丰厚的意蕴扩展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相对于春秋时人的谚语,《战国策》中的谚语俚俗化色彩增强,说理效能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