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伤心的鳄鱼     
1.(放学了,小猴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 小猴子:回家喽! Go home! 2.(路过鳄鱼的池塘时,看见鳄鱼在伤心地哭泣,小猴子很疑惑。) 小猴子:你怎么啦?  相似文献   

2.
“哇——”宝宝又哭了,迫不及待地去哄,但你真的了解小家伙哭泣的原因吗?刚升级做小妈,对宝宝时不时的啼哭你也许会束手无策,咋的又哭了呢?冷静!哭泣是新生儿的第一语言,小家伙每天平均要哭3小时左右,通过啼哭,宝宝可以向父母表达各种意愿和要求。菜鸟小妈们,一起来学习宝宝这门独特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啼、泣、号、哭"这四个词是表哭泣义的一组同义词,其中"哭"占据着这个语义场的核心位置。经过两汉漫长的竞争,魏晋时,"泣"一度成为哭泣义的常用词。到唐五代时,"哭"重新夺回哭泣义常用词的位置,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哭”大体上只分为“哭泣”与“嚎啕”二类,界限较含糊。古代对“哭”这一字义的界限分得很明确,把哭分为三种:其有泪有声者谓“哭”;有泪无声谓“泣”;有声无泪谓“嚎”。现代汉语对无声激动而流泪也谓之“哭”,“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5.
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马与牛,终生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其感情为何如矣!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痴儿騃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  相似文献   

6.
夜是这样静,风儿轻轻地吹着,虫儿在草丛中鸣叫,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一条小水蛇正在草丛中捕捉虫子。忽然,田间传来了一阵哭声,哭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那么真切,那么悲凄。“是谁在哭呢?哭得这么伤心!”小水蛇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一块稻田旁,一只小青蛙正在伤心地哭泣,眼睛都哭肿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们在山上玩,一边走一边吃着巧克力,他们说:“巧克力真好吃呀!”小老虎躲在路边的草丛里,正好看见了。它跑回家去,喊:“我要吃巧克力!”“娇(jiāo)哥梨?好,乖宝贝,马上给你弄!”虎妈妈把小猴子喊来,命令它:“快去摘娇哥梨!”小猴子抓抓头皮,自言自语说:“哪有什么娇哥梨?  相似文献   

8.
<正>他又哭了,泪珠大颗大颗地从脸上滑落,狠狠地砸在桌上。但是他依然死死地咬着嘴,憋红了脸,像是要鼓足劲把这些眼泪“逼”回去一样。之所以用“又”,因为这个男孩子在班里是有名的“小哭包”,入学的半年里他在老师面前哭的次数用两只手都数不完,可是他的表现又是矛盾的,别的小朋友哭起来,或者嚎啕大哭,或者呜咽而泣,或者一边哭一边告状,总之不可能一点点声音都不发出的。但是他却真的将哭做到了“细而无声”,如果你不去看他的脸,甚至都不知道原来他在哭。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哭”、“泣”、“号(háo)”、“啼”都表示“啼哭”的意思,但它们表示的啼哭的情态却是不同的.“哭”指有声有泪的哭.《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哭,哀声也。”如今无声的哭也可用“哭”.“泣”一般指无声有泪的哭。《说文》:“无声出涕曰泣。”但也有称有声的哭为泣的,如归有光《项脊轩志》:“汝姐在吾怀,呱呱而泣.”“号(háo)”常指有言的  相似文献   

10.
替身     
“小勇,快去写作业!” “小勇,快去练毛笔字!” 唉,老爸老妈又催我了。作为一个男孩子,天性就爱玩儿。可是,爸妈却把我关在屋里,又是写作业又是练毛笔字,写完了还不行,又拿出一摞摞试卷恨不得让我一口吞下去。  相似文献   

11.
秋天到了,小松鼠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花生获得了大丰收。这一天,小松鼠挑着箩筐去收花生,准备过冬。干了大半天,总算把花生都收完了。小松鼠挑着沉甸甸的两筐花生高高兴兴地往回走。走着走着,小松鼠看见一只小刺猬在路边哭泣,就走过去,关心地问:“小刺猬,谁欺负你了?怎么哭得这样伤心呀?”小刺猬一边哭一边说:“我妈妈生病了,我找不到东西给她吃,怎么办呢?”小松鼠安慰她说:“别哭了。我这儿有许多花生,我送一些给你吧!”小刺猬不哭了。她感激地说:“谢谢你,善良的小松鼠。”小松鼠告别小刺猬,继续往回走。走着走着,小松鼠看见一只小鼹鼠坐在路…  相似文献   

12.
随处告别     
随处告别,可以不留一丝印迹。——草头《随处告别》小K的话:今天我去参加了小M的欢送会,其实很久以来我一直不明白一个问题,既然是悲悲泣泣地告别,为什么还要叫“欢送”,哭着闹着遗憾着,这也是“欢”的参照物么?我真的很想问一问,可是每个人都说我傻。  相似文献   

13.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到校医院去打针,遇上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带领下也去打针。老师拉着那孩子的小手走进注射室,亲切地说:“龙龙是个男子汉,是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疼,打针不哭。”尽管那孩子的脸上充满着惊慌、惧怕的神色,但嘴里还像背书那样,不停地喃喃地说:“龙龙不怕疼,龙龙打针不哭……”俨然是个“小男子汉”!  相似文献   

14.
小白兔美美住在城里。她很想知道森林是什么样子。有一次,美美迷了路,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森林。她来到一只睡觉的小猴子身边。“啊!多么柔软的毛啊!”美美边说,边轻轻摸着小猴子身上的毛。小猴子被美美吵醒了。“你也是森林里的吗?”小猴子问。“不,我是来玩的。”美美说。“你到小灰兔丽丽家里去吧,那里好玩。”于是,美美便来到丽丽家门前。丽丽看到这个陌生人,问:“你是谁啊?”“我是小白兔美美,是小猴子叫我来的。”“原来是这样,请进吧!”丽丽说。两只小白兔在一起做饭,一起吃饭,关系越来越好。美美要去找妈妈的时候,两只小兔都很舍不得…  相似文献   

15.
顽皮小画家     
《顽皮娃娃》2006,(2):28-28
小乌龟在森林里开了一家职业介绍所,很多小动物来找工作,小乌龟都忙不过来了。小猴子说:“小乌龟,我想找份工作。”小乌龟说:“你爬树爬得那么快,就去椰子,开椰子店吧!”小青蛙说:“小乌龟,  相似文献   

16.
宝宝不停地哭闹,这都是绞痛惹的祸,怎么办呢? “哇……”宝宝不停地哭,妈妈不停地哄,办法用尽,还是没用!对于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对付哭闹的宝宝更让人筋疲力尽的事情了,特别是遇到一个不知原因,不停哭泣的小“哭精”。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7.
人生南北多歧路!因此,李白慨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因此,“阮籍哭穷途,杨朱泣歧路。”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课,讲的是《小猴子捞月亮》一文。整堂课的最后老师问:“小猴子想把水中的月亮捞上来,大家说,小猴子傻不傻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傻!”老师很满意,这节课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时,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说:“老师,小猴子不傻,挺好的!”老师不耐烦地回应道:“好什么好!”  相似文献   

19.
捉螃蟹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看外婆。外婆家旁边,有一条小溪,听邻居小勇说“这条溪里螃蟹很多。”我听了就来劲,马上约小勇一起去捉螃蟹。我们拿着一只篮子和一点虾肉米、饭团来到小溪旁,站在溪边,我就隐约看见溪底有几只螃蟹在爬动。我连忙伸手去捉,可谁知,螃蟹没捉到,脚一滑,跌进了溪沟里。小勇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我叫小勇:“这螃蟹应该怎么捉?”“我们有篮子嘛!只要把虾肉米和饭粘在篮子里,螃蟹闻到  相似文献   

20.
一、课前絮语:我们为什么会哭泣最近,我注意起了学生“哭泣”的现象。我发现,他们受到委屈了,就哭;考试考砸了,就哭;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我想,学生心里多数装的是自己,故“哭泣”的原因也多数是为自己。不料,我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学生的反对。他们说:“不!在电视里看到英雄牺牲时,我们也要哭;在书里看到伤心的情节时,我们也要哭;还有,看到爸爸妈妈哭了,也要哭的。”原来,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心里既装着“我”,也装着“别人”,他们的“情商”并不低。可是,前不久,请学生写《一件让我感动的事》的时候,他们却转动着笔杆说“没啥写”,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