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图法系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实用指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中图法(第二版)分类导片中图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索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网络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四…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订、充实、完善和提高,于九○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分析。而《中图法》第三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集中广大分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二版相比较有许多改进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一、实用性《中图法》第三版为适应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专门编制了简本、图书本、资料本、期刊本、使用说明、使用手册、主题词表、索引等八个系列产品与其配套使用。为了利于使用单位做好图书目录的改编工作和新书分类工作还特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作为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参考工具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开创我国分类法史上的先河。《中图法》第三版第一次在法律专业类目中采用了双表列类法的编表新方法,它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编制技术的长处基础上,将组配分类法隐含在分类体系有限地显示出来,从而既满足了综合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使用得较多、且较有影响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以下简称《中小型表》)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人大法》)。在这几部分类法中,除《中小型表》外,其余三家都在近几年内作了修订,出了新的本子,《中图法》和《科图法》是第二版,  相似文献   

4.
周子荣 《中国索引》2005,3(3):37-39
本文介绍了云林图书馆利用台湾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的《佛教图书分类法》1996年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B94佛教类进行改编的思路和做法,在维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有体例的前提下,编制了《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以适应佛教图书馆文献分类和组织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以下简称《简本》)是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详本》)一九八○年修订本节编而成的。它是为了解决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的需要而编制的,主要适用于藏书在二十万册以内的一般县、市区馆、中学图书馆以及与此规模相近的其他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简本》与《详本》在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号码配备等方面都基本保持一致。二十二个大类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编到二——六级,全表共列类目二千五百八十条。它比第一版大有改进。主要表现在类目大幅度增加,注释更加详尽,增加了专用复分表,编制了类名索引。但由于我国编制中小型图书分类法的经验和实  相似文献   

6.
俞君立 《图书馆》1990,(1):25-3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研究单位广为采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在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曾荣获1985年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为进一步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类分图书的需要,《中图法》编委会从1983年开始,对《中图法》(第二版)进行认真的修订,历时五年,定于1990年1月刊行《中图法》  相似文献   

7.
马志鑫主编的《查类手册》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体系编排。包括“类表”和“索引”两部分。“类表”选收类目两千余条,并且刊有英译类名;索引部分选收标题及相关标题近万条,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该书对当前做好“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三版的改编准备工作,对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应用广泛。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与第四版 H 31英语类目变化,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从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出版以后,有不少大型图书馆根据这个《草案》的五分体系编制适用于各馆的分类法。如《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等等。到目前为止,流行而且占相当地位的分类法,集中起来只有三家,那就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其中《人大法》,本来是坚持四分法的,第五版修钉时,也由四分法而改为五分法,可见图书五分法的体  相似文献   

10.
周冰 《图书馆杂志》2012,(3):29-32,83
《中文图书分类法》(2007年版)是一部在台港澳广泛使用的大型图书馆分类法。论文主要介绍了《中文图书分类法》通用复分表的双语、双表、实用等特色,并将其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既有助于对台港澳图书分类法的了解,也可为图书文献分类法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柳晓春 《图书馆》1990,(3):34-3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二版在1980年刊行后,广为全国图书情报单位采用,已成为我国通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据统计我国96%的公共图书馆,70%的大学图书馆,65%的科技情报单位都在使用《中图法》(1),可见《中图法》在我国已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由于我国大多数大学图书馆目前采用的是《中图法》第二版,因此毫无例外地都面临着如何改编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实际问题。本文旨在讨论改编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方法与步骤,以供有关图书馆实际改类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书目》(1985)(下称《书目》出版了,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的国家书目,也是我国第一部采用国家标准编制的大型权威性图书馆目录。它的出版对统一协调我国的编目工作,实现全国性书目控制具有重大意义。《书目》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下设中国国家书目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收录了1985年出版的和部分1984年出版的中文图书以及在此期间创刊、改名的中文期刊和报纸,共17,000条。全书分两卷:第一卷为正文,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下称《中图法》)(第二版)体系编排;第二卷为索引,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使用手册》中“类目复分不加‘0’规则”的辨析付林洋(江西省武宁县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以下简称《使用手册》),自1991年12月出版问世以来,为全国《中图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下称《对照表》)的出版发行,无疑有利于使用单位了解《中图法》第三版修订的详细情况及其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5.
冯倍青 《图书馆论坛》2007,27(1):107-10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是普通图书编目工作的理论依据,通过阅读、研究,本文从几方面阐述了它们之中存在的错漏。  相似文献   

16.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第二版心理学类目设置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修订的增补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相比较,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增补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例举、分析了各种增补实例。  相似文献   

18.
经文化部图书馆管理司批准,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领导下,设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版)》分编辑委员会。分编委会于今年3月23至27日在天津举行会议,北京、  相似文献   

19.
《中图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到第四版改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它是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关怀和支持下 ,由北京图书馆于 1971年2月提出倡议 ,全国 36个单位赞助而组成《中图法》编辑组 ,经过二年的努力 ,于 1973年 3月完成初稿 ,并以《试用本》形式出版 ,197  相似文献   

20.
从索引规模、索引标引深度、索引先组度、索引排版等角度对《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索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索引进行比较,基于大量数据分析,建议《军分法》索引扩大索引范围、改善索引款目格式、优化版面设计、加大索引密度。表5。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