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电影导演侯孝贤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台湾电影中流砥柱的侯孝贤,是一位非常具有个性风格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的真诚质朴的关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种恬淡、自然、达观的诗意意境。其导演的艺术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题材内容的庶民文化特质、拍摄观念的自由与执念、艺术效果的"冰山"与"火炉"。侯孝贤奠定了台湾新电影的基本风貌,他的导演艺术风格,是其外道内儒人文情怀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侯孝贤电影作品的研究,探讨侯孝贤长镜头艺术对长镜头美学的继承与发展,长镜头艺术风格的演变,以及侯孝贤长镜头风格艺术性,以期系统地研究侯孝贤的长镜头艺术。  相似文献   

3.
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电影以固定机位长镜头的独特风格和松散飘逸的叙事以及关注生活细节的思想而著名。在本文中,以他为纪念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而拍摄的电影《咖啡时光》为线索,通过对比侯孝贤和小津这两位风格接近的导演的方式,对于候孝贤电影的风格及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的代表导演,他所执导的电影的镜像语言具有静、隔、远的形式风格,饱含中国古典美学韵味,为侯孝贤表现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历史感悟提供了形式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5.
侯孝贤依据对人生的深刻关怀和认知,结合自身的人生感知和经历,摄制了多部富有悲剧性色彩的电影,成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主力,被人们称为电影悲剧艺术大师。他的电影以悲剧居多,其独特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情怀主要源于他特殊的人生际遇和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侯孝贤主要通过其富有个性的意境营造、场景设计和镜像语言等表现手法,将生命、亲情、乡情和历史文化等悲剧主题呈现给世人,同时深刻地折射出侯孝贤电影中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深沉的悲剧情怀。  相似文献   

6.
刘玉 《文教资料》2006,(36):62-64
侯孝贤从80年代初开始独立拍片,是台湾新电影的领衔人物,他的早期电影关注的是他和他的同伴们成长的个人体验,而最终奠定其世界电影大师地位的《悲情城市》则把历史的痕迹深深印在了个人命运之中,同时也完成了侯孝贤电影视野的转换;在拍完《好男好女》之后,侯孝贤“告别历史”,转而拍摄现代题材的电影。无论是早期的“在直觉与自我意识之间摇摆”,还是后来对艺术形式的追求——“花很长时间来寻找一种电影形式”,侯孝贤的电影始终都充满着生命的激情。“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意志也不尽相同”,“但是激情仍旧是相同的”。这是侯孝贤对人类感…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议题一直是侯孝贤导演在新电影时期着重表现的主要议题,但实际上在新电影之前,他的作品就已经明显表明出对城乡的二元态度。本文拟回顾侯孝贤在新电影之前编导的三部作品《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彩》、《在那河畔青草青》,以此来探究侯孝贤对于台北和乡村的认知与态度,及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台湾电影对城乡文明的书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台湾电影对台湾城市形象几乎不约而同地进行了负面性的书写.李行和侯孝贤等人对乡村文明充满眷念和赞美,而对现代城市文明则基本持贬斥和批判的态度.当代台湾电影的创作主体在城乡文明相比照这一叙事主题上预设的叙事立场,及其对城乡文明的复杂的审美情感构成了其电影的潜文本,而这些潜文本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以对显文本的审美价值的损害为代价的;潜文本与显文本在真实性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悖逆.  相似文献   

9.
杜琪峰在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凭借电影《枪火》首次荣膺最佳导演奖,成为香港黑帮警匪电影的标杆。评论界对其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注单个作品,分析具体作品的叙事技巧和影像风格以及关注导演本身,分析杜琪峰的导演风格和类型特色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狄更新的小说不仅思想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叙事风格更是独具特色,俄国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称其为“电影化”特色.《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英国人最爱读的狄更斯作品,最具其“电影化”特色,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我们将从《远大前程》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两方面来分析狄更新的电影化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1.
当电影这种艺术的商品属性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的电影就不得不面对电影市场滑坡、电影观众大量流失的尴尬。这种尴尬使导演们在创作上作出反思与调整,而其中最明显的标志便是注重叙事,注重电影中的情节表现。在信息高度发达、电影风格和叙事手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梳理和总结中国当代电影叙事策略的运用,无疑对探索电影新发展的起点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电影人,在电影观念和影像风格上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以个人化姿态直面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状态,消解经典性的电影叙事模式,以全新的电影思维和原创精神为正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强调纪实、关注现实、注重个体经验的传达、开放性的叙事模式是贾樟柯电影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张艺谋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五代电影共同的美学风格.《紫蝴蝶》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2003年,由娄烨执导,刘烨、章子怡、李冰冰等主演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娄烨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六代电影美学风格的重要向度.第五代电影试图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偏向宏大叙事,电影借助视听效果、情境氛围、剧情人物等体现鲜明的民族历史性,象征寓意性强烈.第六代电影充斥着不确定性和怀疑态度,表现在视听上的反讽性、碎片化的叙事、虚无感的人物形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侯孝贤是东方风格电影的杰出代表,在长镜头中呈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却能透视出整个时代的宏阔画面。影片不夸张、不粘滞,往往时间跨度很大,显示出导演表现时代的野心。《戏梦人生》、《悲情城市》、《千禧曼波》真实、平淡,本文将从这三部影片出发,深入阐述侯孝贤电影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电影人,在电影观念和影像风格上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以个人化姿态直面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状态,消解经典性的电影叙事模式,以全新的电影思维和原创精神为正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强调纪实、关注现实、注重个体经验的传达、开放性的叙事模式是贾樟柯电影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新感觉派在小说创作中对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借鉴、吸收,使其创作在时空处理、叙述视点和小说语言等层面上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本文从"开麦拉"与叙述角度、剪辑与过渡、蒙太奇与文学修辞以及空间与时间这四个角度的对比中,分析新感觉派(主要是刘呐鸥和穆时英)小说中的电影修辞及这种独特的叙事美学对新感觉派小说风格的意义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电影与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兴起有直接的关联,其某些特征体现在具体的导演作品之中。中国女导演徐静蕾的电影中包含着作者意识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导演作者对影片的绝对控制、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畸形态度和影片平缓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8.
三位风格迥异的台湾导演,分别在各自的电影里表达着不同的主题,侯孝贤以浓重的乡土情节描述着台湾历史和个人经历的碰撞;而杨德昌一直关注的是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复杂的存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与人;蔡明亮则以更为尖锐和个人化的视点,讲述着台湾新一代的孤寂和挣扎。这三个人勾勒了台湾“新电影”的基本风貌,构筑了台湾非主流电影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9.
王家卫电影在香港影坛独树一帜,与香港传统的商业电影大相径庭,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符号,为香港电影的多元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世界影坛也颇有影响。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导演王家卫在电影叙事风格上的特异化、新探索、新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他讲述的故事而是他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决定了他电影的全部。文章通过对他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细读来了解其叙事的特征与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20.
《达芬奇密码》作为悬疑推理电影,小说以及电影改编中的密码符号和文本符号链的编码内容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是该影片取得巨大的成功,也与电影严谨的叙事风格和语言特色密不可分。本文以《达芬奇密码》在小说和电影上的具体成就为依托,进一步分析了《达芬奇密码》小说独特的叙事模式和语言特色,最后从语言风格和叙事角度上对该电影改编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广受好评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