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文学媒介的变革命,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网络文学及手机文学等跨媒介文学的出现,使文学的存在方式、构成方式和运作方式都发了深刻变革,使传统意义的文学边缘化。本文探讨了跨媒介文学的概念及发展,研究跨媒介文学及理论对促进文学的生产和繁荣,推进文学传播多元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学趋于精英化的存在方式和把关制度下的传播壁垒使之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逐渐式微,而与网络的邂逅与联姻,让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打开了无数个出口,网络文学在当前的传媒语境下已超越文学本身的影响力而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新媒介从文学的主体、文学类型、文学语言、叙事方式等方面对文学传播进行了演进与重构,展示出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壮美图景。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但在英美文学课程发挥的作用仍不显著。该课程难度大、内容丰富、课时量少,只有通过网络手段将课堂教学进行拓展,才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念入门,探讨英关文学资源的网络配置、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互动的特点,指出学生、学习内容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责任。旨在为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使文学阅读、接受方式发生了由限制到非限制的变化。由于文学传播环境及文学阅读接受方式的变化,文学接受主体的心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正统心态的潜隐和审美心态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必修课。为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大多数本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打通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网络教学的壁垒,使英美文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范围内,将手机、电脑等学习终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形成英美文学课程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作用是提升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6.
传播视域下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媒介文学化与文学媒介化两个维度。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发现,文学媒介化借助于新媒介(网络与手机)得到了大力彰显。网络文学与短信文学既是文学媒介化的结果,也是文学媒介化的新宠。文学媒介化不仅使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也使短信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更,从而在整体上促使新世纪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网络文学随之产生,而随着这一文学样式的发展,传统文学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网络的发展给文学带来了新的载体,它丰富的题材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严肃性的桎梏,使文学的发展更为繁荣;从消极的方面来讲,由于网络文学的门槛很低,低俗化、浅显化的文学成为了当下网络文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手机、网络等新技术对文学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一方面,它们深刻改变了文学的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带动手机短信文学和网络文学蓬勃发展,让文学变得日常生活化。另一方面,也使传统文学生产遭遇严重生存危机。文学的泛化导致文学信仰的消解和作品的精神贫血,引发文学终结的争议。但总的说来,信息技术对文学将意味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文学话语的平民化、民主化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9.
模糊方法起源于数学,但是对于不确定性更强的文学是更有效的认识工具。大文学是个“正则模糊概念”,其核心部分是纯文学,其边缘部分是亚文学。如果动态地看问题,从文学向非文学领域伸展是“泛文学”,反向的是“潜文学”。“大文学理论”表现为对文学与对理论的双重超越。“前文学”时期的大文学是自在的综合智慧,实际上是大文化,“后文学”时期的大文学需要自觉的积极开发,向影视与网络、向市场经济的推进使文学边缘化了,但是使文学性中心化了。  相似文献   

10.
李爱娟 《职业技术》2006,(24):108-109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性,也可以说是网络对于文学的冲击,它一方面为有才华的文学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网络文学产生了大量的泡沫作品,这也正是网络文学经常为一些传统作家、批评家所指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网络生存小说是指主要运用写实手法书写当代中国人生存状况的网络小说。网络生存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生态意义:网络生存小说既赤稞裸地写出了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打破了种种意识形态对现代社会的乌托邦梦想和虚假承诺,又在生态学意义上隐含着对主体重建的可贵思索。网络生存小说既在文学手法上了恢复了五四文学的“写实”手法,又在文学精神上体现了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既弥补了当代主流文学创作中“现实生活”缺席的局限性,又使自己成为当代中国民众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就台湾文学生态而言,无论是政治选情的一波三折,还是商业化、大众消费、资讯科技引来的声画网络,都使文学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文学与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的相互关系,包括文学派别的形成及其地域分布、文学报刊的繁荣与衰亡、台湾选战间接给文学造成的污染、文学会议主题的演变、两岸文学的互动,等等。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性,也可以说是网络对于文学的冲击,它一方面为有才华的文学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网络文学产生了大量的泡沫作品,这也正是网络文学经常为一些传统作家、批评家所指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类型文学"是近20年来从网络到现实逐渐流行起来的通俗文学写作,它把笼统的通俗文学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使之具有一种模式化的风格,被众多读者群所追捧。本文主要探讨"类型文学"与其网络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标签模式、关键词搜索等具体的网络传播方式的分析,揭示"类型文学"在传播语境的影响下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出现,影响并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人们的艺术思维模式与审美习惯。它拥有诸多物质技术优势,但当前创作上和表现上的不尽如人意使其陷于尴尬处境,这种尴尬主要缘于对网络文学特性的模糊认识。网络载体的物质特性使网络文学拥有自由性、开放性、大众性、互生性和超文本性,这使得网络文学可以成为最具活力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网络介入了文学生产的全过程。网络文学带来了崭新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追求,实现了文学的自由发展;不过,创作主题的单一和重复使网络文学的发展思路变得狭窄,网络文学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真正的网络文学和纸介文学应该是相通的,互补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影视与网络对文学的冲击,文学对网络和影视的通变自适及文学与网络、影视在市场中应如何逐渐融合,实现健康并轨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琦 《华章》2012,(18)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发展,文学以其独特魅力与经济、政治、科学等领域总是存在密切的联系.文学教育则是文学发展的基础,是作家创作优秀文学作品的保障.目前,网络时代的发展加强了中外文学的交流合作,使众多外国文学资源通过互联网传入中国,开辟另一种渠道提供服务.网络大众对文学的热爱促使文学教育日渐全民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文学教育大众化,丰富大众精神世界,将会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推动文学教育的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网络载体的物质特性使网络文学成为最具活力的文学形态.汉语网络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兴期、初潮期和盘整期,并逐步确立了其在汉语文学中的主流地位.对汉语网络文学的分期,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审视汉语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向,促进汉语网络文学及整体汉语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与传播有密切的联系,文学最初服务于传播,而随着传播媒介传播模式的变迁,文学也在发展变化着。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前语言传播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等几个阶段。传媒变迁影响到文学,文学的历史也相应地可以大致分划为文学口头传播、文学的文字和印刷文本传播以及文学的电子媒介传播时期。传播媒介的变迁一般来说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以文字尤其是印刷文本为传播媒介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学,使文学走向了社会化,是人类文学最繁荣时期。但是,新的传播媒介——电子、网络产生以来,文学世界呈现出迷离的状态。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的全球化对文学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