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用实验方法对20名维吾尔族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声调习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维吾尔族中小学教师习得普通话声调中的调型与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型相似,但调值偏低,调域跨度较小,其中阴平、去声的习得水平较好,上声和阳平容易混同。维吾尔族中小学教师汉语水平由较低阶段到较高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声调习得水平逐渐提升但存在各调发展不均衡的趋势: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阴平、阳平差异明显。在性别表现上,女性和男性阴平、阳平、上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波兰留学生和多数无声调母语的学习者一样,在习得汉语声调时,对阴平和去声的掌握好于对阳平和上声的掌握,主要偏误集中在阳平的起点频率偏低和阳平与上声调型的混淆上。要把握阳平和上声教学的声调特征,对阳平的教学要在定位起点后果断上升,在终点达到调域顶部;对上声的教学要把握折点的时间,在上声起始段要体现充分的低平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种只有两个声调的汉语方言──兰州红古话的声韵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方言的声调系统各不相同。兰州红古话只有两个单字调,即“平去声调”和“上声调”。两个单字调的汉语方言,此前未见到过。红古话有25个声母,有31个韵母。“平去声调”相当于北京话的阴平、阳平、去声,“上声调”相当于北京话的上声。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普通话单字调调素的音高,得出调素的音区特征和曲拱特征。实验发现:普通话声调包含三个调素,分别是高音区调素H、中音区调素M和低音区调素L,普通话四个声调用调素表示为阴平HHH、阳平MHH、上声LLH、去声HML。调素有曲拱,每个调素都是平拱,各声调的曲拱样态由平拱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运用分域四度制和普适调型库框架对昆明话的基频、调域、长度及音高等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昆明话仅有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44/(中平),阳平/43/(低微降),上声/54/(高微降),去声{32}(纯低调的变体)。从调型来看,昆明话的调型比较单一,主要为平调和降调。此外,昆明话的分化也比较单一,古调类中的阴平和阳平仍保留为阴平阳平,入声全部归为阳平,阳上分化为上声和去声。  相似文献   

6.
邵丹丹 《文教资料》2011,(36):114-116
本文用EGG信号研究梅县方言的声调。实验结论:1)梅县6个单字调:阴平44,阳平21,上声31,去声52,阴入32,阳入5;2)单字调时长模式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3)阴平、阳平、上声为正常嗓音,去声与两入声嗓音类型需进一步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7.
庄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指在庄浪县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通用语言。庄浪方言在调类上和普通话调类相同,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在调值上和普通话略有不同,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而庄浪方言上声调值为213。庄浪方言里阴平调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阳平调对应普通话里阳平调;上声调大多数对应普通话里阴平调,极少数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去声调对应普通话里上声调。研究和掌握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对于方言区人们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对法汉语声调教学的效率,项目组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和方法,采用南开大学自主研发的语音分析软件——Mini-Speech-Lab(桌上语音实验室),对法国留学生的汉语单字声调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在法国留学生汉语单字声调中,"阴平掌握得最好""调型偏误最为严重的是阳平""调域偏误最为严重的是去声""阳平和上声混淆成为声调习得的难点"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当代宜宾方言单字音声调的音高以及调长特征。根据实验结果,宜宾方言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调类,音高调值为:阴平35、阳平31、上声51、去声212、入声23,时长的长短关系为:去声>入声>阴平>上声>阳平。宜宾方言的入声处在发生"入声舒化"的演变中,促声调时长不一定比舒声调时长短。  相似文献   

10.
通过MiniSpeechLab软件对河北邢台任县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任县方言的声调格局:四个单字调的调值分别是阴平34、阳平53、上声44、去声31。双字组的连读变调都属于前字变调,规则有阴平→33/_+阴平,阴平→22/_+上声;阳平→33/_+阳平,阳平→55/_+去声;去声→阴平/_+去声。这些规则中只有去声→阴平/_+去声是调位型变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语音分析系统,对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单字调的习得情况作了初步考察,发现他们阴平和去声掌握得较好,阳平和上声掌握得不太好。阳平的主要偏误是将其误读成中平调,上声则被误读成低升、低平和低降等调型。作者认为,学好汉语声调应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多听多练,培养留学生的声调感。  相似文献   

12.
文县方言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及周边乡镇的方言,有四个单字调。文章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考察文县方言单字调特征,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阴平为半高降调;阳平低升降拱形为纯低调;上声高凸拱形为高平调;去声中升降拱形为中升调。声调格局为"高低升降"。对比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阴平、阳平、去声无本质差别;上声存在分歧,前人有平调、降调之分,本文辅以听感记为平调降尾。  相似文献   

13.
文县方言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及周边乡镇的方言,有四个单字调。文章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考察文县方言单字调特征,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阴平为半高降调;阳平低升降拱形为纯低调;上声高凸拱形为高平调;去声中升降拱形为中升调。声调格局为"高低升降"。对比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阴平、阳平、去声无本质差别;上声存在分歧,前人有平调、降调之分,本文辅以听感记为平调降尾。  相似文献   

14.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洛阳老派方言的声调规律,总结出该方言的单字音声调格局。发音人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均有。语音样本对比分析的数据显示,洛阳老派方言单字音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各调类调型特点为:阴平为升调;阳平为高弯降调;上声为微凸调或缓降调调型;去声为高直降调调型,降幅较大。两个高降调以斜度或拱度[±直]为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宋馨  徐洁 《文教资料》2010,(7):29-31
本文作者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利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眉山方言的声调系统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印证了眉山话声调共有5个单字调:阴平、阳平、去声、上声以及入声调。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佤族普通话单字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研究分析发现: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四声音高调值的难易顺序为:阳平〉上声〉去声〉阴平;这些偏误习得主要与母语、汉语方言声调、学习策略、教材与教学等因素有关。据此,应根据佤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际情况,遵循5个原则和6个步骤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分析探讨四川省犍为方言单字声调的基本形态,并将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将犍为方言调值分别描写为:阴平45,阳平21,上声41(男)/31(女),去声13(男)/23(女),入声33。将犍为方言单字调男声时长模式归纳为:去声阴平阳平入声上声,女声时长模式归纳为:去声阳平阴平入声上声。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阿拉伯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听辨实验,指出母语为阿拉伯语的学习者在感知汉语声调时存在较大困难,其难度顺序为:阳平〉阴平〉去声〉上声。阳平和上声、阴平和阳平、阴平和去声是阿拉伯学生最容易产生双向混淆的3组声调。对阿拉伯留学生进行声调教学时应加强听辨训练,在感知系统中强化各调类的调型特征,才有利于汉语声调的正确输出。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随机任意抽样法抽取语音训练约100小时左右的4名墨西哥汉语习得者,对其288个普通话单音节四声的发音进行声学分析。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显示,汉语语音训练约100小时左右的墨西哥汉语习得者的普通话四声偏误和错误的特点是:(1)在调域偏误上有如下降级序列:去声>阴平>阳平;(2)在调型偏误上有如下降级序列:阳平>上声;(3)调型偏误和调域偏误>调型错误。声学分析;调类;调型;调域;错误;偏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汉语单字作为实验语音材料,采用语音软件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单字调的发音特点进行声学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留学生单字调容易出现的偏误现象为去声误读成阳平或上声,阴平误读成阳平,阳平误读成阴平。此外,它们的偏误特点为阴平不能趋于直线,阳平升不到位,上声不能够先降后升,去声降不到底。从时长特征来看,中亚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发音的时长比对照组短。本研究的结论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声调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