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科目之一的外语,其教学也深受其影响。然而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又具有其特殊性。因为外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学习通过该门语言学习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儒家教育思想所代表的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国的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的?通过分析三篇具有表性的关于儒家教育思想与外语的研究,文章讨论了儒家教育思想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对未来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姜文英 《考试周刊》2008,(23):51-52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流的我国古代教育,在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及方法上有许多特色.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数学教育传统,也给现代数学教育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对道德学习的目的、条件、动机、态度和方法等方面做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论述,形成了其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学习思想.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扮演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主导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扮演包括一系列的内容,如角色意识、角色规范、角色建设和角色实现等等.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成功扮演其角色,学习儒家道德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对其角色扮演的各个方面都能起到启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受20世纪早期西方批评家的影响,人们常认为儒家传统教育重教不重学,引导学生养成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为消除这种普遍的误解,文章从认知策略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中自主学习的内容。并挖掘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与传统学习策略的联系,分析儒家教育思想对现代自主学习理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国数学教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主流的我国古代教育,在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及方法上有许多特色,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数学教育传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加以继承和发扬,并与现代数学教育理念相结合,对搞好数学课程改革,走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之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我导向学习是成人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先秦儒家成人自我导向学习思想主要体现在自我导向学习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践行先秦儒家成人自我导向学习思想,需要通过培养"三省吾身"的学习意识,构造"博约相辅"的学习模式,塑造"欲其自得"的学习行为等方式,不断提升成人自我导向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崔焱  王勇 《文教资料》2013,(24):66-67
《清史稿》中记述的最后一位清官王仁堪,是一位知行合一的爱国志士.其任职京城及地方期间,时刻践行着儒家的“忠于国”“忠于民”的爱国、民本思想,其公正廉明、为民谋福祉的行为,是对儒家精神的最佳诠释.王仁堪忠于国、民的儒家理念,可溯源自其儒家“孝义”思想.王仁堪在家庭生活中践行的“孝义”理念,亦是对儒家“百善孝为先”的典范诠释.正是王仁堪在言行中对儒家“忠”“孝”思想的良好实践,才使其能够成为青史流名、百姓传颂的晚清名流.  相似文献   

9.
儒家传统思想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儒家产生、发展以及吸收本民族、外来文化的一个过程,儒家传统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和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抱着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理智地对待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不仅是一种历史的传承,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化思想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对现当代文学教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本文主要围绕儒家传统思想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一话题详细而有序地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为己之学”是先秦儒家学习思想的高度概括,对“为己之学”的解读是对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乃至整个儒家为学体系的重要一窥。历来受到儒学研究者的重视。先秦儒家的“为己之学”以人性论为其逻辑起点,通过对学可明德的信仰以及对“内圣”而“外王”的逻辑推演,树立了先秦儒家为学思想的精神价值导并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以明确为学之志趣、内省多思之方法以及躬于实践之途径铸造了“为学由己”的为学实践模式,赋予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以实践之可能,从而奠定了整个儒家为学思想体系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它具有惠于民众的进步性、囿于民众的个体性和利用民众的工具性三大特征.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特征研究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深化对儒家德育思想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认识,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中的诚信观,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好地保留了先民们的思想观念.从汉字字形入手,通过对"德”、"仁”、"义”、"敬”、"惠”等几个能集中反映儒家道德思想的汉字的分析,我们对早期儒家道德思想作了追根溯源性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儒家道德思想.  相似文献   

14.
《墨子》中的“非命”思想对儒家的“命”观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儒家的“命运论”于人、于社会都是不利的.本文试图全面把握墨家“非命”思想对儒家“命”观的批判,并指出其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李萌 《教育探索》2021,(7):73-79
高校师德建设是重大而紧迫的时代难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修身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与当今高校师德建设存在诸多契合之处.儒家以内仁外礼为主旨,通过笃志守道、博学多识、反求诸己、躬身力行等方法,成就内圣外王的事功.通过对儒家修身思想的探讨可以发现,高校师德是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的统一、道德规范与道德自觉的统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高校教师要志道据德,树立崇高理想;学而不已,加强终身学习;立人达人,扎根育人实践.教师个体和教育主管部门都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求仁得仁,共同促进良好师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德治思想产生于先秦时期,但随着古代社会各朝代的变迁,各统治者为了其各自的统治利益已部分歪曲了它的本意.要真正掌握儒家德治思想的本意,就必须认真研究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主要包括德制、德政、德育和德主刑辅等多方面内容.其实质是道德至上,德治不等同于人治.虽然它与现代法治有着冲突,但也有某些媾和之处.全面准确地理解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我们正确评价其现实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儒家中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和就是事物间的协调、平衡、相辅相成,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事物存在发展的良好状态.中和思想是儒家最基本的处事原则和最高的哲学智慧.儒家中和思想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其方法论是注重个人心性修养,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由个体推及整体,把道德与管理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使个人、整体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和谐的网络.因此儒家中和思想对构建和谐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富民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儒家以民本思想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惠民、富民的思想主张.他们认为民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要富国,必先富民.为实现富民的理想,先秦儒家提出了轻徭薄赋、制民之产、富而后教等措施.这些思想和主张对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先秦逻辑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中国逻辑史的主要内容.其中,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之逻辑思想,颇具特色,对先秦逻辑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认识论思想以“仁”为核心,倡导“知之为知之”的认识态度,主张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认识方法。孔子的“学而知之”思想首开儒家认识论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学习,以加深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