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休闲中共同提高精神修养,是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休闲观相似,中国传统文化的休闲观强调劳事休闲(即和“事”融为一体,与人事活动不分割)。传统劳事休闲强调心灵“静、敬、净”的休闲方法,主张在动态的社会生活中要“敬”;对功名利禄一尘不染,即求“净”。而且,对物质生活和外在条件并不十分看重,讲求内在的快乐和精神层面的享受;追求神圣和永恒的体验,以“道”为目标。在现代工商社会中,心灵失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由此,引起了诸多的个人乃至社会问题。恢复和回归传统心灵修养的境界,可以找回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明确指出,要“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附《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阅读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不是纯历史著作,因而文学作品内容上的“真实”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有很大程度的差异,意即文学作品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但读者不能因其虚假而否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更不能把文学作品当作考证历史的可靠依据,因为文学作品允许在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虚构——它“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虚构不是作者有意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而是作者有意让读者对自己作品的某些“非真实的真实”产生疑问,从而在释疑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写作意图,达成与自己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的一个方面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中,不失时…  相似文献   

5.
杨军 《宜春学院学报》2013,(11):155-158
通过抽取江西2所高校660名大学生,运用BECK绝望量表(BH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其进行,以期了解在校大学生绝望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结果显示:①73.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绝望感,绝望感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绝望感组在生活事件及各因子上得分高于低绝望感组,而在内、外复原力上得分低于低绝望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生活事件既可直接影响绝望感的产生,又可通过心理复原力间接影响绝望感的产生.因此可以得出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绝望感,心理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绝望感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陈奂生名气很大,时至今日,人们还对他津津乐道。陈奂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他在旅馆里那一系列可笑的作践行为?教材编写者认为用“小农意识”来解读是最简单和最正确的。所以,在课后就有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这种精神生活带着小农经济的烙印,表现在哪里?”教参上也说:“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然而,接受美学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品一经形成,它便不…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伤逝》告诉我们一种貌相:当“人必生活着”成为可能之后,爱情也“必须时时更新、生长与创造”。北村的《伤逝》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爱情最终是虚无而令人绝望的,无法拯救心灵。鲁迅和北村的《伤逝》中理想爱情模式的主体是错位的。面对包括爱情在内的人生“绝望”,北村确立了以神性拯救为唯一的终极救赎之径,而鲁迅立在现实的土壤上信奉“绝望的抗战”。北村的愿望虽然美好,但在中国语境中,很难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
精神疾病现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困境.现代性对科技理性和机械化生活模式的强调,导致人作为生物性的存在失去平衡,心灵和身体的活动失去平衡,这种失衡进而在源头上埋下了精神危机的种子.对此,我们要改变“现代性”生活理念,回归人的生物性和身体劳动,接近大自然,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平衡.心理治疗不应只依赖医院与药物,更不能“制造出”病人,而应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病人”当作正常人一样看待,激发他们积极生活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数学、物理、化学早已成为人类揭示自然改造自然的庄严的工具。但把它们用于揭示、认识生活现象、欣赏文学作品却会令人咋舌。说帝王所以引起举国崇拜是因他身上拥有一个几亿倍于国民精神的牵涉信养精神的物质,万有引力决定了其主从关系;说是遵循“两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维持”(歌德)才若卫星于行星,绕绿蒂周旋不息——瞎扯!问题是:人的精神是不是物质现象?当我们不再用“妖术”、“魔力”、“神力”解释气功的“气(意念),执意把它推向某种“电”、“磁”、“场”、“波”时,已对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爱”与“恨”也是物质现象,它们具有质量与能量,它们不停地运动着,构成着,解体着,它们撞击、摩擦、  相似文献   

10.
朱其海 《现代语文》2008,(10):10-10
一、新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注重人文素质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 北大人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就语文课的性质而言,语文课也是文学课。而文学的功用在哪里?文学是与人的精神、心灵共通的,无论是优秀的还是劣质的文学作品都会影响人的思想。或把人引向真善美,或把人引向假丑恶,  相似文献   

11.
人要不要精神生活,怎样看待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关系,本文认为,放弃精神生活和把精神生活强调得到了虚幻的地步都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物质生活,甚至将“经济效益”、“现实服务”作为衡量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唯一标准就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我们提倡爱国主义关键在于确立一种信念,树立一种信仰,这些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精神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世界,随着物质生产的日益发达,人们日益感到迷茫,心灵的家园荒芜不堪,无“家”可归。靠什么摆脱世事的纷扰繁杂?靠什么滋养我们迟钝粗糙的心田?靠什么慰藉我们疲惫的身心?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一窘追。文学作品的欣赏当从诗歌人手,因为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有诗意。如果懂得欣赏诗歌,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文学欣赏之门的金钥匙。欣赏诗歌,可以帮助我们营造出诗意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走出心灵的困境,让我们诗意地栖于青春的枝头。  相似文献   

13.
《野草》着眼于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又超越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传达出难以言说的苦痛和荒凉寂寞,以及源于心灵世界反抗虚无和反抗绝望的精神力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时加以发挥,提倡酒神精神说。《野草》中反复言说的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与酒神精神有内在契合。作品在梦境、醉意和大笑中展示出因与生命的荒诞和虚无做绝望抗争而产生的悲剧性美感。  相似文献   

14.
《野草》着眼于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又超越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传达出难以言说的苦痛和荒凉寂寞,以及源于心灵世界反抗虚无和反抗绝望的精神力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时加以发挥,提倡酒神精神说。《野草》中反复言说的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与酒神精神有内在契合。作品在梦境、醉意和大笑中展示出因与生命的荒诞和虚无做绝望抗争而产生的悲剧性美感。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中谈到李叔同出家时,说道:“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是处身于文学活动(创作和接受)中的、一种精神的和物质的、心理的和物理的综合存在物,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开启虚拟文学世界;文学文本是处于创作维度的文学作品与接受维度的文学作品之间、并联结两者的一种语言事实性的、物理中介物。本文结合英加登的现象学文论和在二十世纪形成的文本理论,解析了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的以上区分与关联。  相似文献   

17.
<正>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说明了物质生产与科学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1](P280),“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世纪转折与社会转型这双重变化所带来的剧烈冲击与震荡;历史之笔,急速地刷新了一切——从物质生活一直到精神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强辐射下,大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灵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复杂与多  相似文献   

19.
文学艺术是激情冲动下的产物.作者在作品中无论表达何种心灵情感,都会渲泄某种情绪并藉此来遣情达意.因为情绪当中就渗合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作者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在作品中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为一种情绪.从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即可以看到这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心灵的律动,因而是一定时期内一个民族心灵的展示.这是文学对过去生活的艺术描述,是对群体对象在物质和精神要求上的心态的记录.正如高尔  相似文献   

20.
陈奂生名气很大,时至今日.人们还对他津津乐道。陈奂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他在旅馆里那一系列可笑的作践行为?教材编写者认为用“小农意识”来解读是最简单和最.正确的。所以,在课后就有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这种精神生活带着小农经济的烙印,表现在哪里?”教参上也说:“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然而,接受美学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渎者共同创造的.作品一经形成.它便不完全属于作者和他的时代,读者有权站在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