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美的散文,其语言恰似优美的音乐。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那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将济南的冬天描绘得维妙维肖,极富有乐感,给人的感觉似在欣赏一曲动人的音乐。 说它的语言美似音乐,是因为此文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和音响,就似琴键演奏出优美的曲调一样。如文章的开头几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这二组结构相同的句式,有层次,有节奏,有韵律,最后一句则奏出了柔美的强音:“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响晴。如“北方”与“伦敦”,“奇迹”与“怪事”,“风声”与“响晴”,使语言的韵律和谐,抑扬顿挫。加上字句长短的巧妙安排,使语言悦耳动听,音乐感极强。  相似文献   

2.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开头便说:“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前一分句说明不刮风是一个奇迹,后一分句说明济南便是这样一个奇迹,而且比一般的奇迹更奇:有风却没有风声.显然,这要比没有风更好;没有风只是感到温暖,有风而没有风声却是既暖和又生动.——而且,凡济南冬天的生动处都跟这一点紧密地联系着,我们可要随时记得才是.  相似文献   

3.
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作者以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怀,栩栩如生地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读来倍感真切,如临其境,如见诸物。文章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颇具感染力,在于作者通篇成功地运用了丰富的联想。丰富而奇妙的联想形成了本文独特的风格,独特的写作特色。 1.对比联想开篇一段,为表现济南的冬天“无风声”“响晴”的气候特点,作者采用了对比联想。首先,联想自己在北平住惯的感觉:“冬天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使之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的观察感受进  相似文献   

4.
济南的冬天     
角度之一紧扣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绘景抒情文章开头运用三组对比句,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下文紧扣这一特点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山光水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描绘山景分三个层次: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强调山围城的地理特征,给人以“温暖安适”的心理感受;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那秀美的景色、含羞的情态,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寒冷,而是融融的暖意;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恬静的水墨画,再次形象的表现济南的暖和安适。描绘水色,极写水的温暖多情,让人联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总之,作者笔下所有的景物都在表现一个  相似文献   

5.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写的一篇优秀的散文。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自己过去住地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文章一开头,作者并不直接说济南的冬天如何好,而是远远地用北京、伦敦的冬天作对比,作陪衬,来说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暖、晴明。这一对比,又不是一般的空泛的叙述,而是从作者过去住地的亲自感受来说明:在北京,“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而这难见到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师:说到北国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呼啸的朔风、翻飞的狂雪、瑟瑟的枯枝、天寒地冻的画面,似乎萧条肃杀、严酷无情就是北方冬天的代名词.这一点,有柳宗元的诗为证.“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有杜甫、白居易的诗为凭:“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李白更是将北方的奇寒夸张、渲染到了极致:“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其实,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城市叫济南,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那里的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的笑容可掬.济南的冬天很美,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之美.下面我们进入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7.
《济南的冬天》一文抓住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冬天是一个缺乏色彩的季节,可是语言大师老舍抓住了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来确切地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一幅富有色彩感和意境美的图画。一五彩缤纷下过雪以后的济南,色彩纷呈。有白色,“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有银色,“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有青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有蓝色,“蓝天”;有黄色,“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有粉色,“那点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有复合色,“给山们  相似文献   

8.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温暖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用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清新的语言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美、冬天的济南美。一、形象美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向我们描绘了几幅美景。第一幅画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济南像被“放在一个摇篮里”,“暖和安适地睡着”,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多么恬静,多么舒服。第二幅画描绘了秀美的雪景。矮松顶着白花,蓝天镶上银边,白雪夹着…  相似文献   

9.
在一般人的眼里,冬天是严寒、萧条、冷清的象征,但在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的笔下,富有冬天特色的济南却成了令人神往的“宝地”。《济南的冬天》主要是赞美济南冬天的“暖和”和“安适”。老舍不是一般地说一说济南的冬天是怎样地风和日丽,怎样地温暖宜人;他写了济南冬天的阳光。写了那个季节里的风、雪、山、水等,分别从几个角度、几个方面具体地抒写济南冬天的可爱。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会觉得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好象唯有济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4,(29):48-49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  相似文献   

11.
【课文品读】 《济南的冬天》妙在哪里? 妙在由议而叙 请欣赏《济南的冬天》第一段: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  相似文献   

12.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相似文献   

13.
去年,校教研组让我上《济南的冬天》的公开课。我在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段时,向学生提问:“要是下大雪,济南的小山还这样美丽吗?”学生答道:“不会。”课后教研组召开的研讨会上,有老师说:“下大雪后的雪景也同样美丽嘛,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就有‘千里冰封’的壮观描写。”这是婉言对我设问的否定,当时其他老师未置可否。其实济南的小山是下小雪最美还是下大雪最美,只有具体分析课文,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课文开篇就以北平、伦敦、热带的冬天反衬、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没有风声”,“有温晴的天气”,“是响晴的”,因而“真得…  相似文献   

14.
一、拈词,寻找冬天的感觉。①“济南”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在北方。)②通常,“冬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北方的冬天呢,似乎更是寒冷。一提起北方的冬天,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大风雪、大冰河……③那么,“济南”的冬天呢?“济南”的冬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在济南,最典型的冬景有哪些?(济南的冬天,温暖如春。这不,“他们……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在济南,最典型的冬景,也都是个“小”:小风、小雪、小热气……这样的冬景,哪里像是什么北方的…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在优美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中描绘了济南的冬天“温晴”而又山秀水清的特点,抒发了对祖国锦绣山河的异常深厚的热爱之情,把冬天的济南写得生机勃勃,色彩缤纷,令人赏心悦目。为了克服教学环节的松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打算用一课时教完这篇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景物描写的手法。我们安排的教学环节如下:一、紧扣文题,简要介绍济南,导入新课。济南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东,西、南三面有小山环绕,北面濒临黄河,象个盆地。济南又地处丘陵和平原的交接地带,无数清泉涌出地面,素有“泉城”之称,其中以趵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一提起冬天,特别是北方的冬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草木零落,寒风呼啸,这些词语及其表现出来的景象,就会浮现在脑子里。济南的冬天却不是这样。作者在文章第一段,通过三个比较,说明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暖”:北京冬天,不刮风便是奇迹,济南冬天,没有风声;伦敦冬天,看得见日光是怪事,济南冬大是响晴;热带地方,日光叫人害怕,济南温晴,令人喜爱。无风,响亮,温晴,总之是“暖”。 接着,作者引导找们从山和水两方方面去“闭上眼睛” 想象济南冬天的“暖” 和“美”:  相似文献   

17.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著名散文。其组织结构,一般认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从感觉角度总括了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晴”“温晴”的特点。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具体描绘了济南冬天的三幅图景——全景图,山景图,水景图。第三部分为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8.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济南的冬天》的文末句。此句为何要放在写“水”的文段中?为何不让它自成一段?  相似文献   

19.
每每阅读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便深深感到这位“人民的艺术家”丹青技巧高超绝妙。文中无论是简笔写意,还是工笔抒情,都自然成趣,恰到好处。粗枝细叶,虽信手拈来,却浓淡相宜,极好地体现出济南的冬天“温情”这一特点,寄寓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相似文献   

20.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如诗的语言,生动而真切的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