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婆的帮助     
外婆要来家住几天,多尼心中很不高兴。外婆来了,多尼就要让出房间给她住;外婆来了,多尼就要在她休息的时候蹑手蹑脚地走路;外婆来了,多尼就不能在墙上拍球,因为外婆喜欢安静;外婆来了,多尼吃饭前就必须洗手并要接受她的检查。总之,外婆来了,规矩就来了,多尼的麻烦跟着也就来了。有时多尼想,外婆是不是不喜欢他。现在,外婆在厨房和妈妈聊天。多尼想趁这个机会悄悄地溜进他的房间(当然,现在是外婆的房间),因为他想知道他的那辆遥控汽车是否留在床上。多尼轻轻地推开门,发现床上放满了各种颜色的毛线球。他立即忘掉自己是来找遥控汽车的,也忘掉…  相似文献   

2.
我的外婆     
Jessica 《高中生》2012,(22):31
外婆个子很小,非常清瘦,总是留着不变的齐耳短发,到老时仍然有着一张清秀白净的脸,眼睛被细密的皱纹挤成一条细缝,透出的眼神却很清亮。外婆算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出过秀才、中过举人,他们家的规矩是无论男女都必须识文断字,因此她小时候得以上过几年私塾。六十几岁时,她仍然能够流利背诵整本的《龙文鞭影》和《百家姓》。  相似文献   

3.
爷爷是个老党员,祖辈是清朝遗老。他一手将我拉扯大,管教很严厉。小时不懂事,一直觉得他规矩多:出门要道别,回家要问候;吃饭时,家里人没到齐时不许动筷子,夹菜要就近,不许在碗里碟里翻挑,更不许吃饭说话;睡觉要规矩,两腿要并拢,侧卧;坐姿端正,站立行走要抬头挺胸;他人讲话时不许插嘴,打喷嚏时捂嘴  相似文献   

4.
当一个生命降生时,他就承担起对自我的责任。在不断的成长中,他要付出许多,他要耕耘许多。芽在自我的供给和各种能量的提供下,成长为参天大树;雏在一步步寻食奋飞中展翅为雄鹰;那人呢,我们必须付出怎样的耕耘,才能有所回报呢?外婆说,人要像牛一样去耕耘自己所有的土壤。在我还是个孩子时,常见外婆起早贪黑地下地种田,其实田就是那么几亩田,但要除草、护苗,这些农活全都压在外婆身上。每次带我下地种田,外婆都是独自一人手脚麻利地干活,而让我在一旁玩,回家时还得背着我。  相似文献   

5.
爷爷是个老党员,他一手将我拉扯大,对我管教却很严厉。小时不懂事,一直很恨他,因为他定下的许多规矩:出门、回家要向家里人一一道别或问候;吃饭时,家里人没到齐时不许动筷子,夹菜要就近,夹到什么吃什么,不许在碗里碟里翻挑,更不许边吃饭边说话;睡觉要规矩,两腿要并拢,侧卧;坐姿要端正,站立行走要抬头  相似文献   

6.
教育感悟841: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爱不仅给孩子以安全感和幸福感,而且是自信心和抗挫力的源泉。央视记者在雅安震区采访时,一名小男孩闯入镜头,要让记者拍他。这个流动儿童是外婆带大的,说远方的外婆很担心他,每天都要打电话,他要给外婆报平安。他还对着镜头大方地唱了一首《歌唱祖国》。  相似文献   

7.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如果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不坚守政治规矩,迟早要分崩离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强调党员干部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去给死去的亲人扫墓,表示怀念。我的外公和外婆在去年也先后去世了。妈妈今天要去给外公外婆上坟,我自然也要去给外公外婆扫墓,因为外公和外婆在生前是最爱我的。我和妈妈说走就走。我家离外婆的家要走一个多小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我接连不断地听到从不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昙花     
5岁时,爸爸妈妈工作忙,把我送到了外婆家。可能是因为运气好,那一年,我第一次看到了昙花。来到外婆家的第一天,外婆便向我介绍她养的昙花。只记得昙花的枝干是绿色的,没有叶片。它好高好高,大约有两米来高吧。早上,我们吃过饭后,就搬出两把小凳子,放在昙花下。我坐在外婆身边,听她讲故事;有时我也坐在外婆的怀里,仰头看着头上青葱的绿意,感受着外婆的爱抚。吃过午饭,我和外婆就在一起玩“捉人”游戏。我围着昙花不停地跑,不敢回头,怕被外婆捉到,外婆也快乐得像个孩子。就这样,时间悄然而逝。一个月后,外婆说:“我们的昙花要开了!大概今天晚…  相似文献   

10.
外公笑了     
<正>又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早晨,外公孤零零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往日慈祥的笑容早已消失,只剩下一脸的悲伤和无奈……外婆在世时,外公每天和外婆在一起谈笑风生,那慈祥的眼睛总是笑得眯成了一条线。可是有一天,外婆突然生病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病很快就夺走了外婆的生命。外婆在最后的日子里,躺在床上,两行泪水从闭着的眼睛里流出,挂在那苍白  相似文献   

11.
外公去世后,外婆朵拉从费城来这里和我们同住一周。我对外公外婆的了解不多,特别是外婆。弯腰曲背的外婆有一张遍布皱纹的、活像葡萄干的脸。当妈妈要亲吻她时,我缩在一边,心里还有些怕她。她从早到晚围着一条褪了色的旧围巾,穿着一套不合身的旧衣服,像一个影  相似文献   

12.
伊妹信箱     
<正>伊妹姐姐:我从小被父母遗弃。前不久,我的亲外婆给我写了一封信,还来看了我一次。我的养父母知道后,要我在他们和外婆之间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3.
外婆的老歌     
<正>外婆最爱唱歌。外婆唱歌不像柔柔弱弱的小姑娘那般低吟浅唱,外婆的歌声是高亢嘹亮的,带着饱满的力量,就像她的人一样。自我记事起,外婆的歌声就一直陪伴我。我童年时体弱多病,再加上家境贫寒,爸爸妈妈每天忙于工作,小小的我便成了半个留守儿童。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外婆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因为体弱,  相似文献   

14.
祝米酒     
我们土家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它有着古老的传统民俗。小孩子出生以后,家中定要举办一次隆重的仪式,就是颇有名气的“祝米酒”。哇哇的哭声洪亮地传了出来,小表弟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古往今来,我们土家族的人一旦有了外孙,荣升为了外公外婆,就要为这喜事筹备贺礼。我奶奶乐滋滋地选了个吉利的日子,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祝米酒庆贺活动。祝米酒这天终于到来了,我的心情兴奋极了,恨不得马上就去。说实话,现在我还真有点埋怨我们的祖先了,谁叫他们定下规矩,要我们外公外婆这方的人员天黑后才能去呢?土家人把外公外婆这方去道贺的人统…  相似文献   

15.
怦然心动     
江若澜 《作文》2022,(Z3):62-63
<正>金黄的深秋午后,在家门口的大树下,外公外婆躺在老藤椅上享受阳光的沐浴,老黄狗趴在一旁熟睡,藤椅吱吱呀呀唱着不老的歌谣。“外婆,外婆,我要听故事!”小时候的我,扯着外婆的衣襟缠着外婆。外婆从藤椅上坐起,悠悠地讲起她与外公的故事。那时,外婆是当地小工厂里的工人,心灵手巧,尤其会织毛线手套。外婆的模样俊,长长的头发盘起来,白皙的脸蛋常常因劳作而晕开两朵红云,  相似文献   

16.
正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工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外婆做衣服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  相似文献   

17.
问:您认为,目前我们在高等学校实行的领导体制要高效、平稳、健康地运行,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刘克利(以下简称“刘”):一个体制的运行高效、平稳、健康与否,一般来说无外乎是两条,一是制度本身,即规则或者说是“规矩”;二是在该体制下运行的人的素质。人的素质,首先在于选拔干部时上级的眼光,即选了个好人;再就是这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即做个好人。但判断人的素质高低与否还是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要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优越性还是要靠制度、靠规矩、靠条例。因为规矩是根本性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如邓…  相似文献   

18.
<正>请在沪工作的同乡朋友来吃饭,她答,不来了,因为要陪外婆。我说,那就请外婆一起来吃个饭吧,饭店已订好,是改良后的徽菜,很好吃的。朋友答应了。见面了。外婆七十有五,胖瘦适中,目光如炬,头戴贝雷帽,斜背COACH小包,一看就是思路清晰、精明能干的时尚老太太。点菜时,见外婆在静静地玩手机。我扭头一看,瞥见手机桌面背景正是老太太的自拍照,外婆正在刷微信朋友圈。我说,外婆厉害呀,还玩微信,玩自拍!朋友笑了:"我外婆超厉害的。  相似文献   

19.
外婆74岁,脸上布满皱纹,虽年已古稀,身子还挺硬朗。外婆操劳了一辈子,爸妈把外婆接来,让她享享福。可才住两天,她就嚷着要回家。外婆一直在农村,种菜、养鸡、做针线活……忙个不停,在我家,她事情不需做,家用电器不会用,环境也不熟悉,每天孤零零在鸟笼前看着一对鹦鹉发呆。外婆是个勤劳人,闲着就会难受,要想留住她,关键是要让她有事做。外婆饭菜烧得很好,可是城里的煤气她不敢用,我想如果能教会外婆使用煤气,外婆有事做,说不定就能留她。“外婆,我教你用煤气好吗?”外婆一听来了精神,赶紧带上  相似文献   

20.
天堂的问候     
晨晨是去年九月份入园的,她聪慧、自信,是个能说会道、很有个性的孩子。变化发生在国庆长假后。在假期中,晨晨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路上发生了车祸,爸爸不幸身亡,更为不幸的是她亲眼目睹了全过程。假期后她再来幼儿园时,我们明显看出她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以前早晨来园时,晨晨总是高高兴兴的,现在,她却时常哭哭啼啼,一会儿要外婆送她进活动室,一会儿要求外婆别走,一会儿要求外婆中午接她。在幼儿园时,要么说中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