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正德 《航空档案》2005,(11):94-97
埃及总统安沃尔·萨达特发动“赎罪日”战争的目的是动摇以色列的战争意志,通过对其造成人员伤亡来削弱以色列主动发动战争的意志。从这点考虑,他希望以色列能够归还西奈半岛,并与之签订新的政治条约。同时他还想通过战争打消以色列那种狂妄自大的态度,特别是打击其空军的嚣张气焰。萨达特通过促使美国进行暗中调停。1977年11月,萨达特总统对以色列国会发表了公开讲话。1978年9月18日,以色列与埃及重新划定边界并签订和平条约。埃及外交上承认以色列,而以色列则把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  相似文献   

2.
访穆巴拉克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当埃及总统以前,还不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国际人物。他在萨达特突然被刺、继任总统的时候,许多人不清楚他上台后将执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当时埃及政局剧烈动荡,人们的视线象聚光灯似地集中在新总统的每一个动作上。有的外国记者曾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将是萨达特政策的继承者,还是纳赛尔政策的后继人?”他回答说:“我既不是纳赛尔,也不是萨达特,我是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在就任初期,讲过他的政府对于萨达特政策的“继承性”问题,也多次表示过要调整政策的  相似文献   

3.
“象把大山搬开、让尼罗河改道那样,萨达特总统把海卡尔从他那《金字塔报》大厦的宝座上拉下了马,将他作为共和国宫里的一位新闻顾问而束之高阁。”这是13年前萨达特解除海卡尔《金字塔报》主编和金字塔出版公司董事长职务,改而任命他为总统新闻顾问后,黎巴嫩《事件》周刊主编萨利姆·劳齐发表的评述中的一段话。海卡尔被迫离开《金字塔报》,不仅轰动了阿拉伯世界,也在国际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泰晤士报》为此发表的一篇社论说,“除了萨达特总统本人辞职以外,他对他的班底作出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比解除海卡尔的《金字塔报》主编职务更引人注目。”许多新闻机构纷纷刊发报道和评论,它们对海卡尔的称呼,使用了“埃及头号主编”、“金字塔之王”、“20年来埃及最有势力的政治物之一”等等……的确,海卡尔不仅是个出色的新闻记者,而且是位显赫的政治活动家。穆罕默德·哈桑宁·海卡尔出生于1923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新闻系。他从19岁起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很快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干,先后在《埃及新闻报》《最后一点钟》和《鲁兹·优素福》等报刊任职。1957年,纳赛尔总统任命海卡尔担任《金字塔报》主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闻周刊》1982年1月第4期,在"回顾1981年"的大标题下,刊登了该刊选出的81年最佳新闻照片11幅(组).其中"埃及总统萨达特演刺身亡"和"英国王子举行豪华婚礼"排列其首.在"狂暴的日子"标题下,选登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遇刺""里根总统遇刺"特工人员保护遇刺的美国新闻发布官詹姆斯·布雷德""以色列炸弹雨点般落在黎巴嫩""英国警察凝视Texteth燃烧"等5幅(组)照片.在"发展与抗议"的标题下,刊登了"美国航天飞机起飞""反核示威者在伦  相似文献   

5.
媒体外交在美国的表现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鸿燕  林媛 《现代传播》2008,(2):148-149
美国1948年的<史密斯-蒙特法案>规定:"禁止专门为外国公众而筹划的节目在国内散播."由此,美国的媒体外交一直与公共事务分离,合法地位也遭到公众的置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美国介入国际事务的能力日益增强,媒体外交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比较典型的是1977年美国CBS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的分别采访,促成了两人历史性的会面,而这次会面又通过电视直播直接影响了3,000万美国观众,从而推动了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去年年终离任回到埃及后,即潜心著作,用了5个月的时间,写成《埃及通向耶路撒冷之路》一书。该书写的是20年前他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时,陪同总统萨达特亲赴耶路撒冷,随后签署戴维营协议,从而开启中东和平进程的经历。这件事对中东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可是现在中东局势又陷入僵局,加利写此书的目的是希望政治人物设法打破僵局,以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7.
十月六日,在庆祝中东十月战争胜利八周年的阅兵式上,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被暴徒枪杀了。这一突发事件震惊了全世界,它成为全世界人民关注的中心。在十月十九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国际版上,以大量的篇幅报道了事件的进程和现场情景。该  相似文献   

8.
10月30日上午,富丽堂皇的马德里东方宫成了世界亿万人民注意的焦点。以色列代表团来了,阿拉伯各国代表团也来了,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分别乘坐高级防弹轿车最后到达。在西班牙王家礼宾官引导下,各国领导人鱼贯而入,旋即拾级而上,来到王宫中的一座圆柱大厅,在一张“T”形会议桌旁坐定。美苏两国首脑高居首位,以色列、埃及、黎巴嫩代表坐在会议桌的一边,对面是欧共体、叙利亚和约巴联合代表团。10时整,东道国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宣布开会。世代为仇的犹太、阿拉伯民族,43年中5次兵戎相见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从此迈开了通向和平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国际速览     
沙龙试探布什中东政策 美国总统布什3月20日在华盛顿接待到访的以色列总理沙龙。他表示,美国不会用强迫手法促成中东和平。 这是布什和沙龙先后上任以来首次面对面会谈。 布什表示,美国将与中东国家合作,但他拒绝回答有关美国是否会听从以色列的意见,在巴勒斯坦结束暴力示威之前不邀请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访美。 布什上任以来,人们一直在猜测,他对中东问题的态度与克林顿相去甚远。克林顿政府在中东事务的斡旋上花了很大功夫,力图促成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10.
“象把大山搬开、让尼罗河改道那样,萨达特总统把海卡尔从他那《金字塔报》大厦的宝座上拉下了马,将他作为共和国宫里的一位新闻顾问而束之高阁。”这是13年前萨达特解除海卡尔《金字塔报》主编和金字塔出版公司董事长职务,改而任命他为总统新闻顾问后,黎巴嫩《事件》周刊主编萨利姆·劳齐发表的评述中的一段话。海卡尔被迫离开《金字塔报》,不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0月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在阅兵式上被暴徒枪杀。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前后仅历时46秒钟。当时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在暴徒的枪口下,几乎把事件全过程都拍了下来,被人们誉为“对着枪口按快门”的记者。当时是最轰动的摄影报道,之后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这名记者有此创举,其思想动机是什么,我知之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记者讲竞争,这名记者冒死抓新闻,竞争心理想必是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现在往往见到有些新闻缺乏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使读者感到很不方便。如前些时候非洲的两个独立国家——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之间爆发了边境武装冲突。报纸作了连续报道。读者极想知道阿摩两国在边界上存在着哪些争议地区,它们的地理位置在哪里,这些争议起于何时,是怎样形成的等等。但是报纸在多次新闻报道中,都没有交代。报纸编辑部没有编发有关这个问题的资料,也没有加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因此,影响了新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美国最大的报业托拉斯——甘尼特报系访华团,一行53人,分乘两架专机和一架包机于5月5日下午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这是新华社第一次接待如此大规模的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同行。他们将在今年完成飞访六大洲30个国家的“环球壮举”,在此之前,他们已访问过13国,分别会见过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哥斯达黎加总统桑切斯,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印度总理拉·甘地和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等人,中国是他们的第14站。他们中有不少美国社会知名人士:甘尼特报系董事长、前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主席艾伦·纽哈思,前美联社社长基思·富勒,前美国总统卡特的夫人罗莎  相似文献   

14.
闫肖锋 《青年记者》2008,(12):66-69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 1979年1月29日,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应卡特总统之邀赴大洋彼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访美.  相似文献   

15.
他身材稍矮,穿着考究的西装,面色黝黑,棕色眼睛里闪着深沉的目光。穆哈默德·哈斯尼·海卡尔,著名的埃及新闻巨子,被西方新闻传播界誉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记者之一。他曾作为埃及已故总统纳赛尔的亲信,参与制定埃及内外政策。他可以自由出入总统府,连部长们也对他敬让三分。在国际上,他赫赫有名,采访过许多知名的政界人物,如赫鲁晓夫、尼克松、周恩来、西哈努克……。他访问伦敦时,竟然受到了国家元首级的接待。  相似文献   

16.
"被捕",这是美国加州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詹姆斯·巴克在埃及拍摄一个罢工事件被捕时在Twitter上发出的两个字.这两个字在Twitter上被迅速传播,并最终传到美国国务院.结果是国务院采取行动,詹姆斯·巴克获释出狱.在坐上埃及政府送他前往机场的车前,詹姆斯·巴克发出了另一条同样只有两个字的信息到微博上.这两个字是"自由".当然,它们再一次在Twitter上得到了迅速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王建国 《青年记者》2016,(21):53-54
高访报道,亦称国家领导人出访报道.由于国家领导人出访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重大外事活动,因而成为各家媒体国际新闻报道中一个重要的关注领域,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对一些大国的国事访问,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但国家领导人出访报道,规定动作比较多,党报基本上沿循着传统的程序性报道模式.这种报道模式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传统的高访报道模式 多年来,国家领导人出访报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程序性报道模式.这种程序性报道一般包括出访预告、正式出访、出访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以及回国消息等内容.较早的时候,国家领导人出访之后还有出访新闻照片的回顾,但现在已经鲜见了.  相似文献   

18.
在纸媒的新闻报道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广大读者也越来越喜欢阅读背景新闻。这些年,《荆门日报》在报道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时,尤其注重时事背景新闻的采用。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为荆门日报时事报道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时事报道的品位和深度,赢得了读者的眼球和赞誉。时事背景新闻的类型时事背景新闻即"时事新闻背后的新闻",按照一些权威新闻学者的说法,就是指具有一定新闻要素和价值的背景材料,它是与刚发生的时事新闻(或称主体新闻)的事件和人物有关联的、能让受众全而深刻认识了解新闻的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已成为当今时事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画中有话     
“这两种角色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政治家能够提前一小时预知新闻即将发生。而记者则是新闻发生后一小时才知道。” 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在访问中国时说这两种职业之间的差别。卡察夫曾经是以色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消息报》的记者。  相似文献   

20.
某杂志社1992年的杂志封面,第一期:国家主席杨尚昆与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共同出席山达克铜金工程合同见证签字仪式;第四期:政协主席李先念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正在为中方某公司承建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工程奠基。承建上述两项工程的两个公司为这两幅封面分别向杂志社付了2000元和3000元的费用。但这两期刊物出版后,受到了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的查处和罚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