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音像出版业发展的对策性思考张恰我国教育音像出版业起步于80年代初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目前,我国共有教育音像出版单位58家(含配书出版音像制品的图书出版社),约占全国301家音像出版单位(截至1995年年底)的1/5,教育音像出版...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出版待业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音像电子出版业优势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服务大局、传播化信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化生活等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音像电子出版业已成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从目前情况看,音像电子出版业发展还存有不足,主要是音像电子出版物占有出版物市场的份额比较低,没有形成大的规模,经不起风浪,发展速度还不快,从市场发展角度讲,还有更大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这些问题和不足,在不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健康发展,音像电子出版业面临着十分明显的困境,因此,加快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已在为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课题,如何搞好正版物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面临加入WTO,音像电子出版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分析,改进音像电子出版工和,加快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刚刚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认真地回顾和总结我国音像电子出版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期间的历程,展望和规划新世纪尤其是“十五”期间的蓝图,对于我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开创音像电子出版业的新局面,是非常必要的。  一、认真总结音像和电子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基本经验。  1908年上海录制出版了第一张唱片,标志着中国音像业的开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我国只有一家唱片出版公司——中国唱片社(中唱片总公司的前身)。1979年全年共出版密纹唱片123种,465万张;薄膜唱片364种,3 550万张。改革开放以来,音像…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规范出版秩序.促进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日前在北京召开了"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工作座谈会”。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及各地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部门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音像出版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出版业和国际出版业一样。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使用,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出版物已由单一的纸载体发展为纸、磁、光、电多种载体。传统出版业受到巨大挑战。 近年来,我国音像出版业得到迅速发展。70年代以前,我国仅有1家生产唱片的音像出版公司。从1979年到现在,已发展到200多家音像出版社,10多万个遍布城乡的销售、租赁和放映点,200多家复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版业已打破纸介质图书一统天下的局面,音像出版业、电子出版业和网络出版业等正在蓬勃兴起。多种形态出版物的面世,为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大大提升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同时,也为当今出版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出版形态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音像出版工作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徐培忠现代科技,特别是电一厂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出版业的技术变革,使音像出版物应运而生。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使电化教育成为重要c的教学方式。音像出版物从c文艺、娱乐范围扩展到教1育、科技...  相似文献   

8.
1998年音像出版总体上呈平稳发展态势。随着音像市场的扩大以及其他行业资本的介入,音像业已走出高利润发展阶段,进入微利时代。目前我国音像出版单位共296家,正式职工共17724人,音像出版业资产总计达到52亿元。一方面音像业面临着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自身又面临着选择。从1998年音像出版中,我们可以看出音像业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所谓图书出版业的多角化发展.即指出版物扩张型的多方面经营,目前.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多角化发展主要是指电子.音像出版物的发展。中国的电子.音像出版事业是在80年代初创立起来的,90年代末.电脑、VCD消费开姑转向沮软件消费为主,电子出版物成为出版社关注的焦点,新华书店也在积极扩大光盘销售渠道。电子、音像出版作为两项新型的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故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对于中国出版尤其对电子音像出版,是千载难逢、百年一遇的好时机,重大题材和热门选题十分集中。同时电子音像出版物的特点越来越受读者欢迎。成为出版业综合发展的新趋势。因此,电子音像的两大献礼工程成为1999年中国出版引人注目的亮点。《辉煌五十年》系列(多媒体)光盘,  相似文献   

11.
北京作为全国的出版中心,音像电子出版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汇聚了中国唱片总公司、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中影音像出版社、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世界音像电子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等众多品牌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无论是出版单位数量、出版产品种类,还是经济规模,北京地区音像电子出版业所占全国的比重都遥遥领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中唱园区、中国乐谷园区、天桥园区、1919园区、数字音乐园区等7个基地分别落户在东域、西城、朝阳、海淀、平谷5个区内,音像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新媒体尤其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音像出版业经营艰难,亟须通过内容、技术和经营方式的不断创新,实现全产业链开发,以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实现跨媒体融合发展.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依托CCTV-7农业频道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为全国专业和权威的农业影视出版基地,为我国音像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的2000年,中国出版业在市场经济挑战与经营机制变革的矛盾中不断发展,电子音像出版因其载体形式多变、市场情况复杂,尤其成为挑战与变革的焦点。现将个人对2000年电子音像出版的一些粗浅印象,提供同行和专家研究参考。电子音像发展快薄利多销市场大 2000年全国共有电子音像出版单位350多家。其中,有音像出版业务的单位292家,占83%;单纯音像出版单位208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呈现出潮起潮落的状态。这种状态,既与外部环境特别是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市场环境有关,更与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产业发展、出版改革、市场环境等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当前音像出版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对策,以求教于业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音像电子出版物作为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而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音像电子出版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亟需转型。"互联网+"时代给音像电子出版业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本文探究了立足于聚合云平台,优化内容与服务,建立多元渠道,综合利用大数据、电子商务、众筹出版等手段的新媒体转型路径,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凤杰 《出版参考》2006,(1X):11-11
国家社科基金2004年重大课题“小康社会出版业指标体系研究”第四次会议于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小康社会出版业出版指标”、“国外出版业发展状况研究”、“印刷业发展状况及预测”、“音像出版业发展状况及预测”等5个子课题的研究提纲。  相似文献   

17.
尹慧玲 《传媒》2002,(11):40-40
十几年来,江西的音像出版人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新观念,调整战略,改革经营方式,使音像业的发展不仅有数量的变化,更有质量的提高。 一、转化优势,不断创新 江西的音像出版业在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音像出版单位注重出版资源开发利用;有的音像出版单位注重对赣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利用;有的音像出  相似文献   

18.
一、上海电子音像出版业目前的业态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后,上海的音像产业在全国音像出版产业中的地位呈现下滑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现,上海音像产业具体业态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教育音像出版面临的几个问题洪保平我国的音像出版业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媒体,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教育音像属于音像范畴,但它也是整个现代教育中的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约60家,占全国...  相似文献   

20.
林同 《编辑学报》2004,16(3):186-186
20 0 4年5月11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出关于举办首届科技出版论坛的预备通知。通知说,为了深入研究探讨新时期科技出版业的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出版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努力推动科技期刊、科技图书、科技报,以及科技音像电子出版、网络科技出版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将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