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年以前读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故事说,有一位富豪新盖了一座楼,落成之日,请一位名士题写楼名。名士本意是想题“观月楼”,因为在酒席宴上多喝了几杯,竟迷迷糊糊地题成“听月楼”。第二天匾额挂出,遭到非议:月亮只能看,怎么可以听呢?这位名士尴尬得下不了台。这时他的一位朋友却站出来为他辩解说,这个楼名题得很好,月亮不但可以看,也可以听,我还特地写了几句诗赞美它呢。这位朋友便随口吟道:听月楼高接太清,倚楼听月最分明。玉兔捣药声细细,吴刚伐桂斧铮铮,忽然一阵微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月亮怎么不可以听呢?大家先是一惊,接着便是众口一词地赞佩他的机智和聪明。编这个故事的人,用的便是“意料之外,情理之  相似文献   

2.
在喧嚣的都市待得久了,很多人都会心生倦怠,想收拾行囊一个人去旅行,想找一个清净之地游山玩水,让自己疲惫的心静一静,歇一歇。我也时常有过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在工作压力特别大,诸事不顺的情况下,这样的想法就会越发强烈。但没有想到的是,无意间与《于丹生活感悟》这本书的相遇,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浮躁的心也安静了许多——因为,风景不在别处,它就在你的心里。  相似文献   

3.
他爱上一个女孩,爱得很深,爱得也很苦,因这个女孩一丁点儿也不爱他,见他整天无精打采,朋友就劝去找个地方静一静,调养一下,他听了朋友的劝告,就休了一段时间的假准备出去散散心。  相似文献   

4.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孙,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孙之外,每个人  相似文献   

5.
静之韵     
水静而鉴,火静而朗,心静而慧。 静,是一把打开悟门的钥匙;悟,是心灵睁开的一双明澈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们能洞悉人情世事的幽微;有了这扇开启的悟门,我们便可觉知造化命运的归始,参透人生机缘的妙谛…… 然而,浮躁常夺静境,喧嚣总乱心情;纷争带来烦忧,滥斗让人焦愁;攀比往往积郁,妒嫉引火自煎。天恒鲜灿,地恒葱蔚,人恒秀灵,  相似文献   

6.
张京 《出版参考》2004,(9):40-42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月典礼。古时候,每年春天播种前要进行“春祈”活动,以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到秋季八月旬,正是收获的季节,要拜谢土地神,这就是“秋祀”。秋祀是一种仪式,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因为古人认为五谷丰收离不开月亮,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丰收也是不可能的。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意思是,天子在春天祭曰,在秋天祭月;祭日在早晨,祭月在夜晚。可  相似文献   

7.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8.
在喧嚣的都市待得久了,很多人都会心生倦怠,想收拾行囊一个人去旅行,想找一个清净之地游山玩水,让自己疲惫的心静一静,歇一歇。我也时常有过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在工作压力特别大,诸事不顺的情况下,这样的想法就会越发强烈。但没有想到的是,无意间与《于丹生活感悟》这本书的相遇,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浮躁的心也安静了许多——因为,风景不在别处,它就在你的心里。  相似文献   

9.
小时趣忆     
儿时的事,有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有些还模模糊糊有点印象,但那个夜晚的一件趣事却使我难以忘怀。 那是在我7岁时的一个夜晚。当时 我常听人说用手指一下月亮, 就会被割掉耳朵,现在想起来当然可笑、但那时就不同了,因为,我还没有跨进知识的宝库,所以,对此总是半信半疑的。我也曾听到一些人在草地上谈着嫦娥奔月的故事,他们边谈边指着月亮那时,我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可是,他们的耳朵为什么没掉呢? 我解不开这个谜,便去问爸爸。爸爸说:“去试试。”我一听“试试”两个字,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耳朵掉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就去…  相似文献   

10.
吉人不吉     
《今传媒》1997,(7)
吉人不吉文/辛民清代有个青年名叫吉jí人,他刚刚结识了一个朋友,彼此通报了姓名。过了几天,朋友给他来信写成了“击jī人”。等到再见面时,这个青年笑着说:“我连缚鸡的本领也没有,怎么会‘击人’呢?”我的名字是“大吉的‘吉’。”又过了几天,朋友又来了信,...  相似文献   

11.
我这个人不太善于与别人交往,所以朋友圈子不大,人也小多,可想而知,得到一个朋友心里是多么高兴,失去一个朋友心里又是什么感觉。而近来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12.
1月24日的《人民铁道报》报道,从1月15日起,(铁路旅客)客流开始上升,昨日客流量上升到300万人,其中直通客流量达到112.7万人,客流量为今年之最。一年有365天,当天的记录为一年“之最”,当然有一定的新闻意义。但再一算,既然是今年,当然是2005年。2005年刚刚过去了不到一个月,连一个月都没有的记录,何谈“今年之最”?  相似文献   

13.
祭月(赏月)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月典礼。古时候,每年春天播种前要进行“春祈”活动,以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到秋季八月旬,正是收获的季节,要拜谢土地神,这就是“秋祀”。秋祀是一种仪式,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因为古人认为五谷丰收离不开月亮,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丰收也是不可能的。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意思是,天子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祭日在早晨,祭月在夜晚。可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的亚运报道中,《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人民日报1990年8月3日一版)显得别具一格。首先表现在立意上。“作文须先立意”。文之立意犹如人之气质。立意高洁则文章俊秀。亚运报道迄今为止已不可计数。其中不乏精彩之作。象亚运工程建设这种同类题材的报道,由于报道周期长,报道对象单一,要想出“新”,只有在立意上下功夫。《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下称《月亮》)正是在这方面成为同类题材报道中的佼佼者。《月亮》是一篇亚运工程建设的总体报道,作者用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头——一个早已被科学家澄清的“误传”至今却被人们津津乐道,得出一个不同凡响的立意: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这个立意颇具气势。更重要的是它击中了时弊,在读者中产生了共振。这些年,见惯了冲击中国市场的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一位报社朋友说,领导曾派他一个"任务":三个月之内培养出一名评论员.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这位朋友是一位资深评论员,在评论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一定造诣.即便如此,这样的"任务"也完成不了,我想,水平比他更高的人也完成不了,因为这几乎不可能完成.  相似文献   

16.
静之韵     
王飙 《出版参考》2011,(10):1-1
水静而鉴,火静而朗,心静而慧。 静,是一把打开悟门的钥匙;悟,是心灵睁开的一双明澈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们能洞悉人情世事的幽微;有了这扇开启的悟门,我们便可觉知造化命运的归始,参透人生机缘的妙谛…… 然而,浮躁常夺静境,喧嚣总乱心情;纷争带来烦忧,滥斗让人焦愁;攀比往往积郁,妒嫉引火自煎。天恒鲜灿,地恒葱蔚,人恒秀灵,  相似文献   

17.
电脑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当代世界影响之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因特网正在日益改变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心理。电脑迷们可以废寝忘食地坐在电脑桌前邀游屏幕,在没有国界、没有法人、不用签证、无须检验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纵情疾驰。每个人都是受者,每个人也可以是发布者。就好像有无数的网上朋友,却又没有朋友;与世界有最广泛的联系,却又与世隔绝。千变万化、五光十色的  相似文献   

18.
楼金 《声屏世界》2011,(11):106
月亮是皎洁的,月亮是纯洁的,月亮是温暖的,月亮代表很纯洁的心,两个月代表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就代表了快克品牌与朋友们心心相照,纯洁明亮。--楼金董事长在会上发言摘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的"朋"字,之所以是由两个"月"字组成,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一种期刊,就像一个人.应有鲜明的个性。否则,难以给人留下印象。期刊最忌平淡。平淡,就是没有特点.就是多余。“没有他,大家也都这么过”,所谓增之不多,去之不少,这样的期刊是可悲的、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20.
本来想悄悄去广州,不惊动任何朋友,可以自由而且专心地,用行脚去感受广州的老城氛围。没有想到,一个不小心,反倒变成一个华人世界举世皆知的事件。几天来,温暖的关心电话和邮件从美国、欧洲、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台湾、各个城市包括新疆和蒙古,不断进来,倒叫我觉得惭愧,但又不能因此希望自己“伤”得更重,以担得起朋友和读者的爱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