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句专攻无忧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蘋 《广东教育》2009,(9):26-28
【考点全扫描】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纵观历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辨析病句考点的命题特点:1.题型较固定。主要是考查6种常见的病句类型,且每年必考。2.重点明确。选择题重点考查诸如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题干表述通常是“下列各句中,没有(偶尔“有”)语病的一句是”。  相似文献   

2.
主语是句子的陈述对象,是执行句子中行为或动作的主体,是一个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它也就成为高考命题者重点关注的对象,笔者通过对全国近几年来的高考语病题研究发现,命题者在主语上设置语病的试题所占比例较大,(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主语语病选项占有48个),所出现的病句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病句类型.因此,在辨析病句时,注意抓住主语来辨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主语语病现象加以分类解说.  相似文献   

3.
病句辨析是语文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纵观2010年全国19套语文试题,就有15套试题考察了病句辨析这一内容,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将“辨析并修改病句”列入考试内容。本文将结合2010年高考语文卷中的典型试题,从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对病句辨析题作简要的分类评析。  相似文献   

4.
【考点全扫描】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纵观历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辨析病句考点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5.
辨析病句是高考试题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试题,辨析病句有常规的步骤,如首先压缩句子寻找句子主干,查看有无成分残缺或赘余,有无搭配不当。如果主要成分搭配恰当,再看语序。如语序恰当,再看表意足否清楚,是否合乎逻辑等等。尽管归类分析时学生一目了然,辨析方法也似乎成竹在胸,然而.一面对试  相似文献   

6.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客观题一减再减,但减不掉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项,该题已成为必考题、品牌题。因此搞好本题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辨析病旬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熟记病句的类型.而以下几种情况堪称类型中的类型。我称其为病句中的“事故多发”地段。  相似文献   

7.
“时态”这一概念.汉语语法分析中没有明确提出,但语言运用中却常常涉及。近几年高考试题设置病句辨析、词语选用、成语运用等语言题,有时正是着眼于“时态”。如:  相似文献   

8.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与难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语病题一直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对一定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掌握不够外,关键是不能把病句类型和一些常见的病句模式结合起来,不能做到迁移、对照、辨析和解决问题。若能在复习训练中掌握语句的易错部位,抓住这些“敏感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病句辨析题,考查的病句错误类型都很典型,且语病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即使命题者通过各种手段设置"障眼法"、增加迷惑性,其"病症"仍然十分突出,有规律可循。考生可以通过"剖析病症,明确病因,对症下药"的训练方法,快速提高辨析病句的应试能力。下面以"结构混乱""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三种典型的病句类型为例...  相似文献   

10.
病句考查,可谓高考试题中一面永久飘扬的旗帜。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等级为D,是高考中得分率偏低的题型。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仍十分突出,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高森 《中国考试》2007,(2):10-13
一、“考纲”要求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D级)考查的范围内专门列出了“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项.指出涉及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种。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本文要谈的是语病辨识问题。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考查的范围内还列出了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其中语言表达“连贯”指的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这一项考查在高考题中体现为语句衔接类客观性试题。  相似文献   

12.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还普遍偏低。究其因。考查脉搏把握不准、高考试题剖析不透、应试对策实施不力是三大“瓶颈”。为使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46例病句作如下观照:  相似文献   

13.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与难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语病题一直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对一定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掌握不够外,关键是不能把病句类型和一些常见的病句模式结合起来,不能做到迁移、对照、辨析和解决问题。若能在复习训练中掌握语句的易错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日常书面交际中难免把意思说得不准确甚至不正确,这就是病句。能辨析并修改病句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无论是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角度看,培养这种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历年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病句的有两类,一为辨析病句,如1994年高考试题第4题;H为修改病句,如1994年第21题、1993年第8题等。而就分值而言,一般为3-6分不等。以1998年高考试题为例,卷一有5、6、7三个题目,共6分;卷H为第32题,为3分,两项合为9分。若将其它与“语病”相关的题目算进去,所占分值则更大,可见其重要性。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  相似文献   

15.
辨析病句是高考的必考题。因为它肩负着规范社会用语、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重大责任。从近三年高考辨析病句题来看,试题都是围绕考试大纲所列的六种类型病句来设计的: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可以说费时甚多,收获不大。如果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将近三年的高考语病题梳理一下。可以发现辨析病句题的一些热点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试题的传统考点,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和各省(市)卷中有15套试卷(上海卷、福建卷除外)直接考查了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而《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具体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病症"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症"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请看2009年高考语文病句:  相似文献   

18.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还普遍偏低。究其原因,考查脉搏把握不准、高考试题剖析不透、应试对策实施不力是三大“瓶颈”。为使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各卷中的病句题作如下解析。  相似文献   

19.
病句考查,可谓高考试题中一面永久飘扬的旗帜。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等级为D,是高考中得分率偏低的题型。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6,(Z1)
(下转第80页)200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客观题的数量、分值相对减少,而病句考查可谓高考试题中一面永久飘扬的旗帜,各套语文试题都对该考点作了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等级为D,是高考中得分率偏低的题型。本文对今年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分类解说,目的在于让考生了解病句考查的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