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49年是我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冲破黑暗,投身光明,从此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这一年,我生平第一次公开称呼"同志"!公开我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许许多多志士用鲜血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诞生在这一年.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我年少时的梦.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成为山东法制报的一员,圆了自己的新闻梦.转眼间,入行已有一年.一年来,我从非科班的门外汉成为一名记者,受益匪浅、甘苦良多.  相似文献   

3.
我生于1943年,1949年上一年级,一共上了6年学.1956年,我过早地离开父母离开家门去当学徒,我当学徒的地方叫木岱,当时我13岁.木岱离县城有80多里路,都是山,没有车,走了八九个小时.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2日,在吉萨的斯芬克斯广场,我从容地作完一次出镜.在我身后是上千名抗议的群众,声讨前一天晚上在塞得港球赛中导致74人死亡的肇事者.这是2010年10月16日我成为一名中东地区的新华社视频记者以来所做的一次普通采访.回首这一年多,我着实不敢说我在新闻上有什么作为,但作为一名视频记者,我确实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5.
永远忘不了1977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三十而立,这一年8月我生下了小女儿,这一年家里三姐弟同时备战高考,这一年我周围的高龄考生全部落榜,这一年有太多的艰辛故事…… 我是66届高中毕业生,是年龄最大的老三届.那时候,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去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1969年1月,在一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热烈口号声中,我奔赴遥远的海南琼海建设兵团,在那里割胶种地、生儿育女.那个曾发誓要当一名杰出的“物理工程师”的我,只好默默地将这个奢侈的梦想珍藏在心底.  相似文献   

6.
我1960年从事档案工作,在兰台园地里耕耘了38个春秋.1994年8月30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被淮河医院确诊为直肠癌,这残酷的判决,将我推入痛苦的深渊.  相似文献   

7.
三十八年过得这么快! 三十八年前,我还是宜昌市饮食公司的一个21岁的小办事员.当恢复高考的消息刚刚传来时,我并没认为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原因有三:一是我的父亲是右派.为此我母亲和我父亲离了婚,一人带着我们三兄妹生活多年.1977年右派尚未平反,仅政审这一关,就让我没了上大学的念头.二是我仅有初中未毕业的学历.这要多说几句:1971年我上初三时,宜昌市商业系统委托宜昌商校到宜昌各中学毕业班中招工,在商校培训半年后就可参加工作.为了逃避今后上山下乡的“知青”命运,我报了名.班主任知道后,急急地来劝阻我.  相似文献   

8.
且行且修行     
2005年研究生毕业离开校园后,我就进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对外合作中心,从事编辑工作.没过多久,领导考虑到我学习英语专业出身,安排我继续编辑工作,同时兼做版权贸易.我边干边摸索,从开始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略有所知,这一干就是近十年.回顾十年的成长历程,我觉得这是一段修行之旅,一路走,一路思考,一路修炼.  相似文献   

9.
1987年,我毕业分配到汝阳县第一职高不久,仍然从同行那里见到一本《新闻爱好者》杂志,爱好新闻写作但初学不摸门路的我立刻便视若珍宝,爱不释手,我如饥似渴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特别实用.此后我连续7年自费订阅《新闻爱好者》.为了便于查阅,我又把1988年到1992年  相似文献   

10.
1977年,是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的第四年,也是我记忆中最忙碌的一年.9月上旬的一天,大队干部通知我到母校蒙泉中学进行集中复习,准备参加大中专院校统一招生考试,接受国家挑选.我因担任生产队会计,不能全脱产复习备考,每月底必须花几天时间做报表.  相似文献   

11.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从事档案工作已整整一年.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我真的触动很大,感悟很深. 我是要"奔五"的人了,已有25年的工龄,在部队当过战士、班排连长,退伍后在检察院从事过党务、检察官工作,总是风风火火的.原来的工作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2.
1988年金秋,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人生的航向,我做为湘潭大学第一届统招的档案专业的大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这一年,正是共和国第一部《档案法》实施的第一年.大学生涯不仅使我这个农家子弟饱览了知识的芬芳,而且架通了我与档案工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作为一名档案专业本科毕业生,一名两岁孩子的妈妈,在离别母校五年后,我回到了刚刚成立一年多的校档案馆.初来乍到的我,那份心情,格外忐忑,虽然是科班出身,毕竟没有实践经验,我的档案学理论知识在五年的时间里也稍有滞后.伴随着档案馆的发展,我有了太多难以忘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一 1936年,我结婚了. 在此前两年,我曾有过一次可贵的初恋.那时我虽然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戏子",但我却绝不向往金钱的婚姻.我始终珍藏着自己纯洁的爱.我向往自由,渴望爱情,希望能遇到一个真正爱自己,并值得自己爱的男人.15岁那年,我认识了大财主程子菊的侄儿,一个比我大3岁的很有才气和学问的大学生程佩林,他几乎成了我的意中人,拿今天的眼光来衡量,也可算是称心的爱人.  相似文献   

15.
一   1936年,我结婚了.   在此前两年,我曾有过一次可贵的初恋.那时我虽然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戏子“,但我却绝不向往金钱的婚姻.我始终珍藏着自己纯洁的爱.我向往自由,渴望爱情,希望能遇到一个真正爱自己,并值得自己爱的男人.15岁那年,我认识了大财主程子菊的侄儿,一个比我大3岁的很有才气和学问的大学生程佩林,他几乎成了我的意中人,拿今天的眼光来衡量,也可算是称心的爱人.……  相似文献   

16.
1982年暑假期间,我到一位县通讯专干的家里去玩,他知道我正为参加高招屡试不第苦恼,就从他的书架上取下几十本《河南日报通讯》让我看,说《河南日报通讯》可以作为我成才的引路人。当时我还以为他是给我开玩笑;但因为闲着没事,也就随便翻看起来,谁知越看越爱看。在他那里一个星期,我就看了7天,把1980年、1981年和1982年上半年的《河南日报通讯》全看了一遍。临走,我把《河南日报通讯》带回到家里. 1983年初,我开始掂笔写新闻报道.头一篇发表在《河南农民报》上,我是多么高兴啊! 从此以后,我就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一碰到新鲜事,就立即动手写稿. 这一年,我在县以上新闻单位发稿32篇,年终被县委评为优秀通讯员。 1984年秋,我又到县乳品厂当了“合同工”,先后担任通讯员、秘书和团委书记.我邀集了一些爱好新闻写作的年轻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相比我的2009年的一地鸡毛,和2010年的人生十字路口将错就错的选择,2011年于我,是一个平凡正常的一年. 当然,从不平常的悬崖边,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到回归正常而平凡,这中间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心力才能做得到啊.我做到了.虽然头发也因此更加斑白. 2011年,我架起了需要的桥,下定了韧性的锚,并把游丝抛了出去,虽然,还尚未抓住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出版经济》2006,(3):7
无知就是力量 2005-11-24 08:58:16 1984年,写童话已经小有名气的我为16家不同的报刊同时写连载童话.一天,一家南方期刊的编辑私下告诉我,该刊在刊登了我的连载童话半年后,发行量上升了10万本.于是我不平衡了,既然我的贡献大,为什么稿费和别的作者一样呢?我给该刊主编打电话要求多劳多得,主编一句话噎死我:"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你的作品导致敝刊发行量上升?"是啊,我怎样才能证明一本刊物的发行量暴增是我郑渊洁一个人的功劳呢?答案只有一个:该刊只刊登我一个人的作品.于是我决定办一本只有我一位作者的月刊.我只上过四年小学,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如果我上过大学中文系,我就会知道,期刊的定义是:由多位作家撰写的不同体裁的作品构成的定期出版物.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我从松花江畔调到湖南偏远湘西山区,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吉首山城工作.领导把我安排到房产部门管档案,从此与房产档案结缘,一干就是30年. 既然组织安排我管档案,就做一名合格的档案人.记得初次接触房产档案,脑海里一片空白.面前一张桌子,一条凳子,一个柜子.业务不熟悉,机构不健全.为了弄清档案管理的来龙去脉,我去市档案馆请教学习.通过档案馆专业人员的指教,我懂得了什么叫档案,怎样收集、整理、保管档案.  相似文献   

20.
峻青 《档案与史学》2007,(10):18-26
一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我非常钦敬的挚友——屈原研究专家文怀沙教授.他有一件戏剧性的死而复生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86年10月. 天高气爽.我来到我的故乡胶东半岛,参加烟台艺术节.正当我沉浸在亲切而迷人的艺术享受之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文怀沙教授逝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