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师重教,是我们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尊师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古代,人们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天子、元帅、将军必有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诫,代代相传。最早记载我国尊师重教的古籍是《礼记·学记》。书中记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难后道尊,道尊  相似文献   

2.
冷学宝 《师道》2014,(6):48-49
作为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以其对教育之道的深刻洞见,对教学之理的精到阐释,对教师之尊的细微辨析,成为教育著述中的传世经典,赢得了世人的足够尊敬。《学记》所开创的尊师重教先河,绵延数千年长流不息,让人想来无法不心潮澎湃,思之不能不心生温暖。"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教育交流中的热门话题,1996年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是:“要加强教师在世界变化中的作用之教育”,“以寻求新视角中的教师”。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则受到更大的关注,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我国的贫困地区而言,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人员匮乏。在贫困地区,还有相当多的小学由代课教师勉强维持着教学的进程。在“老、少、边、穷”地区,经济上的贫困、交通和信息的闭塞使得师范学校毕业生望而…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师道尊严”作为封建专制师生关系的典型特征,“文革”中还对它大批特批,以致于其消极影响深延至今。一谈到建立现代学校的师生关系,必要触及“师道尊严”这一“祸根”。那么,“师道尊严”是否是封建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呢?回答应当是否定的,而且还应把它作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师道尊严”语出《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可以看出,“师道尊严”实则是“师严道尊”或“尊严师道”,从根本上是讲“师”与“道”,即教师与文化的关系,再以此推衍到教师与…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尊师重教”,笔者认为;“重教”只“尊师”还不够,因为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活动。只有既“尊师”又“尊学”才能达到“重教”的目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提倡“尊学重教”。其实,“尊学”要比“尊师”容易得多。所谓“尊学”,就是社会、家庭、学校尤其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给他们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一、来自至高无上的教师权威的压力: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许多教师讲…  相似文献   

6.
教与学的关系辨析固镇县教委盛丽娜关于教和学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论最具有代表性。“教师中心论”者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作用,所谓“师严然后道等,道尊然后民知教学”;持“学生中心论”者则认为,既然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赵灿辉 《广东教育》2005,(11):13-13
教师是兴教之本。东莞市塘厦镇在抓好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遵循“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确立“人才强教”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创设良好的环境,在全镇形成了尊师重教、爱教乐教的社会风尚,并加强教育队伍的制度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了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安教乐教善教的教育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8.
情趣教学法实验研究,是湖北省“十五”规划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该课题于2002年12月通过了省级鉴定。现辑录部分研究成果,以求教于方家。 一、投入真情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推动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但“尊生重学”的观念也应积极倡导和遵从。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尊生重学摆上工作日程,并努力实施。情趣教学中的投入真情必须贯彻尊生重学原则。主要做法是“四心”见真情。  相似文献   

9.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校长是教师的教师”等,这些来自于教育实践经验的精辟论述足以表明校长在学校进步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走向健康之路的过程中起到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可以断言:中小学专家型校长队伍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优劣,甚至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真正得以实现。尽管如此,目前我国中小学专家型校长队伍建设仍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专家型校长的培养途径不够明确;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师道尊严"是支配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核心教育理念。尽管历经时代变迁,但"师道尊严"的传统在现代仍然对教育活动产生着重大影响。"师道尊严"的表述最早出自《札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即在学习活动中,尊敬教师最难做到;只有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之道  相似文献   

11.
命题者的话     
“严师”有两层含义。一指尊师重道,《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慌民知敬学.”  相似文献   

12.
一、对“师道尊严”渊源的梳理 “师道尊严”这一词语大家都并不陌生,但究其源乓,它到底是由什么时候产生的,相信不会有太多人羽晓或者说深入的了解。在中国古代“师道尊严”一司最早见于古代早期的一部教育著作《礼记·学记》,乇巾有这样一段话:“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荩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相似文献   

13.
伟大人物尊师轶事尊师重教编者按: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新颁布的“教师法”,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政府依法治教,社会尊师重教,教师献身从教”的风气,庆祝教师节十周年,歌颂教育工作者忠诚人民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大学之道,在于明德,……”,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雅斯贝尔斯道“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实际上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学生的品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民族的将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一个民族如何培养教师,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下按照何种价值标准生活,这些都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中国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可是,近日有网站出现了一段“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学生侮辱地理老师”的视频短片。  相似文献   

15.
最近 ,从报上接二连三地看到教师羞辱甚至打骂学生的报道 ,感触颇深。“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是古训。“严师出高徒”嘛。这也可能成了某些老师体罚学生的“理论根据”。不少老师体罚学生后 ,总是以“我的出发点是好的” ,“我是一时冲动” ,“这些学生不严加管教不行”等等理由加以开脱。“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 ,人之模范也”。这也是古训。可见 ,为师者 ,切不可忘了要严遵师道。美国作家爱默生说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敬学生。”要平等待人 ,爱生如子 ,一枝一叶总关情 ,学生就会尊…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教育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尊师重教,身体力行,“教育要两条腿走路”,邓小平为中国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确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针和原则,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天地君亲师。教师,曾在国人的崇拜排行榜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我国历史长河的大部分阶段,教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教育战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广大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思想道德的建设者,在跨世纪的征途上,在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教兴省”的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寄予了殷切厚望。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要求,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思想和业务都过硬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9.
《云南教育》2013,(19):1-1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体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始终发挥教师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现在,人民群众不断感受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与关注前所未有,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深入人心,教师日益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教师应重师德社会上尊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党和国家一贯倡导尊师重教。邓小平同志说:“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是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