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淄博市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结合该馆多年来采取的积极举措,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优势,并提出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依托公共图书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共图书馆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阐述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路径及成效,并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践行“两创”方针为例,梳理其管理运作与实践模式,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文化多元化大趋势下,弘扬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迫切。作为文化薪火相传主要力量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服务群众文化需求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摆在各级图书馆面前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地区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俊懿 《图书馆学刊》2012,34(5):101-102
国学经典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传承、创新、弘扬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利用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发挥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在农村开展小学生国学特色服务,以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文化强国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部门,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文章从资源建设、活动开展、空间优化等方面总结了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成果,简要分析了“十四五”时期阅读服务的发展方向,并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具体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公共图书馆要结合地方文化的地域特色,开展本土化阅读推广工作,以达到传承优秀地方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在明确本土化阅读推广定义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采用本土化阅读推广方式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展示四川省图书馆本土化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分析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馆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等方面探讨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讲座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引领社会思潮和学习潮流、构建和谐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举办讲座必须在讲座立意、内容、形式以及听众培养等方面注意加强创新.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从社会教育、信息服务、文化传承和娱乐休闲四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通过实例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最后对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创产品开发是公共文化产业激发自身服务活力、履行社会职责的重要途径,运用数字化思维与互联网技术对馆藏资源进行传承与赋能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主要方向。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既要符合创意产品的一般特征,又要结合优秀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基于此,文章从文化创意视角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服务价值、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向,并从要素整合、互动机制、跨界发展和参与主体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溦 《河北科技图苑》2023,(2):18-22+85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服务社会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探究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现状和发展模式,正视其发展困境与不足,以此为契机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实现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转型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多管齐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是通过收藏古籍,使得一批珍贵古籍免遭损毁,流传至今,借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通过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学术活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条件;三是通过创办刊物、举办展览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显示了四川省立图书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是我们观察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3.
范志远 《兰台内外》2023,(11):67-69
文旅融合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助力。文章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地方文献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关系,以及地方文献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阐述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优势,并提出公共图书馆开发地方文献助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的服务策略,以期促进地方优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象征之一,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终身教育的社会机构。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文献资源优势,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同时发挥地方特色馆藏的作用,大力宣传地方文化,弘扬地域精神,促连地域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积累的坚实基础,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古籍整理出版是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与应用决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与现代化发展的成败。文章以近年来古籍整理出版为借鉴,阐述古籍整理出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在开发和利用好红色文献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精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调研我国公共图书馆红色资源建设与服务实践,分析公共图书馆红色资源建设与服务存在的不足,提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红色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优化路径:树立服务引导建设理念、提升红色阅读空间效能、推动红色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顾总结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事业的发展状况,阐述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全民阅读纵深推进"两大主攻新方向,解析了跨界联盟协作、重要展会平台带来的发展新动力,总结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引领示范为核心、地方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为特色的新趋势,分析了"线下展会集市"和"线上短视频直播"的推广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事业的长效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书目推荐是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主要形式之一。文章指出了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经典推荐书目存在的问题,并以国家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为例,介绍其书目遴选标准、过程,分析其书目特点,提出有关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是由公共图书馆地位、性质以及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决定的.为发挥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公益性保障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必须依靠地方政府承担起资金投入、管理监督、制度供给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珍贵的记忆,生成了数量可观的高校特色档案。高校特色档案作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建构广大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认同感,参与当代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发挥高校特色档案的作用,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才能解决其在传承过程中的困境,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