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现场测试是其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 2 0 0 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研究 ,提出“国民体质监测现场测试管理”的概念 ,旨在形成一种模式 ,为今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场测试是其重要环节。本试图通过对200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研究,提出“国民体质监测现场测试管理”的概念,旨在形成一种模式,为今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国民体质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全面了解国家国民体质的真实状况.而其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及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是体质监测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基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个人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辽宁体育科技》2014,(3):F0003-F0003
正辽宁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隶属于辽宁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3人。主要工作职责是掌握辽宁省国民体质现状及变化规律;促进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发展;拟制辽宁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指导、监督、检查省内各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编印全省体质监测工作简报;对辽宁省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青少年儿童的骨龄鉴定及预测身高。今年是全国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测试年,沈阳、丹东和朝阳是国家定点监测城市,其他11个城市是我省的监测点。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中国国民,分为幼儿(3~6岁)、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三个年龄段。每个城市测试2880人,全省共测试40320人。为了使测试数据更加准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国民体质研究工作的开展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决定于今年联合召开“体质研究与健康论文报告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 ,现将征文通知内容摘录如下 :1 征文范围(1)国民体质现状的研究 ;     (2 )不同年龄国民体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3)影响体质、健康国素的研究 ;(4)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研究 ;(5)体质监测和测定指标的研究 ;(6 )体质监测和测定评价方法的研究 ;(7)体质测试器材的研究 ;(8)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管理的研究。2 报送要求(1)凡符合征文内容 ,未在全国性学…  相似文献   

6.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推动全民健身科学化进程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监测工作的成效取决于监测数据的质量,而质量控制体系是体质监测数据科学、真实的生命线,是实现全国体质监测数据代表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基础保障。为此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根据控制论理论基础,构架和实施了纵贯4级管理体系(监测现场、地市级监测队、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质量控制网络平台为主要工具、2种表格为依托、3个标准为依据、3次核查为实现途径贯穿于整个质量控制过程的国民体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既提升和保障了本次体质监测的数据质量水平,又为下一阶段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质量控制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契机,通过对镇江市城镇成年人进行体质健康抽样调查,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对镇江市测试成年人群进行分组,对不同阶层成年人体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镇江市不同社会分层成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和归纳总结法,对建国以来开展的四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皆以找出国民体质监测变化发展趋势,为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解析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体质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全面了解国家国民体质的真实状况。如何确保其监测工作及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一重大课题。现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诸如测定项目与指标的科学性、可取性,器材的先进、可靠性,组织工作与环境对监测工作的影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使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工作分析报告的可信度和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指导等。本人就参与该项工作的具体测定、督导和验收中所发现和注意到的一些问题,特提出一些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探讨和商榷意见,试图能使该项工作能得以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根据《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云南省体育局在文山州广南县展开了2005年广南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所监测的数据中获取了1137份有效样本,获得了全县国民体质状况的数据资料,为系统、全面研究广南县国民体质变化规律,科学指导国民进行健身锻炼,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2010年是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年,本文通过研究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问卷,找出生活习惯等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相关问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人员的现状入手,结合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的管理体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为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的有效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晋 《体育科学》2002,22(5):113-113
按照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厅案,在2000年对贵州省开展了首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开展此次监测工作的M时.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较多.及地处亚高原地区的特点.加发了补充询问卡,对不同民族、不同海拔居住地的人群进行了调查统计。对不同民族、不同海拔居住地成年人的体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探讨贵州省人文地理对体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规律,国家体育总局自 2000 年开始,每五年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了四次国民体质监测,为国家科学制定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增强国民体质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2020 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圆满完成,监测涉及我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 20 余万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大型运动会式国民体质测试的组织方式,旨在为我国国民体质测试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集中优势、集约测试,以最短时间、最优组合、最佳方案来完成大型国民体质测试的运动会式组织方式是可行的、高质量的和高效率的。建议在进行大型国民体质测试时,根据测试时间长短、测试季节特点以及本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状况,结合大型运动会式国民体质测试组织方式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国内外体质研究的现状,经比较得出国民体质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较多,且国家相对比较重视,相比之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民体质研究较早且研究相对成熟;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开展相对较晚但发展前景较好,实际操作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且体质监测指标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国民体质状况呈现下降中转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刘欣 《体育科研》2002,23(1):22-24
体质测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确立,关系到体质测定和监测的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认为,相对于我国现行成年人体质综合评价的“平行法”,“要素法”能更好地反映出体质测定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国民体质监测研究可资借鉴的一条思路。以“要素法”观点重新审视成年人体质监测结果,可以发现以往农民人群体质较差的结论并不全面。据此,本文提出制定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指标上应突出重点;而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同职业人群应加强健身的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8.
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全体国民关注自己的体质,通过科学健身,不断地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在全体国民中推广国民体质测定。鉴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的积淀,推广国民体质测定还有一些无形的阻力,需要我们用创造性的工作来开拓工作的新局面。本文就当前应该采取的一些举措,阐释了自己的看法,以供有关的政府部门和各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国民体质标准评价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资料,对辽宁省测试对象进行体质评定。研究结论显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应用于辽宁省时评价结果显现出明显的不合理和不平衡性;部分指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较差。提示应该建立适合于辽宁人体质特点的区域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同时对部分指标的评价方式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论健康促进——来自国民体质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将国民体质纳入了统一监测范畴。然而,历次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的国民体质现状不容乐观。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再次为国民的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健康促进是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佳过程与途径,对提高全民体质具有全新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国民体质监测及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数据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国民体质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实施全民健康促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