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步教学法”即:指导预习→检查预习→启发阅读→提炼精粹→练习巩固.“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指导预习,督促自学,信息输入,揭示问题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每学习一个单元或一篇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既然预习如此重要,那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常有老师感叹课前预习多在课外,很难调控。其实只要我们老师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切实落实指导规范,定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学能力和自学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在未来工作中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以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应把要求学生预习当做教学全过程的一个必备环节,或安排课内,或安排课外。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上课有的放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一把钥匙,传授读书学习的好方法,培养学生自学所需的各种智力品质。语文教师应着重培养以下几种自学能力。第一,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学好语文,工具书是…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学习惯,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团。在此,仅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地离学生的预习问力和日们预习是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习惯,指导预习方法,这是达到“不教而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熟悉了课文,易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激励学生的预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预习效果,可以布置学生根据具体要求预习各类课文,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各种文章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一定要狠抓"预习"这一环.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语言能力也就随之提高.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预习,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对课文的自学.究竟是把预习放在课外好呢还是放在课内好呢?我们认为:课内预习效果较好.其理由是:一、课内预习能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培养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计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假如教师只布置几道抄抄写写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外去做,显然达不到预习目的.在课内预习则不然,老师不但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而且可以随时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预习,使学生学会预习,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学能力和自学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在未来工作中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以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应把要求学生预习当做教学全过程的一个必备环节,或安排课内.或安排课外。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上课有的放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所谓“自学能力”,主要由自己来学习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自学态度的形成与学习自觉性的加强。学生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大量知识不是课本中现有的,而需要他们去阅读、查资料、不断地充实,这就需要学生从小养成自学的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这也是满足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提高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的需要,也就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自学能力可从预习开始。预习的目的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初读——思考——练习——精读——记下…  相似文献   

9.
要搞好语文教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要狠抓"预习"这一环节。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自学的过程。预习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语文能力也随之提高。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改革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上好自学课,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好其他类型的课,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上自学课时,划好教学单元后,我采取了引导学生进行“初读—细读—引读—回读—精读”的“五步读书法”。下面仅就《几何》第一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平行四边形判定”一节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具有独特的自学优势,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首先是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通过“预习—自问—读懂—分段—品析”过程,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掌握方法后,在课堂中坚持不懈地依据不同课文的创新性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这告诉我们,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明确地指出培养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就是要求教师按大纲要求,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加强学生的自学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想占有新理念下的卓越课堂的一席之地,必须对课标锱铢必较,对理念破釜沉舟,对教材釜底抽薪。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紧扣预习自学篇章对于学生来说预习是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方法,只要引领得当,久而久之学生定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中高年级的时候,每学期开始我就会教给他们五步预习法,即:朗读、质疑、查阅、联想、作业。也就是  相似文献   

14.
唱玉梅 《考试周刊》2013,(33):40-40
<正>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节。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预习的重要性。1.1自我探索,打好注意定向的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授新课前,总不忘叮嘱学生要利用课外时间预习课文,但一检查就会发现自觉性差的同学根本没看课文。导致教师讲授,学生不知所云,教师设问,学生无法应和的局面,教学目标的实施困难重重。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应该把课外预习转化为课堂自学,使之成为一种教师利用课堂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活动。怎样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呢?第一步,疏通课文。这一步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6.
史富梅 《新疆教育》2012,(23):49-49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也是进行的语言沟通的前提,对个人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真正把语文学好,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些粗浅的认识。1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是自学的重要步骤”,把学生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索知识。并有助于培养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呢?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我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预习——讨论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讲轻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未得到充分培养,甚至受到某种程度的压抑。“预习——讨论式”教学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田“学会”变为“会学”,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习惯,培养创造性人才,使之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所进行的集体认知的活动过程。我在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自学十步法”,就是为了改革语文教学,交给学生一把提高学习效率的“钥匙”,教...  相似文献   

19.
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有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第一步。重视学生的预习,就是重视培养学  相似文献   

20.
潘东 《学语文》2013,(5):78-79
我在“自育自学”实验教学中.从自学策略、自学习惯和自学动机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教给多种自学策略教给学生自学的策略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首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故教师要备好预习课.要具体指导好学生如何做预习。具体做法是在上新课之前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自学,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