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第三次销售”的核心是挖掘期刊品牌的市场价值,而品牌经营恰恰是当前中国期刊业的弱项。国内期刊对“第三次销售”的各种形式正在探索中。科技期刊的“第三次销售”主要包括合订本、特刊或增刊、抽印本、图书和光盘、数据库、网站、会议、培训、创办实体等几个方面。探索期刊经营中的“第三次销售”,全面实践期刊经营中多种多样的经营销售模式是期刊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条通途。  相似文献   

2.
李频 《中国编辑》2003,(1):32-39
最近两年是期刊新世纪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期刊文化由20世纪到21世纪的转折之年。中国期刊世纪转折的核心含义之一,就是完成期刊种类的结构性调整,以形成品种、印数、印张和产值的同步增长,以融人世界期刊文化潮流,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期刊竞争。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三网融合语境角度,对期刊经营的新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期刊业经营若要获得竞争的比较优势,必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资源整合:从时间和空间上整合传播渠道,提升传播力;用新技术整合流程,构筑“四个全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创新赢利模式,整合资金来源,打造多元化营销、经营和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有些报刊文章的病句中,属复句类的,要数转折不当最甚。现分述如下。一、并非转折关系而误用转折词语。此类语病大多是受了口语中滥用“但是”的影响。如: ① (英国伯里市因火灾,琼斯一家)只有五人逃出火海,但琼斯的五十岁儿子彼得脸部和手部严重烧伤,在伯里总医院急救,情况恶劣。“只有五人逃出”跟彼得“严重烧伤”“情况恶劣”之间并无转折关系,这里的转折词“但”应删去。②文艺作品和广播电视、话剧、电影对语言的纯洁(?)健康作用很大。我们要尽量少用方言土语,以利于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但如真正需要使用一些方言土语,也要注意用得得当.这段话共三个句子。第二句话说明要尽量“少用”方言土语,第三句话补充说明真正需用一些方言土语时的注意事项。两者并无转折关系,第三句,开头的“但”字应删去。  相似文献   

5.
陈永和 《新闻前哨》2009,(10):86-87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是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却远远不相匹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期刊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报业进军期刊业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和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6.
刘建生 《传媒》2013,(10):13-15
毫无疑问,中国期刊业正在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期刊要做大做强,在推进社会整体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就不能不考虑运用市场资源、采纳市场手段、尊重市场规律、融入市场经济;毫无疑问,中国期刊业正在经受高新科学技术融合的历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传统出版涅槃和再生的不二选择,要考虑如何做到"弄潮儿当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毫无疑问,中国期刊业正在经受国际化、全球化的冲击,多元文化的介入以及中国文化的走出,期刊业正在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寻找机会,把握机遇,交融、交锋、交流、交互、交错在所难免,势在必行。我们将面对三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期刊文化的历史进程与世纪同步而不同时。从1815年第一本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刊到五四运动前夕是第一世纪。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两个增长阶段。以《新青年》和《科学》的创刊为标志,1915年是两个世纪的分界线。20世纪五四时期、30年代和新时期是第二世纪期刊发展和初步繁荣的三个阶段。今后5-10年正是中国期刊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1992年5月,中国期刊协会在北京正正成立。 7月,在北京举行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建立健全了协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8月,在南宁召开以“培养21世纪接班人”为主题的第四次文化综合类期刊研讨会。 12月,与原中央工艺美院共同举办“全国期刊美术训练班”。 1993年1月,与美国洛杉矶蒙特利图书文具公司共同在洛杉矶举办“中国期刊展”。 2月,中国期刊协会代表参加由国际期刊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球化语境下 ,文化传播的单向度特征日益明显 ,双向性诉求被忽视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受到削弱。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 ,承担着民族国家的历史重任 :不仅要传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精神 ,而且要树立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现代“中国形象”。当前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失语症”问题 ,本文试图站在国际化的视角 ,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三方面入手 ,检讨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上的失误与偏颇 ,探索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杨华 《河北科技图苑》2012,25(1):22-24,94
这是一篇大会发言稿.对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一,阐述了“现代化进程”与“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的关系问题.第二,阐述了当前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的五个方面重点问题:一是要对图书馆期刊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二是要对图书馆期刊的“开放存取”进行研究;三是要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不同载体形式期刊的馆藏比例进行研究;四是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具有不同特点进行研究;五是要对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与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三,阐述了图书馆学界与图书馆业界科学研究问题,指出独创性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1.
一本注定要在期刊界引发震动的专著,刚刚进入印刷阶段,便成为众多期刊业同仁的关注对象。这本名为《中国期刊的出路》的专辑,以直面中国传媒现实的勇气,放眼国际期刊风云,从理论与操作上,为加入WTO之后的中国期刊寻找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书中的一些观点、结论大胆而新颖,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被一些先睹为快者称为“期刊理论的尖兵”。入世,使中国期刊汇入国际文化洪流,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的加入,无疑为国际期刊业带来新的生机。当然,由于国情、体制因素,我国的期刊业长期独立于国际期刊大家庭之外,面对国际传媒的新形势,我国期刊业的有识之士一直没有停止他们的思考与探索。2001年岁末,包括张伯海、彭波、秦朔、程三国等国内期刊业的顶级人物云集深圳,在这个充满改革开放气息的南方都市,为中国期刊未来的发展号脉、会诊,开出了一张张充满创新精神的药方。这次名为“中国期刊经营论  相似文献   

12.
冯忠云 《视听界》2004,(2):49-50,53
地方电视新闻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到“三贴近”呢?笔者结合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的实践,谈几点浅见。一、服务对象上,时刻注意“三个上帝”兼顾,牢固树立三种意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文化形态复杂纷纭,不同文化观念相互交织、影响。但总体而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引领和整合着其他各种文化。电视新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载体,传播先进文化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种传播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服务对象的对位上,要考虑“三个上帝”的兼顾,即: 一是要高扬先进文化旗帜,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把  相似文献   

13.
韩阳 《出版参考》2006,(10S):16-16
本刊讯 9月22日,中国首届期刊创新年会在北京开幕。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副会长刘有志,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等出席此次年会。 石峰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期刊业要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影响当前我国期刊业创新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体制问题,观念问题,政策问题和利益调整问题等方面。期刊业要创新,首先要在内容上创新,内容创新是根本。其次是载体创新,载体是期刊创新的手段。尤其是对载体形式的创新,要有长远眼光,不能急功近利。要做好应对新媒体的准备。再次是经营创新,这是期刊创新的关键。期刊业仅有经营意识还不够,要讲经营创新,要把杂志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第四是技术创新,这是期刊创新的条件。在期刊的出版中,如何尽快掌握新的技术手段发展期刊业,是当前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最后是结构创新,这是期刊创新的途径。要用创新的理念指导结构的调整。现在总署正在做计划,在总量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结构增加总量。此外,期刊产业的改革还要注重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目标的壮大,要通过改革壮大我国期刊产业。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2004,(11):58-61
新的世纪,全球期刊业面临集团化、产业化、全球化、区域化、多元化、分众化等诸多发展大势,但从媒介的自身特征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路径来看,跨媒体多元化扩张是期刊业发展将贯穿的一条重要主线。对中外期刊业的跨媒体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能使我们更加明晰刊经营者所需的行动取向和中国期刊业的明日图景。现代传播媒介之间在资源、受众等方面存在着竞争,但媒体之间应该形成互动关系,使知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期刊应与其他媒体相互融合、被充,使主题信息的无限扩充,在选题、样式、媒本包装等方面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杨叔子 《图书馆杂志》2005,24(12):81-88
今天汇报的题目是“科技发展的世纪回眸、当前趋势与若干人文思考”。共分三个部分:第一是科技发展的世纪回眸;第二是科技发展当前的趋势;第三是提出几点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期刊业:在发展中走向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现了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性转折。1978年至今实施了3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有目共睹的变化,本文仅就我国期刊业30年来走过的历程做一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期刊界最高奖项———国家期刊奖首届颁奖大会在2000年1月新闻出版局长会议期间隆重举行 ,这标志着 :继压缩数量和整合结构这两大阶段之后 ,中国期刊业的战略调整正雄心勃勃地跃进创造品牌的新时代。至此 ,以8000余种期刊为底、重点期刊为腰、获国家期刊奖的优秀期刊为顶、大型品牌期刊为尖的中国期刊业“金字塔”雏形初具。种种迹象表明 ,中国刊林里的一些佼佼者已在向经营品牌轨道转换的进程中先人一步 ,成绩可观。有理由相信 ,包括它们在内的国家期刊奖和同时评出的第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得主 ,将有助于引领我国期刊业整体尽快完成战略转型。为推动中国期刊品牌战略的实施 ,促进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刊大刊的产生 ,经有关部门允许 ,本刊特将中国期刊研究所专家就第二届“百刊工程”入选期刊、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的社科期刊以及272种相关参评期刊的产业现状等所撰写的专题报告发表 ,作为坐标 ,也作为指南 ,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集约化和集团化是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入世,加速了中国出版业集团化的发展,也使国内期刊业经历了一次从结构到产权的巨大变革。科技期刊作为期刊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现存发展中的诸多局限性,国内过度竞争和国外期刊大举进入的双重挤压,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科技期刊业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如何打破受部门分割各自为战,进而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并与国际科技业发展相接轨的局面,是当前科技期刊界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就此作一简要论述。一、入世对我国科技期刊业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又广泛1.原有的出版发行模式正经历巨大的变革发行领域多元化竞争格局开始凸现,连锁经营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鼓励和表彰优秀期刊的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从我国8725种期刊中选拔出1518种优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于2001年岁末正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组建强劲的“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形势为推动新世纪初中国期刊出版的繁荣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中国期刊方阵”的确立和成功排定,在期刊出版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集中…  相似文献   

20.
周志懿  杨春兰  张姝 《传媒》2007,(8):35-37
世界媒介发展的经验证明,要满足报刊业的长久发展需要,拓展多元化、集约化的经营渠道,获取多元化收入是报刊业的重要选择之一。这种在报刊主业的强有力支撑下,向其他行业拓展,进行多元化发展的盈利模式被称为报刊发展的辐射拓展型模式,家庭期刊集团“一体两翼”的发展即是此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她以刊物为主体,以创办经济实体、举办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为两翼,努力将期刊集团做强做大。 从正面效应上讲,这种模式是家庭期刊集团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品牌优势。从负面效应上讲,多元化可能会分散期刊集团的经济实力和资源。因此,家庭期刊集团向其他行业辐射拓展经营,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战略规划,理顺业务层级,即按照由核心业务——核心相关业务——不相关业务的秩序,在第一层面上,从核心业务出发,做大做强期刊及直接相关的发行、广告、印刷等产业;在第二层面上,把经营期刊的知识积累拓展开来,利用主业的不同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并加以延伸,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链。在第三层面上。再考虑不相关业务的开创。或者是考虑更长远的媒体新业务的开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