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情感态度,致力于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才能把学生引领进阅读世界的大门。一、“悦读”始于选 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情趣、人格的活动。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让他们深入理解读物内容,才能受到读物的感染。可开展一系列荐书活动,如教师、学生之间互相推荐各自感兴趣的书;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推荐好文章和书籍。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规定,小学到初中阶段,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的问题。而扩大阅读量不是任学生在良莠参差的书海中游荡,教师应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通过“教一篇”来“教一类”,使学生由“学一篇”到“学一类”,通过引导学生“看什么,怎样看”,引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的目的。几年前,我接手一个四年级新班时,发现班内绝大部分学生只爱读日本漫画书和一些低幼读物,对不带画的书…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课外“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年内课外自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  相似文献   

4.
江小琴 《江西教育》2024,(18):71-74
<正>最近笔者阅读了加拿大读写指导教师阿德丽安·吉尔的《阅读力: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一书,发现很多老师在儿童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偏食”现象——只重视文学文本的阅读,忽视了知识类文本的阅读指导。《阅读力: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一书从“什么是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有哪些”和“推进、提问推测、确定重点、联结、转化五种知识读物阅读策略的具体概念与教授方法”三个大方面来展开介绍的。尤其在介绍五种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中,作者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引言如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所应具备的“阅读能力”究竟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其评估的原则又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恐怕我们将会继续在重“读”轻“写”、重“知”轻“能”这条语文教学的“死胡同”里徘徊。理解是阅读的中心环节,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阅读能力应该体现为对读物“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理解。由于阅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阅读能力事实上为语言认读水平、语文知识水平、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领悟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其内涵十分丰富。但针对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6.
<正>考场作文大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质量的高下,取决于考生的临场发挥能力,更取决于考生平时既有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无数事实证明,要想在作文上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坚持“四多”,即多读、多写、多看、多想。一、多读“读”什么呢?除了要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之外,还要利用好校内外图书馆的资源,尤其要大量阅读教育部所推荐的中学生读物,  相似文献   

7.
别林斯基认为:“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培养学生具备这种本领——一种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著名英国文学家肖伯纳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  相似文献   

8.
课外书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读物,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近年内,在上级部门和学校的努力下,学校的图书不断增多,学生可以选择的面也增大.这些课外书,运用得好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如运用不当,则对学生有害无益.图书中的“小人书”(即连环画本)是小学生在课外特别喜爱阅览的一种通俗美术读物.由于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具有绘画和文学的艺术魅力,符合小学生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因此尽管有许多其他的课外读物,学生依然对“小人书”的兴趣最高.优秀的“小人书”不仅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思想情操,增长他们的知识,而且对培养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很有裨益.当然,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如何辅导小学生看“小人书”呢?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关于阅读能力,大纲对高中阶段的要求是:“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这里所说的“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读物,是要求不仅能识字,懂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理解各层、各段、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认识它的主要写作特点,而且能够说出自己对读物的评价;在达到上述要求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比较熟练”的,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比较生疏的,比较艰难的。当然,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排斥使用工具书,因  相似文献   

10.
一、“开放性”阅读欣赏的“开”与“放”“开放性”阅读欣赏首先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读物,用自己的眼光审视文本,感悟文章的精华,质疑文本中的疑点、缺点,进行创造性解读,然后再到班级中进行合作性阅读欣赏,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展开亲密对话。1.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把阅读面扩展到课外去,让他们到报纸、杂志、网络中,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读物。然后再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来回答这些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到充分体现,创造性阅读得…  相似文献   

11.
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实际能力的重要窗口,因而中学语文教学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大纲》指出,初中阶段,能“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高中阶段“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认为,“联读”“诵读”“导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能写好千字文。可是,从教学实践看,高三毕业生中还有不少人千字文不过关。据笔者观察,每个学生都有写好千字文的潜能,教师如果采用鼓励的方法,把这种潜能发挥出来,那么,写作并非难事。笔者鼓励学生写好千字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鼓励学生写好千字文,首先鼓励学生读好千字文。 学生作文写不好,与阅读质量差有很大的关系。阅读质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会选择读物,不知什么是文学精品,什么是劣等作品;二是不知如何阅  相似文献   

13.
一、“偏食”现象及原因分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卡通漫画、幽默笑话、脑筋急转弯之类的快餐式读物成了小学生的阅读“主食”,孩子们像着了魔似的,一有空就围着这些读物转,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其他读物。各种卡通人物占据了他们的头脑,“帅呆了”“酷毙了”之类的话语总不离口。小学生为什么对这些读物如此痴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学生中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归纳起来,不外乎下面几点:1.快餐式读物文字少,语言浅显,阅读时间短,容易接受。小学生上完一天的课后,不能马上静下心来阅读长篇文章,而这些读物却能很快地让他们进入情境。2.快餐式读物图文…  相似文献   

14.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阔视野,启发智力,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一、选好读物介绍好书给学生看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要选好读物,首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其次,要有教育性。选取的读物应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第三,要注意广泛性,一是体裁广泛,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寓言、故事都  相似文献   

15.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能力西和县南关小学陈济一、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阅读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课本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解决“看什么”和“怎样看”的问题。如在教学第一册第1页的插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的:校园上空有7只鸟,院...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为了有效地提高本班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试图在“读、写、改”三个字上下功夫,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主要体会是:一、读——鼓励学生精读课文,多看课外书,摘录好词语和信息语文课的课文都是中外古今名作家的佳作,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和筛选,已成为培养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长的范文.认真教学,让学生好好阅读课文,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大量背诵,灵活运用,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所以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教育学生精读课文,学会运用.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多读,除了多读课文外还要多看课外书,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小学生看课外书主要看一些少年儿童读物,如《作文选》、《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报》、《岭南少年报》等.我们班绝大部份同学都订了二报一刊,  相似文献   

17.
一、营造一种浓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和氛围最能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是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能使课外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成为小学生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使其自然进入课外阅读的实践之中。为此,教师可利用学校阅览室开设图书阅览课,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摘抄自己需要的资料;建立班级图书交流站,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读物,共享课外读物;倡议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建立“我的小书屋”,买书、订报纸杂志,帮助和指导孩子藏书、读书。二、借鉴“休闲读”,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成人的“休闲读”是一种自…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小学学制为六年,学龄为五至十一岁,前二年为准备阅读阶段,后四年才是正式小学教育。准备阶段的教学,“开放”色彩很浓,教室里有放大的课本(四开本)和通常课本,课本中有漫画、连环画,有看图识字,形式多样,很有吸引力。孩子自己挑选读物,在地毯上可以坐着看,爬着看,可以一个人看,也可以几个人凑在一起看,很自由,教师在孩子之间进行指导,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启发引导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和读物联系起来,使他们逐步学会讨论一些发生的事情和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能认识一定量的词,并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历史阅读能力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掌握“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说:“在把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中学历史阅读是指学生通过看历史文章、书籍等各种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教科书和历史读物的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好三种阅读思路:见微知著,运用阅读目录;有的放矢,掌握阅读方法;聚精会神,研读阅读正文.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开启历史学习之门,充分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