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学业上,什么样的学生属于学困生?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但是多数师生趋于比较一致的认识,即那些学习品质差、意志薄弱、基础知识不扎实、成绩经常不及格的学生。学困生差在智力上吗?我在三年内对本年级的72名语文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做了考察,综合数据是:理科好,文科差的45人,占65.2%;其中各科都差的9人,占8%。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说,语文差的学生并非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老师、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作文水平差,语文水平差,这似乎已成一种定势。而且语文现在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学生越不重视就越不肯花时间在写作上,为挽回局面,语文老师"大动干戈"布置很多作文让学生"操练"。结果是:学生在年复一年的苦苦"操练"k,文章不是越写越  相似文献   

3.
上学期接班的时候,原任的语文老师就告诉我,宋晨是个学习基础差、性格怪异的学生。接触一个月之后,我发现宋晨的确和同龄的孩子不太一样,她不喜欢和人交流,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于是我开始经常注意她——上课的时候,我会请她来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批改作业时,我会特意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些鼓励的话语。我的这份关心和友好,相信她是一定可以感觉得到的,可是,她却没有一点表示,哪怕是回报我一个微笑。一次,我发现她的头发长长了,一低头写字,头发就遮住了眼睛。下了课,我把她叫过来,亲热地搂住她的肩膀说:“宋晨,你的头发长长了,让你妈妈带你去…  相似文献   

4.
“尾巴”     
一位语文教师上课,她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随口说道:“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语音刚落,就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2010,(1):85-86
她是一个大四女生,离考研还有50余天的时候她走进了咨询室。她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就读于一所很有名的省属高中,在高中的时候成绩仍然名列前茅,能在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读书是她自小以来的理想。可是高考的失利让她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她上了这所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而很多比她成绩差的同学都上了一本。也曾黯然神伤,也曾怨天尤人,  相似文献   

6.
职高学生语文基础差,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动动脑筋,制定灵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自我表现的空间,从而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竞赛无疑是一个可以唤醒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好办法。本文重点探讨竞赛策略在职高语文教学上运用的意义和多种竞赛活动形式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去钻研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每堂课都有所收获,达到“有容乃大”。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归纳出了一些方法:一、淡化成绩法语文成绩的一两分之差,其实往往不足以说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差距,于是,在平时测验或期中考试时,我就以优、良和中,这三个等级来判定成绩。之所以会没有差,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我的语文好差”或者“我就是学不好  相似文献   

8.
周杰是大连海事大学附属学校的语文教师 ,大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安塞腰鼓》是她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育文中学上的一堂语文示范课。在这堂课上 ,面对一群“借来的学生” ,周杰老师只用一分钟就让他们进入了状态。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让他们谈自己的爱好 ,谈自己沉浸在爱好中的感受。于是面对陌生的老师还有些拘谨的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有的说爱踢足球 ,有的说喜欢唱歌 ,有的说喜欢一个人在家静静的看书……老师问 :不知大家有没有喜好打鼓的 ?又有学生站起来说她打过架子鼓 ,那感觉让你忘记自己的存在……并非每个学生都有打鼓的…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数、理、化和英语来说,学生更怕的还是语文,而作文,对于很多人而言更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前几年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发表的"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系列报道中指出,有90%的学生不喜欢作文。他们往往在未做作文之前就担心写作文了;写作之时马虎敷衍,迟交缺交:或搜索枯肠,所写无几,或大量仿写抄袭。且不说学生不喜欢写,就是教师批改了,学生也不喜欢看。君不见许多学生仅是瞄上一眼分数就将作文本塞进抽屉。  相似文献   

10.
职高学生语文基础差,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动动脑筋,制定灵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自我表现的空间,从而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竞赛无疑是一个可以唤醒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好办法.本文重点探讨竞赛策略在职高语文教学上运用的意义和多种竞赛活动形式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1.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美并不是很神秘,她可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轻声的赞叹,或者是师生间一个默契的眼神。美也并不太遥远,她是茅盾笔下挺拔正直的白杨;她是苏轼词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让敌军“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她还是李白那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慨然断喝。美更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她还是一种力量,她可以让怯懦变得坚强,让狭隘变得开阔,让卑劣变得高尚。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责任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而且必须是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对语文教育而言,语文教师的骨子里的文化传承信仰总是时时提醒我们: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形成的土壤,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文本探究、综合性学习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把传统文化的精粹浸入骨髓,这于语文教育而言,至为重要。她可以让我们的语文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对于语文课向来不重视,总是倾向数理化英语,学累了,把语文学习时间当休息,认为语文学不学无所谓。语文考差了不着急,其它课考差了,忙着补。而且语文努力一下还可以上成绩,却不努力,其它课差到努力没用还很努力,让人匪夷所思。这完全可以看出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改变这一点,笔者认为改变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一.改变学生语文认知需要的策略认知需要,就是想了解与理解要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3,(19):121-121
湖南省嘉禾县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老师们在从教宣誓活动结束后,纷纷在《师德承诺书》上认真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将《师德承诺书》张贴到学校公示栏上。这是嘉禾县教育系统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又一个缩影。据悉,为进一步强化师德自警自律意识,坚定教师职业操守,湖南省嘉禾县教育局统一制订了《师德承诺书》,要求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向学校签订该承诺书并在学校内公示,接受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共同监督。  相似文献   

15.
认识吴群老师,是在2004年课标语文A版教材研讨会上,吴老师作了一个发言——《利用网络论坛,开辟语文教研新天地》。她讲的是网络教研的事,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位老师中,能够开展网络教研的还很罕见。吴老师的发言让老师们耳目一新,也使我眼前一亮。吴老师是一个痴心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人。在学校从事语文教学15年,在语文教学上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一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2002年到岳阳楼区教育局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后,她把眼光从一个班、一个学校投向了全区,一直琢磨着怎样开展区域性的教研活动,怎样让全区的语文老师都成长起来。老师们…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报》曾经在"读书栏目"报道了一件事:100多张"病假条"换来400多部名著的阅读。有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始由于偶然的生病请假,结果在家里读书让她感到比在学校里上语文课更加快乐。这种阅读的愉快体验带来的是让她不断请假、不断旷课,以这样的方式来换取课外阅读。几年来,她的学习成绩竟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还特别突出。这虽是一件让语文老师辛酸的尴尬案例,但却值得深思:语文课堂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熊芳芳的《生命语文》一书中讲到,这是"她对语文和学生进行生命观照独到的教学发现和认识,是她对文本世界和生命形态的语文课堂的独到的深层启悟和洞察。"就是这本书,让我对语文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语文教育有了更高的追求——教学如何能让学生与作品人物进行生命对话,如何能以文章为媒介让学生与自己的生命对话;如何用语文来唤醒生命、滋养生命、丰富生命。曾经为了高考,语文课变成了肢解课文,变成了习题训练,变成了模式教学……我们以功利的心态,发现  相似文献   

18.
正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反思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都不尽如人意、综合水平不高。究其根本原因,我们的语文教育只盯着仅有的几本教材上。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致使语文教学成了无  相似文献   

19.
在一般人眼里,表扬总是和好学生联系在一起,批评则往往和表现差的孩子有缘。实际上,表现差的孩子更需要表扬,好学生也可以批评。表扬和批评的方式要根据学生实际表现而定。   左××的父母亲因为非常特殊的原因放弃了对她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自一岁起就寄住在伯伯家里。四年级时,我当了她的班主任兼教语文,当时她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成绩均为待合格,经常受同学的欺负。面对这样一个缺乏家庭关爱、自信心常受挫伤的学生,我感到了一份责任。一开始,我就决定运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帮助她一点一滴地进步。首先,我主动接近她,从生活小…  相似文献   

20.
每次听完洪榴老师的课,我都会对语文课、语文老师、语文教学有诸多新的感受和思考。洪老师上语文.她自己就是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艺术和情感投入。总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语言、思维和情感的熏陶。洪老师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让我再一次和学生一起享受了一节唯美的语文课。拙文就以此课为例,刍议洪榴老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