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楠琳 《科教文汇》2008,(13):53-54
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佳内驱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两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文章以数字电子技术中计数器和模拟电子技术中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为例介绍了利用Multisim设计这两种器件的过程,通过软件仿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实际的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广泛。本文针对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围绕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及网络平台的多平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途径,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枷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1)
本文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实际出发,将MOOC背景下的SPOC教学模式引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国 《科教文汇》2011,(31):61-62
文章以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改革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对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为高职院校电类专业课程改革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都存在需要完善之处。文本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符合地方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特点的教学改革路径。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打造高效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堂。  相似文献   

7.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中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涉及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电路复杂,不易理解;针对技校学生的智能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注重演示实验,利用多媒体制作模拟课件,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加强动手能力训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的程度上取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的高低则主要来自学习的兴趣。而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电工基础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重视"绪论"课教学。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模拟课件。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玲 《科教文汇》2011,(26):51-52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政治学习中去呢?我认为应考虑自主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自主学习条件、教给自主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张燕  任安虎 《科教文汇》2012,(18):64-64,90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开辟了电子工程设计的新时代,是现代电子产品设计的灵魂,EDA课程被誉为学生就业的"饭碗"课程。尽管如此,高职学生对此课程依然学习动力不足,兴趣萎靡。就此现象,文章分析了EDA课程的教学困境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亮 《科教文汇》2012,(30):70-71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学生信息能力以及创新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初中阶段越发显得十分重要了。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如何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认真进行思考的。要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提高,教师必须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且还要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技能.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各种需要。笔者以多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就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尝试性地提出了四个途径:(1)注重教学方式的调整,适当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学:(2)改变相应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强化课堂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应用能力;(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当代汽车技术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江苏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在汽车电器电子教研方向的特色,在车辆工程方面向本科生开设了“汽车电器电子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本文分析了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器电子技术”课程的结构,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结合现场教学的授课方法。考核上提出了平时成绩、课程实验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汽车电器电子技术中的关键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车辆工程学生对汽车电器电子技术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4.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类及医学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结合教学实践与体会,本文重点阐述主题式教学方法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依据"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听课时的心理规律,阐明了主题式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主题式教学的方法。主题式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课外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兴民  张庆英 《科教文汇》2012,(3):167-167,208
从高职院校开设实用药物学技术公共选修课,发挥药学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一视角,对在高职院校开设实用药物学技术公共选修课程进行探讨。分析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注意调整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江榕春 《科教文汇》2011,(26):48-50
网络教室和各种电子教室软件的普及使用,给信息技术教师演示教学和机房管理带来了便利。在这种教学环境中,由于教师和学生面对的都是显示器,使得师生之间的眼神、肢体语言等交流逐步减少。离开了面对面的交流,教师通过观察获取反馈信息的手段被逐步淡化。因此,网络没有拉近师生的距离,反而在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其直接后果就是教师更关注于把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顺利展现出来,却无法即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反馈,无法对课堂上瞬息万变的事件快速地做出回应。可见,先进的技术在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不少副作用。针对这一现象,立足于教师的自我课堂观察,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期望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关注课堂观察,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郭宁 《科教文汇》2012,(22):79-80
本文阐述了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Proteus仿真软件对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路进行仿真设计与验证调试的实例。运用该软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杰  李兴华 《科教文汇》2013,(15):74-75
结合当前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特点,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进行了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潘青 《科教文汇》2011,(15):200-200,206
就业指导课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本文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师授课和学生自我提高两方面,对在艺术专业学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邓静  李松岭 《科教文汇》2013,(26):44-45
电子类课程本身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枯燥乏味,要求电子类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心理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效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