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场地狭小给体育课教学带来了 困难,需要我们在组织教学和场地安排上多动脑筋,精心设计。现将本人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几例教学方法和场地设计介绍一下,供大家探讨。 一、弯道跑 场地狭小在教学生弯道跑时,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跑动距离,设计了一种上下弯道的慢、中、快速跑(图1)。 方法:将全体学生分成4组,每组学生站在半径为15~20米的圆圈外所指定的位置上(如图所示)。按教师的指令,依次快速从直道跑转入沿逆时针方向跑1/2或3/2圆圈的弯道跑,再转入直道跑回原来位置。  相似文献   

2.
王宏生 《少年体育训练》2005,(5):48-48,F0003
1.学习和掌握中长跑途中跑技术中长跑途中跑技术包括直道途中跑技术和弯道途中跑技术。其中弯道途中跑技术又包括:沿不同的半径的弯道练习;由直道进弯道;由弯道进直道;全弯道练习。  相似文献   

3.
五、抢道标志线的画法、原理及计算标准场地800米、4×200米、4×400米,不标准场地400米,4×100米、4×200米、4×400米接力的赛跑,初段分道跑,过规定的弯道后各道运动员在画出的孤形限制处开始切入里道,这条限制线叫抢道标志线。各道运动员由弯道转入直道时切入里道所多跑的距离叫切入差。切入差数的计算公式是:切入差数=([(n-1)d-0.10]~2 直道长~2-直道长或切入差数=直道长-(直道长~2-[(n-1)d-0.10]~2))~(1/2) 1、抢道标志线的画法(图22) 在弯道进入直道的交界线上距离跑道内沿0.30米处取一点A,再在前方的直、弯道交界线上距离跑道内沿O.30米处取一点C,然后以B点为园心,以CA长(即直  相似文献   

4.
<正>一、对于《弯道跑》一课的思考1.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设计新颖首先,采用弯道"飞翔"的前导练习,让学生体会慢、快两种速度在弯道跑时对身体重心的影响,明白速度越快,身体内倾角度越大;其次,采用不同场景的弯道跑让学生体验弯道进直道跑的技术,设计了螺旋跑和切圆跑,螺旋跑不仅有逆时针跑还有顺时针跑,不同直径的螺旋跑,加大了运动负荷,顺时针跑使学生感受到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在讲授弯道跑技术时,许多教师都把在弯道跑时必须内倾斜身体,解释为是为了“克服离心力”。现在看来,这样的解释不妥当,因为从力的定义、性质来看,“离心力”是不存在的。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已不再提“离心力”了,而只向学生介绍“离心现象”。所以,体育教师不宜再用“离心力”来给学生分析弯道跑技术。那么这个问题怎样解释才符合力学原理呢? 由直道跑转入弯道跑时,人体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如果身体不向内倾斜,就缺乏必需的向心力,因而也就无法作圆周运动。如何才能获得弯道跑所需要的向心力呢?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下列两条途径:一是把蹬地  相似文献   

6.
一、根据队员的特点合理安排接力的棒次在4×100米接力跑中,每人实跑的距离并非相等。第1棒弯道起跑,由预跑线至完成交接棒,跑距约110米;第2棒为直道、第3棒弯道,跑距均约130米;第4棒直道,跑距120米。据此,第1棒应安排起跑快。稳,并善跑弯道的运动员;第2棒应是专项耐力好且善于传、接棒的运动员;第3棒除第2棒的条件外,还应善跑弯道;至第4棒时,实力相近的各队队员旋风般接踵而至,场面及队员情绪高度紧张,该棒队员必须由心理素质稳定、敢于拼搏、冲刺能力强的队员出任。二、准确确定第2一准队员的启动“让距”并反复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7.
一、方形奔跑争先赛 (一)游戏目的 激发学生快速跑的练习兴趣,学习与掌握直道和弯道跑的基本技术,增强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快速跑的能力. (二)游戏场地 在平整的地面上画一个边长为14米的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四角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画4个小圆(见图1).  相似文献   

8.
弯道跑     
众所周知跑弯道不如跑直道得心应手。弯道跑会降低跑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动员体重、跑动及弯道半径的影响所导致的人体离心力的增加。跑100米在弯道上要比在直道上慢0.2~0.3秒。 研究表明弯道跑步长的缩短会造成跑速的降低,还发现在第3道的运动员在室内跑弯道时步频也降低,而到室外跑时步频又有所恢复。为什么运动员在室内弯道  相似文献   

9.
<正> 1.波浪法 目的:培养运动员的放松能力与速度感,提高速度耐力。 方法:在田径场两边的直道上设一起点,要求队员加速跑30m后作30m的放松惯性跑,然后再转入慢跑至第二个直道相应位置,再作同样距离的快跑、惯性跑与慢跑(如图1)。此练习速度变化波浪起伏,  相似文献   

10.
弯道跑     
在弯道上跑不如在直道上跑更能发挥跑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弯道上速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运动员速度和身体重量的增加以及弯道半径的减小导致离心力的增加。在弯道跑100米比在直道上跑100米慢0.2-0.4秒。 我们的研究表明,弯道上跑速下降是由于步长的缩短。而且,我们也发现室内弯道跑时步频变慢,而在室外第三道时跑的步频加快。为什么运动员在室内弯道跑  相似文献   

11.
接力有对抗激烈、悬念大的特点,学生练习兴趣高。但传统的接力形式过于简单,形式变化单调,学生传棒完毕后原地不动,恢复慢,过多使用,学生也会丧失兴趣。NX+2站位模式循环接力在传统接力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根据教学和训练任务将练习设置为若干练习站,学生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快速跑传棒结束后,慢跑到下一站点准备接棒再进行快速跑,依次循环。快速跑与慢跑结合,利于恢复,练习过程中有直道,也有弯道,形式变化多,还可添加其他练习,位置始终在变化。运用NX+2站位模式循环接力法,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练习情绪,累积负荷“痕迹…  相似文献   

12.
200米跑的专项技术包括起跑技术、途中跑技术、弯道技术、冲刺跑技术等。在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和教师要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直道途中跑-起跑-加速跑过渡到途中跑-弯道跑-弯道进入直道-弯道起跑-全程技术等各阶段的教学,教学和训练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循序渐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跨栏跑是带障碍的短跑,包括直道栏与弯道栏。其主要运动素质是速率、快速力量和髋关节的力量、灵活性。技术上要求高度协调并有良好的节奏感。由此可见,快速与协调是跨栏跑取得较好成绩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就如何提高直道栏运动员快速协调能力的练习方法简介如下:   练习 1:跑进中“高重心、快频率”模仿跨栏节奏跑。目的:体会跨栏跑中,肌肉用力与放松的全过程。   练习 2:跨越正常栏间距离,栏间步为三步,标出栏架位置,但不摆放栏架。目的:缩短跨栏步时间、减少支撑时间,加快过栏速度,发展速度素质,培养节奏…  相似文献   

14.
一、大半圆训练法利用半圆场地(长短半径均可)两个直道和一个弯道,从一侧做跑的专门性练习,如后蹬跑、跨步跳和车轮跑等,弯道处做一个过渡至另一侧直道处加速跑完直段。传统的专门性练习缺少过渡性。此法既可注意弯道跑的合理动作又可有效发展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15.
弯道跑     
在弯道上跑不如在直道上跑更能发挥跑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弯道上速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运动员速度和身体重量的增加以及弯道半径的减小导致离  相似文献   

16.
弯道跑的百米成绩可比直道跑百米成绩慢0.2~0.3秒.研究表明,跑弯道时短跑速度下降是由于步长缩短,还发现跑室内弯道时步频下降,而跑室外弯道时,(从第3这起)步频增加.这是由于在半径小的弯道上,沿运动员内侧斜轴产生了巨大离心力,由于离心力  相似文献   

17.
三千米以上赛跑都是从弯道起跑(不分跑道),为使每个运动员所跑的初段距离大致相等,起跑线是以弯道为基圆的渐开线。这条弧线就象绕在线轴上的丝线逐渐伸直拉开时,线头所描出的轨迹(图1)。直道交界线外侧 B 点,引切线至跑道曲段C 点,再从 C 点将钢尺紧贴跑道内缘拉到A 点,然后从 A 点开始将钢尺逐渐伸开向外画弧线,这样得到的渐开线 AD 就作为起跑线(图2)。  相似文献   

18.
龚华 《体育教学》2003,(5):54-54
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因素。有效地利用体育场地的独特优势,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弯道在短跑(50m)中的应用作如下分析:短距离跑包括50m、100m、200m、400m(非正式),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跑完全程,必须处于高度的身心和谐统一状态,才能跑出好成绩。拿50m来说,教师习惯采用在直道上训练,一再强调学生以最高时速冲过终点,但仍出现部分学生没有真正跑过终点,或者学生虽过终点但在终点前明显放慢了速度,练习效果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试采用“弯道+直道”的方法进行练习,发现练习效果比单从直道上训练要…  相似文献   

19.
1.动作要领: 克服离心要放松, 左外右内把地蹬, 右臂前内向后外, 幅度右大左小窄,2.练习方法: 身体向左适度倾, 坚持经常不间断, 科学锻炼重技术, 呼吸摆臂要协调,两脚落地有不同;右膝内抬体左倾。左臂贴身要小摆;右肩高前沿线迈。弯道直道有区分;密度强度要适中。重点难点要突出;快速持久成绩高。弯道跑技术教学与训练口诀@郑斌$河北省康保县第一中学~~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长跑途中跑技术专门练习方法、直道跑和弯道跑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