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年人是人口中的脆弱年龄群体,其大脑机能衰退,认知功能下降、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因此,如何保持老年人认知和脑功能已成为近年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的行为研究表明,锻炼可以减缓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衰退,提高执行功能;近年大量的脑影像研究发现,锻炼对老年人的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也有着可塑性影响。回顾了相关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本心理能力是中老年人进行日常活动的基础。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不仅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 此,如何延缓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身体锻炼对于延缓中老年人认知老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内在机制,尤其是心 理机制仍不明确。采用信息加工测验系统,对190位中老年参与者进行测试,探讨身体锻炼对中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积极作用及其心理机制,即 构建认知加工资源中介模型。结果表明:(1)身体锻炼对基本心理能力老化具有延缓作用;(2)身体锻炼既可以直接促进中老年人的基本心理能力, 也可以通过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3种认知加工资源的层级中介作用来改善中老年人的基本心理能力;(3)身体锻炼延缓基本心理能力老 化的心理机制支持了认知加工资源理论。这提示,针对中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干预可以同时考虑从认知加工资源训练着手。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7,(4):94-102
采用《饮酒及重要疾病调查问卷》对受试者进行筛选,确定191名60-67岁之间老年受试者,采用《身体锻炼调查问卷》对其锻炼情况进行收集,采用问卷方式对其老化态度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采用计算机实验方式对其执行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体育锻炼不仅能够直接改善老年群体的执行功能相关水平,延缓认知衰老,同时还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老化态度间接促进老年人执行功能的改善和延迟衰退;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1小时以上,坚持3-6年,才会对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产生显著地促进作用;每周进行3次及以上的锻炼频率,单次锻炼时间1小时以上,坚持3-6年,便会对老年人的老化态度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4.
身体活动已成为延缓老年人认知老化、提高青少年认知功能、改善学生学习等的重要因素,然而基于特定认知效益的锻炼处方设计仍需探索。研究分别从单次身体活动和长期身体活动角度探讨身体活动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身体活动频率、身体活动总量、身体活动类型与认知效益之间的量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该重点考虑身体活动4个要素的整体设计、考虑不同身体活动项目的认知效益、考察不同人群身体活动的认知效益、考察身体活动认知效益量效关系的机制等,进而为制定促进认知效益的身体活动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凸显,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全世界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认知功能作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其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已经成为锻炼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还应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剂量反应效应;(2)体力活动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理及心理机制.(3)其他练习形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4)身体锻炼与其他形式的干预相结合的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6.
背景:认知功能衰退是老年人生活的常见现象,严重时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运动作为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缓解认知功能下降,延缓衰老。[目的]针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健身运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进行全面综述,分析不同类型健身运动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正面效益,进而揭示健身运动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为有效缓解认知功能下降,延缓衰老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搜寻截止至2021年3月,包括Elsevier、Springer、Web of science、CNKI中文资料总库、万方数据以及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老年人、健身运动、认知功能等中英文文献,并根据研究需要确立相应的入选标准,对最终所得文献进行筛选。结果:健身运动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主要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来实现的,包括健身运动可诱导神经营养因子(BDNF)增加,并刺激生长激素(GH)、第一类型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分泌,从而增强大脑氧合功能,减缓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健身运动还能调节促发炎细胞激素或抗发炎细胞激素等相关机制,进而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身体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运用心理测量与心理实验方法,对参加36周不同项目锻炼的88名老年人(每周坚持3-4次,心率控制在100-110次/min,每次持续时间为30min)所产生的心理效益的研究结果证明:无论何种锻炼方式,对于改善老年人的主知功能,调节情绪状态,改善人格和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身体锻炼方式不影响老年人身体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效益;由于项目锻炼的方式不同,对老年人不同心理广大贩影响效果也不同,自行车,游泳、慢跑项目的锻炼方式对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提高效益明显,而中国传统的气功、太极拳项目的锻炼方式对调节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随机抽取西安市长安区40名老年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扇锻炼,分析太极扇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旨在为更好地延缓老年人稳定性的衰退、维持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检索国内外5个大型电子数据库中关于体育锻炼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按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认定的证据水平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分级,统计与分析体育锻炼各变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形成体育锻炼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量效关系的专家共识。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3次,中等强度,每次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抗阻运动对执行功能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2次,中、高强度,每次60 min,锻炼周期为24周;多成分运动对整体认知、记忆、执行功能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3~4次,中等强度,每次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对整体认知功能干预效果较好,推荐方案为每周锻炼3~5次以上,中等强度,每次锻炼30~60 min,锻炼周期为12~24周。  相似文献   

10.
王培凝  吴雪萍 《体育科研》2018,(1):75-80,88
近年来,认知-运动干预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和延缓老年人功能衰退。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总结近10年来(2007-2016年)有关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运动干预的文献,分析其干预特征和效果。结果发现,较多研究采用有氧运动联合综合认知的干预形式,通过随机控制实验发现了训练的即时和延时效果。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将行为测量与神经测量手段相结合来考察干预效果,并要注重个体差异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际     
"健"闻睡眠过多或过少都会让大脑提前老化一项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扰乱思维过程,让大脑老化的时间提前7年,从而会影响到老年后的精神状况。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或多于8个小时都会加速认知功能的衰退,影响人们的推理能力和词汇量。大脑功能衰退后,进而会导致体能下降和早亡。每晚睡眠7个小时会让人们在记忆力、推理能力、词汇量、语言流畅性、语义表达完整性和整体认知功能测试中的得分最高。因此,生理学家建议人们每天保证7个小时的充足睡眠,这样有利于身体各项功能的完整和正常运转,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睡眠被剥夺或是睡意过浓都会对日常工作表现、反应时间、记账的精准性和注意力、集中度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健身项目提高老年男性执行功能和一般性认知功能的效果,探讨认知老化的机制和利用运动的改善方法.方法:选取长期进行乒乓球,交际舞,健步走的,和没有健身习惯的老年男性共201人,利用stroop任务、1-back任务、more-odd shifting任务分别考察他们的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转换这3个子功能,利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测量他们的一般性认知功能.结果:有健身习惯的被试者在执行功能任务以及MMSE的总分、注意力与计算力、回忆力上表现更好,3个健身项目中乒乓球组的表现最好.结论:支持认知老化的执行衰退假说,即执行功能的衰退引起认知老化;开放式的、动作复合型的健身项目更有利于改善认知老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多模式运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Fs)及全脑体积的影响。方法:26名MCI老年人参与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年龄(74.77±6.04)岁]与运动组[n=12,年龄(73.83±7.51)岁],运动组进行20周多模式运动干预(60 min/次,3次/周)。评估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全脑体积及外周血清NFs水平。配对比较干预前后各类数据变化,并对认知功能变化与NFs、全脑体积变化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运动干预后MCI老年人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言语流畅性显著提高(P<0.05),逻辑记忆与执行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外周血清NFs水平升高、脑灰质体积增大、脑脊液体积缩小、脑组织分数占比提高(P<0.05);注意力与言语流畅性变化与脑灰质体积、脑组织分数,外周血清NFs水平的变化相关。结论:多模式运动干预可改善MCI老年人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与言语流畅性,提高血清NFs水平,引起脑灰质体积增大,脑脊液体积缩小,脑组织分...  相似文献   

14.
以大脑认知开发为着眼点的教育改革是国际上新近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全面介绍和分析了脑科学、认知能力和体育活动关系研究方面的新动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主要结论,包括: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是变化发展的,教育对大脑可塑性影响很大;依据大脑可塑性理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变化的;体育活动对大脑的发展和认知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这些研究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体育活动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心理测量、实验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机理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延缓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衰退,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各个因素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心理和社会健康纬度的效果要明显于生理健康纬度;锻炼组的认知能力优于对照组(最佳反应时除外);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更有益于中老年人维持和促进心理健康。建议加强对太极拳健身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太极拳锻炼者最好长期坚持集体锻炼。  相似文献   

16.
以24名气手枪运动员无负荷安静状态与有负荷实弹射击状态之间特定脑区脑电复杂度参数为研究对象,将2种状态下以及优劣成绩环值下 运动员顶、枕区大脑生理状态出现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优秀气手枪运动员负荷状态下作为躯体感觉中枢与视觉中枢的大脑顶、枕区机能变化 特点。研究表明:(1)气手枪运动员特定脑区脑电复杂度在不同状态下并不存在性别差异,而长期的专项训练使得高水平运动员大脑中枢神经已产 生一定的适应性,对视觉的依赖性少于普通运动员;(2)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在射击过程中的瞄准击发阶段与两弹间歇阶段顶枕区脑电复杂度变化 趋势是不同的,这有可能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以及对外界刺激的抗干扰能力相关;(3)在实弹射击环境下,气手枪运动员高环值与远弹之间特定脑 区脑电复杂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视觉信息加工参与产生的负向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运动员大脑顶区(手指在大脑皮 层的投射区)的脑电复杂度在击发阶段显著降低与射击成绩的好坏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以温州市区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180名老年人为实验组,同一城区无锻炼基础的200名老年人为对照组,研究有氧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形态、体脂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老年人,在身体形态上发生变化,胸围腰臀比增大,瘦体重增加,体重指数和体脂%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经常参加有氧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和体脂成分,延缓衰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可以反映大脑高级思维活动的一种客观方法在研究认知功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作为其内源形成分的P300是ERP中最典型、最常用的成分和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被视为“窥视”心理活动的一个窗口,并认为它是脑研究的一种新型手段。目前人们研究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大多通过研究运动对P300的影响来实现。本文对学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做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9.
脑是人体系统的主帅。它通过血流提供氧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而发展人的生命力。1.脑运动是完全必要的,因其可通过增力。用脑部分的血流量,增强脑体;脑运动须结合进行体育运动,以增大周流全身的血流量.从而相应地增多脑血流量。2.就脑与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相关分析:脑运动可通过大脑里的许多功能区,分别控制、协调着人体的各种活动。脑运动能促进人体发育,延缓老化过程,因为,人的机体发育,脑部领先,从而有效地促进身体发育;衰老,也始于脑。大脑健康,才能发育正常,衰老延缓。脑运动可使人的记忆力不随年老而减退。记忆力衰退已不被科学界认为是衰老的自然化过程。脑运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脑部和免疫系统存在着神经联系,两者是相互沟通的。脑运动能增强大脑对周围环境的抗温耐寒能力。全面地进行脑运动,可扩大脑功能,促进人体更全面地发育,增强人的体力。结论:脑运动可促进脑部健康,从而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老人切忌“全体”,更忌“过劳”;脑健才能身康;脑健才能智增。健康长寿的前提,在于脑健;而脑健的关键,在于结合体育,适当地进行脑运动。生命在于脑运动!  相似文献   

20.
运动可以重塑大脑海马的结构与功能,改善情绪、增强记忆,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及成功老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动物学视角看,运动重塑海马结构主要包括运动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和运动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双重影响两方面;运动重塑海马功能则集中在运动可以调节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方面。从人类影像学视角切入,运动重塑海马结构聚焦于运动对海马体积的影响;运动重塑海马功能则涉及运动影响海马激活水平、血流灌注水平及海马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三个方面。不同运动形式、不同运动剂量对海马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机制涉及脑可塑性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假说和神经递质假说。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海马可塑性与早期应激事件、儿童青少年学习与教育、情绪健康、老年期认知功能以及临床康复领域的关联。研究路径与布局需继续优化实验设计、革新研究技术手段、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从人毕生发展的角度深入探索运动促进海马健康的认知神经机制,开发运动干预海马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运动处方,从而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发挥运动是良医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