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不同赛制下比赛表现指标对比赛结果产生的影响,选取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59场、118组技战术表现和跑动表现指标作为自变量,比赛胜、负作为因变量。运用K型聚类分析,对比分均衡比赛进行界定。根据比赛控球率的不同对比赛表现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数据级数推断法界定各自个变量增加2个标准差对比赛获胜概率带来的变化。研究结果:1)在所有比赛中,9项技战术表现指标(射门次数、射正次数、射正率、定位球射门次数、突破进入罚球区次数、控球率、传球成功率、解围成功次数和防守反击次数)和3项跑动表现指标(本方控球时跑动距离、进攻三区跑动距离和对方罚球区跑动距离)使比赛获胜概率显著提升。对方控球时跑动距离则使获胜概率显著下降;2)在比分均衡比赛中,5项技战术表现指标(射门率、定位球射门次数、控球率、传球成功率和解围成功次数)和3项跑动表现指标(本方控球时跑动距离、进攻三区跑动距离和对方罚球区跑动距离)使比赛获胜概率显著提升。而向前传球次数、低强度跑距离、中强度跑距离、对方控球时跑动距离4项比赛表现指标则使获胜概率显著下降。研究表明,FIFA世界杯获胜球队在立足于防守的基础上,以防守反击和定位球作为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表现出与联赛球队不同的比赛策略。因此,各级球队在备战时应根据赛制和对手实力情况作出针对性的战术部署。  相似文献   

2.
足球教室     
传球练习方法⑧:接球转身传球。2人一组。范围在15米×20米之内。在场地两端6~8米处的中间各放置一个圆锥帽标志作为防守队员。控球队员在场地内自由颠控球,另一队员在控球队员一侧约7~8米处,向前快速从防守队员一侧前插并给控球队员发出信号。颠控球队员听到同伴的指令,快速接球转身,并将球及时准确传给从防守队员一侧插上的同伴。 要求:传球队员要准确、及时、力量适中,要保证在插上队员跑动到与防守队员平行前的瞬间接到球。插上队员要从防守队员的一侧3~4米外的位置向前快速插上,并在快速跑动中将球接好。接好球后两人交换练习角色。左右脚均要练习。(如图241)  相似文献   

3.
足球教室     
传好球的五大因素:1.准确:是指传中目标,如接球队员在跑动,要将球传到跑动队员前面,让队员追上拿球;传给没移动的队员接球,以他即刻能控球为准。2力量:传球力量决定于传球距离,传球距离近,则用力小,反之则用力大。距离近,准确性高;距离远,准确性差。3.时机:时机因素与准确性、用力适度同等重要。比如一个前锋实现了切入防守者身后的意图,但传球太迟或太慢,结果被补上的防守者截获,失去了进攻良机。4.晃骗:机敏的防守者常常能在进攻者采取行动之前,就能识别他的意图,使进攻者行动失效。但高水平的运动员则是通过晃骗(假动作),使防守者暴露出空当,创造进攻机会。5.角度:是指传球运动员的视野角度和传球者与接应队员间可能传球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球队的核心球员,往往通过控球来控制比赛,而控球最重要的就是结合球的感觉,即所谓的"触感".据耐克公司的研究显示,一名球员在90分钟的比赛中需要跑大约12公里的距离.在如此长距离的跑动过程中,体能的保持就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作为肩负着球队组织大任的核心球员,更要保持轻松的步伐和灵巧的动作.国奥队队长陈涛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以出色的盘带、突破,娴熟的控球能力著称,是中国新一代球员的代表人物.前不久,他受耐克公司邀请,参加了主题为"掌控绿茵"的球迷见面活动,对如何掌控比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甲传高球给乙,并随球跑至丁身后。 乙控球后,传高球给丙,并随球跑至丙身后。 丙控球后,传高球给丁,以此类推——连续不断地作传球和变换位置的跑动。 班级活动 如图一○六,练习开始时,攻方队员(白方七至十一号队员)。可站在进攻半场中的任何位置上。守方队员(黑方)则根据盯人及补位的需要进行站位。白方四号六号为供球者,可在其划定的地区内相互传球,迂有适当机会,即将球传给其同队的进攻队员。白方四号及六号供球队员不得跑出规  相似文献   

6.
采取数据级数推断与广义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方法,以2012—2019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1 899场比赛的跑动指标和技术指标数值为自变量,以比赛结果为因变量,界定比赛致胜关键指标。结果:(1)各项跑动相关指标的增加对比赛获胜概率只带来微小无意义的影响;(2)在技术指标中,增加2个标准差的射正率可以为球队获胜概率带来31%的增量(99%置信区间:±4.4%),而增加2个标准差的个人控球时间、个人控球次数、进攻三区个人控球次数、个人控球平均触球次数、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向前场传球次数、向前场传球成功率和传中次数分别会降低20%(±4.2%)、25.3%(±4.2%)、25.6%(±4.3%)、17.3%(±4.1%)、25.2%(±4.2%)、19%(±4.2%)、25.8%(±4.3%)、19%(±4.2%)和32%(±4.2%)的比赛获胜概率,而增加一张红牌,会给球队获胜概率带来10.6%(±4.3%)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能力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中国13个优秀女子足球队(包括国家队)及8个外国队的比赛进行了研究,临场技、战术统计指标33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足球队运动员在比赛中全场40.9%~54.4%的时间在跑动.跑、走、停3者比例为1∶1.7∶0.28,运动员整场比赛活动距离平均为5 128 m.国内、外女子足球队在采用基本阵型上比较接近.阵地进攻是各队采用的主要打法,中路进攻突破运用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是边路进攻,进攻手段中传切配合效果最佳.快速对抗情况下传球技术运用质量较高.无论是快速、慢速、原地情况下接球,非对抗接球的次数都明显高于对抗中接球次数.快速情况下抢球的次数明显高于慢速、原地情况下抢球次数.中前场是运用传球、接球、抢球技术最多的场区.  相似文献   

8.
传球技术[1]     
传球在足球比赛中起到血液循环的作用。传球是队员之间联系的主要方法,在球队保持控制权时,传球技巧运用得最为频繁。传球和接球控球是足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队员接球后,80%以上的情况会把球传给同伴,其次才是射门或运球。为了更精确地传球,队员必须掌握多种传球技术。没有什么方法可替代精湛的传球技术,也没有任何战略可迎合不准确的传球。精湛的技术是否能确保出色的传球,这首先要取决于传球意识,懂得何种技术能满足比赛局面需要、何种技术可带来最佳效果,及何种技术能随心驾驭。传球技术分析在学习和掌握传球技术时,应把握…  相似文献   

9.
控球后卫,又叫组织后卫,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固定位置。一般控球后卫都是各队阵容中身材最小巧的球员,往往也比其他位置具有更多特殊性。控球后卫往往是全队进攻的组织者,并通过对球的控制来决定在恰当的时间传球给适合的球员。控球后卫典型的进攻模式就是在对手得分之后,由控球后卫在底线拿球,开始一轮新的进攻。这个位置要求球员具有良好的传球技术和敏锐的比赛观察能力。人们往往通过助攻次数而不是得分的高低来衡量一名控球后卫的成功与否。同时,一流的控球后卫往往也能够有效地跳投,并能够通过外线投篮威胁对手。控球后卫是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的人。他要把球从后场安全地带到  相似文献   

10.
采取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心率监测系统对14名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在3场课堂教学比赛中的内、外部运动负荷进行量化,采用数据级数推断法对比其上、下半场比赛负荷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足球专项课堂教学比赛中,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平均跑动距离为8 319 m,平均跑动速度为5.59 km/h,平均完成19次高速跑和7.6次冲刺跑。学生在上半场的跑动总距离,平均跑动速度,慢速跑、低速跑、中低速跑、中速跑、中高速跑和高速跑跑动距离、跑动时间与次数,高强度减速跑跑动距离和时间,低强度减速跑跑动距离、时间和次数,低强度加速跑跑动距离和次数,加速度负荷、反复高强度跑动次数都明显高于下半场(ES介于0.35~1.22,可能性>75%),上半场的步行移动时间(ES=0.94,可能性>99.5%)和反复高强度跑动的平均恢复时间(ES=1.60,可能性>99.9%)则明显低于下半场;(2)大学足球专项学生的课堂教学赛的比赛时的平均心率为165 次/分钟,约占最大心率的82.8%,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在整场课堂教学比赛59.5%的时间中处于中高强度和高强度心率区间,学生在下半场处在中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明显多于上半场(ES=0.5,可能性介于75%~95%),而上、下半场处在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只存在微小无意义的差异(ES=0.15,可能性介于75%~95%)。  相似文献   

11.
足球教室     
表示传球路线和射门路线表示跑动路线表示运球路线表示防守队员表示进攻队员表示自由人或者教练练习方法8:二打二直线插上配合射门练习。要求:第一传的队员要控制好球,吸引防守队员向自己靠拢,向接应同伴传球要准确,力量适中,传球后要快速插到防守队员身后空当,第二次得球后要快速起脚射门;接应队员要保持与一传队员正确的位置关系,第二传球要及时、准确、力量适中,传球后要继续跑位接应。第一防守队员要注意当控球队员将球传给其同伴后,要立即盯防插上队员,对其进行紧逼防守。第二防守队员要注意盯防第二传的进攻队员,防止其运球突破。练习一段时间后双方交换练习角色。  相似文献   

12.
越位判例的图解说明图一越位直接传给同队队员接球队员越位,因为他在传球队员传球时,已经处在球的前面,并且在他与球门线之间的对方队员不足两名。图二越位攻方传球配合队员传中,一同队队员从1的位置跑到2的位置接球,他此时为越位。因为在传中队员传球的一刹那,接球队员处在1的位置,此刻他与球门线之间不足两名对方队员,他企图主动参与比赛而获利。图三越位攻方传球配合队员从1的位置将球传给同队队员,同队队员又将球传给已经跑到2位置的队员,接球队员此时越位。因为在同队队员向前传球的一刹那,他和对方球门线之间不足两名对方…  相似文献   

13.
足球教室     
传球与接应一、精妙的传球令人激动 传球在足球比赛中起到血液循环的作用 传球是队员之间联系的主要方法,在球队保持控制权时,传球技巧运用得最为频繁。传球和接控球是足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队员接球后,80%以上的情况会把球传给同伴,其次才是射门或运球。为了更精确地传球,队员必须掌握多种传球技术,没有什么方法可替代精湛的传球技术,也没有任何战略可迎合不准确的传球。 精湛的技术是否能确保出色的传球,这首先要取决于传球意识,懂得何种技术能满足比赛局面需要,何种技术可带来最佳效果,及何种技术能随心驾驭。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高强度跑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评估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高强度活动体能的变化特征。运用SIMIScout比赛分析系统对21名国奥队员和25名国青队员在 一个赛季里的比赛体能表现,及YoYo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比赛中的高强度跑动距离可以作为评价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 比赛体能状态的敏感指标;(2)描述了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活动距离,尤其是高强度跑动距离的变化趋势;(3)国奥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 强度跑动距离明显多于国青队运动员,国奥队运动员的YoYo测试成绩明显好于国青队运动员;(4)优秀青年足球队的中后卫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 强度跑动距离明显少于边后卫、前卫和前锋运动员;(5)构建了我国优秀青年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高强度跑动距离的评价标准,可应用于运动员比赛 中体能状态的评价与诊断。  相似文献   

15.
第八章 十二岁至十三岁 第一单元 开始部分 全体队员分成三人一组,在场上作任意跑动并相互传球,设法避开其他小组的传球和其他队员的跑动。 注意下列各点: 应经常调整位置,使能始终有传球和接球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四角跑动传、接的练习在篮球训练中运用得较为广泛,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提高学生快速侧身跑进的能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二是改进学生行进间中传、接球的能力。通常的练习方法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成四角形站位进行传接球练习。传球后跑至接球组排尾。如图所示,分四组站成四角形,①传球给②,①切入接②的回传球,并在跑动中将球传给③,然后跑到③组的排尾,当①传球给③时,②紧跟着起动,切入接③的传球,在跑动中传球给④,然后跑到④的排尾。依次连续进行练习。练习要点是:跟进切入时,起动要及时、快速,传、接球动作要连贯。球传至接球人的胸…  相似文献   

17.
我国女子足球优秀运动员的跑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德国研制的SIMI-scout技战术软件对参加第5届全国女足锦标赛的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进行解析.结果显示,我国女足运动员平均跑动距离是(7 166±1 394)m,其中高强度、中等强度和低强度的跑动距离分别占总距离的13%、24%和63%,且不同位置队员的跑动距离和跑动能力结构具有明显的位置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1-2-1阵型采用菱形站位,分别是中后卫、左中场、右中场和中锋。中后卫作为进攻的发起者,要观察和思考进攻的推进方向,进攻时要注意传球,切忌独自直线运球推进,通常选择传球给中场队员,无球时要注意策应和保护,也可转换位置到中场支持队友。2名中场队员要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和深度,通过大量的跑动接应同伴,完成控球、传中、射门和位置转换。中锋要拉开对手防线,摆脱对手防守,积极地助攻和  相似文献   

19.
现代足球,速度起着关键性作用。要想在球场上战胜对手,跑动速度、动作速度和思考速度,这三者缺一不可。突破、回防、反击、跟进、切入、包抄、换位、补位、节奏变幻等,无不需要“快”。快速是取胜的灵魂,哪儿有快速,哪儿就可能出现胜利。攻方队员跑位接应不积极,不是迎球接球,而是控球队员附近的个别队员在跑动接应,离球较远队员很少牵制策应,  相似文献   

20.
<正>2-2阵型采用双后卫和双前锋的站位方式。双后卫中的无球队员在进攻中要大胆向前直线和斜线跑动,主动与队友进行位置轮转。当后卫队员前插时,其中一名前锋一定要回到后卫的位置上形成保护。在五人制足球中除守门员外其他队员没有固定的角色和位置,但是每名队员在进攻中都要遵守在各自的位置处理球和无球跑动的基本原则。场地:五人制足球场(20米×40米)。图解:传球路线,跑动路线。练习1:由左后卫A传球给右后卫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