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关于档案的保管期限、移交期限、封闭期限、保密期限等时间规定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文章以新《档案法》《保密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分析对象,围绕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移交期限、接收条件、封闭期限、保密期限、政府信息公开期限等核心概念,进行现状梳理与分类讨论,归纳出三类矛盾,并针对这些矛盾对《档案法实施办法》《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等三部法律法规提出了七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青 《山东档案》2013,(3):39-40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在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制订档案保管期限,并按照保管期限规定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整理、鉴定、销毁等是会计档案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新上海档案》2005,(11):30
刘东斌在《档案管理))2005年第5期上撰文对中外档案保管期限进行了比较。我国把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16~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而美国的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条款规定得很详细,保管期限规定得很明确。其保管期限规定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25年、56年、75年、100年、永久等。日本的档案保管期限则分为1年、3年、5年、10年、永久等5个等级。俄罗斯的档案保管期限主要分为永久、长期(5—75)、短期(6个月至5年)三种。这同我国规定的保管期限差不多,主要区别是长期保管档案的期限比我国长。  相似文献   

4.
有问有答(20)     
■我要将企业多年来形成的荣誉档案进行鉴定销毁 ,但不知以什么标准界定档案级别和保管期限 ,请求您的支持。答 :2 0 0 2年 ,国家档案局、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要求“企业根据有关规定 ,确定档案保管期限 ,划定档案密级” ,“企业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登记造册 ,按有关规定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批准后进行监销。”但据我们了解 ,关于荣誉档案及其级别、保管期限 ,目前国家法律法规中尚无明确规定 ,甚至对荣誉档案这个概念也没有严格界定。这里仅提供一些地方和行业做法供参考。1 9…  相似文献   

5.
国家档案局于2006年12月18日颁布了第八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与1987年实施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及<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两个业务文件(以下简称"旧规定")相比,在形式、基本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变动,本文试图就以上诸方面对两者的差别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发达国家对企业文件材料形成与档案保存的法律规定日趋完善和严格。如美国“萨班斯法案”(SOX),就对上市公司财务文件的保管期限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反观国内,2010年,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引》中也多处提到对档案管理的要求。2012年,在过去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国家档案局发布了第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近期,围绕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有关规定,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副司长王岚。  相似文献   

7.
近日,欣闻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办法规定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由80年改为100年。对保管期限到期的档案要按程序进行价值鉴定,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要延长保管期限,直至永久。为慎重起见,办法还规定无保存价值的将予以销毁,但婚姻登记档案目录则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8.
刘东斌在《档案管理》2005年第5期上撰文,对中外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了比较。我国把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16—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而美国的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条款规定得很详细,保管期限规定得很明确。其保管期限规定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25年、56年、75年、100年、永久等。日本的档案保管期限则分为1年、3年、5年、10年、永久等5个等级。俄罗斯的档案保管期限主要分为永久、长期(5-75)、短期(6个月至5年)三种。这同我国规定的保管期限差不多,主要区别是长期…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8日,国家档案局以8号令的形式颁布施行《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来,各地按照新《规定》对辖区内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了修订。我省也自2007年在抓好试  相似文献   

10.
近日,欣闻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办法规定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由80年改为100年。对保管期限到期的档案要按程序进行价值鉴定。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要延长保管期限,直至永久。为慎重起见,办法还规定无保存价值的将予以销毁,但婚姻登记档案目录则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11.
国家档案局于2006年12月18日颁布了第八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与1987年实施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及《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两个业务文件(以下简称“旧规定”)相比,在形式、基本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变动,本文试图就以上诸方而对两者的差别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规定,为了便于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以下统称机关)准确地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使保存的档案既能反映和维护机关的主要职能活动的历史面貌,又便于保管和利用,我们对一九八三年制定的《关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及《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了修订,并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1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发布了《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将1987年颁布的两个文件合为一个文件;改革了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方法,对定期保管期限实行标时制;突出了立档单位的主体地位:条款进一步细化;调整了一些材料的保管期限:改备案制为审批制。这是国家档案局第五次发布关于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李兴利:2006年12月,《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由国家档案局8号令公布施行,1987年颁发的《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和《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同时废止.作为档案价值鉴定的第一道关口和最基本工具,《规定》公布施行的初衷是什么?如果再次对《规定》进行修订,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17日,国家档案局颁布了《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以下简称10号令),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以下简称8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9号,以下简称9号令)颁布之后,国家档案局制定颁布的又一项重要档案工作行政规章。10号令对新形势下企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做了新的规定,对企业建立科学合  相似文献   

16.
国家档案局新颁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即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以下简称《规定》),适应了变化了的档案工作要求.对新时期机关档案整理和整个机关档案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贯彻执行新《规定》,制订本机关《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四川档案》2011,(3):56-56
2006年12月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僦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发布实施,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笔者对其中8.6.2条“简报、情况反映、工作信息等的保管期限定为10年”,认为期限太短,不符合工作实际情况,对今后的查考利用工作将造成损失,建议更改为“30年”期限,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8.
专有出版权的设置具有保护出版商正当权益、防止著作权人权利滥用、实现公共利益平衡等价值功能,但司法实践中,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对于专有出版权的规定过于抽象,导致其价值未能有效实现.其价值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专有出版权的保护范围过于抽象、专有出版权是否必须以约定为前提、专有出版权的保护期限缺乏明确规定等.因此,需要从坚持将不具备独创性作为专有出版权保护范围的标准、规定专有出版权为法定权利、明确专有出版权保护期限不得超过著作权本身期限等向度,对专有出版权的司法适用规则进行完善与构建.  相似文献   

19.
卢芳 《湖北档案》2010,(3):13-15
“档案封闭期”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档案从形成到开放利用的期限即档案的保密期限。处于封闭期内的档案一般不向社会公众开放或限制向公众开放。“档案封闭期制度”即是对处于保管期之内的档案文件进行有效保管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档案封闭期"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档案从形成到开放利用的期限即档案的保密期限.处于封闭期内的档案一般不向社会公众开放或限制向公众开放."档案封闭期制度"即是对处于保管期之内的档案文件进行有效保管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