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暑假里,每一天都可以听到父母的唠叨。不是唠叨这儿就是唠叨那儿,烦都快把人烦死了。有时父母再唠叨多几下,我们就会厌烦地顶撞他们。可是我们却没有想过,父母唠叨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关怀与爱,我们的顶撞让父母的心都碎了。不是父母被你顶撞得无话可说,而是他们再也没心情说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逆向思维的概念与特点,接着从唤起学生的逆向推理意识、训练学生的逆向解题技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三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学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职工中专是培养中级实用技术专门人才的学校。职工中专学生具有理解力较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文化基础有不同程度遗忘等特点。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专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学生特点,需要哪些内容就安排哪些相应的课程,哪些方面缺就补哪些方面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此,结合职工中专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实际,用逆向推理法制订教学计划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利用逆向推理法确定课程科目    逆向推理法就是从结果推到条件,利用逆推法制订教学计划时,就是要从岗位需要的理论、技能出发采…  相似文献   

4.
从推理的形式上讲,"……也不是,……也不是"表达的是假言选言推理简单构成式,是不相容的;从推理结论的语义上讲,"……也不是,……也不是"表达的是二难推理.  相似文献   

5.
<正>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学生正向思维迁移的一种结果.初中数学要求学生能从正向思维迁移到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一、逆向思维培养的必要性1.初中数学知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要求较高,不再是单一的简单的数学计算,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去思考理解及分析推理.  相似文献   

6.
逆向思维往往是打破常规定势,"由果溯因",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即"倒着想"。逆向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释疑解难,有助于学生的复习总结,有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呢?主要通过两面思维法、反面思考法、转换思考法、缺点逆用法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逆向思维是一种强有力的创造性思维,有其独特的一面,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时应注意逆向思维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7.
对运用逆向思维解答数学题测试的分析桂平市一中黄树超逆向思维其特点是把条件和结论的顺序倒过来,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逐步还原,这是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题时,如果从正面考虑感到有困难,不妨改变一下思考角度,从反面人手,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长...  相似文献   

8.
赵士林 《云南教育》2007,(9Z):22-22
遇到问题,从问题的反面去剖析、理解、应用、推理、设想等等的思维方式,称为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特点是善于提出新思路、新方法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逆向思维在数学中处处体现,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9.
李宁波 《考试周刊》2014,(79):63-64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是初中几何证明的重要基础。在学习中,紧扣教材抓住课本的重点词,充分利用公理及推论的字母表示形式推理,根据几何证明的"推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解题目标意识和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理过程类试题已成为高考地理的高频考点,且难度颇大。文章以高考试题为例,探讨基于逆向推理思维分析方法的地理过程的解构,从关注命题方向、重视形成过程,巧用逆向推理、解读地理过程,落实教学策略、突破地理过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挖掘诱因、寻找证据、关联情节等层面,“推理类桌游”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故事类文本教学设计有许多共通之处。将“推理类桌游”元素渗透故事类文本教学,可从三点着手:从标题推理,辩证看待故事结局;从细节推理,把握故事关键信息;从结果推理,逆向思考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2.
严循跃 《新高考》2009,(2):34-36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用逆向思维指导解题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即顺推繁复时考虑逆求;反向进行证明,即直接解决较困难时考虑间接解决;从反方向形成新结论,即探讨可能性或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13.
初中地理是文理结合的一个学科,适合综合思维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力,教师可以从问题探究、逆向推理和图文转化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在问题探究中,教师应适当融合思维导图和知识迁移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发散能力;在逆向推理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反证和正逆互用的意识,提升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的能力;在...  相似文献   

14.
逆向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的教学方法。它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对那些传统的教学观点结论进行逆向推理,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种构想。面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逆向思维属于常见的高中数学解题思维,与既往解题思路不同,逆向思维往往为从答案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应用逆向思维可以通过完全否定、推理、假设等多种形式完成解题,从而探索更多解题方式.本文以具体例题为例,分析逆向思维在高中数学概念及定理类型题目、几何证明类型题目、函数类型题目中的应用,以期为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法是思维方法的一种。它是对常规思维的“背离”,即反其道而行之,对那些现成的观点、结论,进行逆向推理。我们在历史学习中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逆向思维,对改变思维定势,丰富历史认识,往往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在考试中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答题,会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有利于提高考分。逆向思维的方法有三种:换位思考、换角度思考和发散性逆向思考。一、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全部或部分换位后进行思考。我们以学习“美国内战”为例。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独立…  相似文献   

17.
<正>推理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给出的数学课程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历来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几何教学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圆中相似问题为例,谈谈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运用,以期帮助大家提高数学推理能力.一、从"未知"出发,发展学生逆向分析思考能力"分析法"是演绎推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一个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高低,往往决  相似文献   

18.
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总习惯于顺向思维,然而,有相当一部分问题顺向思维,思路繁琐,计算复杂,甚至令人束手无策,反而不如逆向思维顺当。逆向思维不拘于题中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从某一条件或结论出发,逆向观察或推理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海 《地理教育》2023,(10):17-20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向的发散性思维,而培养发散性思维技能是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的重要方式。依据逆向思维的特点、优势及学情需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线索,进行多维度逆向推理,从而使学生排除错误的知识认知,改正不良的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知识结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内涵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现举例介绍一种逆向推理的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逆推法是指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由结论根据一定的依据,寻找所需条件,或从实验题目标出发,逐步探索中间条件,以构成由实验题到实验题目标推理链,称逆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