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鼓弦艺术是流传于驻马店地区的稀有古老曲种。研究它的唱腔音乐、唱词特点、表演特点、乐人变迁,目的是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有益于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南大调曲子艺术是流传于我区的稀有古老曲种,文章对它的表演特点、唱腔音乐特点、唱词及曲目特点等做了初步研究,以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让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四块瓦艺术是流传于河南驻马店地区的古老曲种,从乐人变迁、音乐特点、表演特点、唱词和曲目特点等方面对其演变作了初步研究,以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目的是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挽救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  相似文献   

4.
善书艺术是流传于河南汝南的古老曲种。从起源、表演形式、唱词与曲目特点、音乐特色方面对其演变进行研究,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研究目的期望使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赵景深先生《大鼓研究》一书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大鼓研究》自身价值与时代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大鼓研究》一书所包含的民俗学价值。大鼓作为中国传统曲艺曲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城镇乡村,本身即具备一定的民俗学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大鼓研究甚少,《大鼓研究》一书的相关研究更是如此。本文围绕民俗特点,主要从《大鼓研究》一书的所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自身价值、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探究,论述其民俗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乐亭大鼓历史悠久,自古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一带,富有非常强烈的地方特色。乐亭大鼓经过数代艺人的不断创新与提高,造就了乐亭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曲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乐亭大鼓的研究来分别介绍其形成与其音乐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下,许多当地的非遗项目纷纷走进了大学课堂。洛阳师范学院将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引入课堂,以选修课的形式向学生普及这一即将濒灭的古老曲种。这一教育方式,不仅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河洛大鼓演唱者和听众,而且还唤起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情结,产生了教育、传承、发展和弘扬等一系列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黄河口地区的民间曲艺历史悠久且曲种繁多,人才辈出,对周边地区影响较大。自明代中叶以来,唱曲和说书就在此地兴盛,到清代中后期呈现繁荣景象。俚曲、小曲子、山东琴书、平调、岭调、临清琴曲、端鼓腔、大鼓、落子、快书等曲种都曾广为传播流行,特别是其中的“东路琴书”“枣木杠子乱弹”“扽阳光”三个曲种脱颖而出,在艺术上达到了至今都叹为观止的艺术高峰。早期的黄河口民间曲艺语言质朴原始,唱腔粗犷动人,是黄河口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其文化价值体现出“逃荒文化”的创造变异性、移民文化的开放融合性、民俗文化的原生态传承性,为研究我国民间曲艺艺术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活”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广泛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东北大鼓黄金时期的盛况,认为随着演出市场的不断繁荣,奉天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演员,其中女演员占据了大半,她们为东北大鼓在曲坛地位的确立及曲种的繁荣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河洛人鼓是流传于河南洛阳一带的说唱音乐,它从形成到兴盛以至于目前的衰败自身的传播态势有很大的联系。笔者从政府的保护措施利河洛大鼓艺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进行思考,以及我们教育界应该怎么介入才能使河洛大鼓重新绽放艺术魅力,从而达到继承和发扬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具备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但又不完全齐备,属于准公共产品。高校管理权具有行政权的属性,属于公权力。高校处分权可分为改变学生身份的处分权和未改变学生身份的处分权两类,前者具有公权力的性质,后者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在《挑战》一文中,姚斯主要强调接受主体的历史性,但同时姚斯也并没有忽视文学的创作以及文学作品本身的历史性,而将文本历史性与社会历史发展、创造主体、接受主体的历史性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朱子的治《诗》理念可以从治《诗》宗旨、立场和原则三个方面来观照。朱子的治《诗》宗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熔铸新篇;三是指导为人为学,以便学者切己体察。朱子治《诗》,持经学立场,但又兼顾文学立场,以经学立场凌驾于文学立场之上。朱子的治《诗》原则可以概括为:一、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由训诂求义理,二者兼顾;三、简洁;四、多闻阙疑。  相似文献   

14.
当事人陈述具有两种涵义,其一为当事人基于诉讼主体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其二为当事人基于证据方法之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前者为意的表示,性质上属于观念通知,后者为知的表示,性质上属于事实行为。由于两种当事人陈述涵义、功能及性质有别,故应适用不同的制度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方言词缀复杂多样,历来对南方方言中的词缀研究比较多,而对北方地区方言词缀则关注不够.文章通过隶属于江淮官话的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的分类研究,试图归纳出极具方言特色的常用词缀.文章的研究是建立在认真详实的调查并广泛取证的基础上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新浦方言词缀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对于行政诉讼制度基本价值了存在一些正确认识。我们只有在正确理解我国行政诉讼中相对人合法权益保护与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监督和支持两方面价值取向的关系,认识行政诉讼制度基本价值取向对原告资格制度的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发现现有原告资格制度的不足并使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史上的先锋人物,也是位叙事大师,开创了崭新的叙事技巧,并将其完美地结合在小说的各个环节中,为整个叙事服务.从海明威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中,可以寻找出其聚焦变换的现象,其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文本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原则是指导实施心理健康活动的基本的准则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模式是实施心理健康活动的方式和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9.
多元一体的法律,要求我们在法学理论研究中应从多视野的角度出发,分析与把握法律这一社会现象。本文从文学是法律的传承手段,文学是法律正义的张扬者等方面分析文学的法律价值,以求对法律与文学关系给予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20.
政治冲突的扩散性是政治冲突中的一种自发的不可抑制的自然趋势,就象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一样,它是个不可控的政治过程。不过,谢茨施奈德认为政治冲突的扩散虽然具有自发性,但可以通过政治设计予以控制冲突的范围,而不是排斥理性的政治设计。谢茨施奈德认为政治冲突范围与政治冲突结果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政治冲突范围增大或缩小对于政治冲突的结局都会产生实质性的冲击,甚至使人无法根据原有的政治冲突对比对政治竞赛格局进行预测。针对政治主体对政治冲突范围及其路径整合的需要,谢茨施奈德对现有政治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新的政治系统设计,企图使两者能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