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广播电视对老龄事业的宣传越来越重视,继中央电视台创办了以老年人为主要收视对象的《夕阳红》栏目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推出了综合性的老年节目《桑榆情》,全国相当一部分省市电台、电视台也先后开办了类似的老年节目。  相似文献   

2.
代刚 《传媒》2002,(6):48-50
五年前就知道中央电视台有一位说话特别温柔的节目主持人,每天和老年朋友聊聊这、说说那,后来又听说她饰演邓颖超——她,就是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的主持人黄薇。 见到了黄薇才知道,她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了十五年,先后六次成功饰演邓颖超。正如给很多人的印象一样,黄薇性格开朗、思维敏捷、谦逊平和,而在广大观众眼里,特别在老年人眼里,黄薇的真诚与善良是最打动人的。  相似文献   

3.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一次公布的数字,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1.3亿,占总人口的10%,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如此一个老年人的泱泱大国,众多电视台和电视频道中,竟然没有一个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只有一个《夕阳红》栏目,其他省、市电视台专门为老年人创办的电视栏目也是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4.
《东方时空》,你在追求什么?本刊记者罗弘道,鹿敏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杂志性栏目《东方时空》一出世,就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创办仅一年,它已成为中央电视台声气很大的名牌栏目之一,不仅受到社会、观众的普遍赞赏,也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界的朋友们感到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夕阳红》准确的栏目定位,阐述了栏目锁定住老年群体——这一数量最多、最有发展潜力、最忠诚的受众群体的高超策略以及对老年受众的心理把握及服务理念;从《夕阳红》特色的编排风格出发,抓住代表性事例,力求再现该栏目精彩的瞬间表现;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夕阳红》栏目之所以成为开创老年电视先河、央视品牌栏目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对于以往荧屏中的老年节目,人们总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然而一旦真正被撤消,又发现“不能没有你”.2010年底,曾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8年的老年栏目《夕阳红》停播.2011年6月底,重新包装的《夕阳红》在央视科教频道复播,设日常版和周日版,“聚焦老年文化,服务老年生活”①.在《实话实说》、《生活》、《同一首歌》、《半边天》等央视品牌栏目皆因低收视率而停播的电视节目格局更替中,《夕阳红》的“复活”可谓孤例.  相似文献   

7.
《今日说法》的选题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1999年元月的《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唯一的日播版法制栏目。由于每日中午12:40播出,节目被观众亲切地称为“中国的法制午餐”。此文就《今日说法》的选题艺术,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8月20日至22日,中央电视台《电视研究》编辑部,《夕阳红》栏目,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相约夕阳红》节目专题讨论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有关领导以及新闻界人士共30余人参加了研讨。《相约夕阳红》是《夕阳红》栏目的周六版,也是《夕阳红》为迎接1999国际老年人年改版推出的重点板块。《相约夕阳红》采用谈话节目的形式,内容重点选择与老年人密切相关、切实为老年人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增进老年人与家庭、老年人与社会的相互理解和沟…  相似文献   

9.
论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向报纸学习借鉴来的。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我国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可谓电视深度报道的最早尝试。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及《新闻调查》被称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0.
沃立新苗希望──创办农村栏目《京郊大地》的构想张正言北京电视台唯一的一个农村题材的专栏节目《京郊大地》自今年元月2日开办,至今已走过了一年时间。这是它发韧起步的一年,也是它发展成熟的一年。栏目开播以来,观众来信特别是农村观众的来信不断,每周的收视率居...  相似文献   

11.
王平 《新闻传播》2005,(6):22-24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的一个演播室谈话节目。自《对话》开播三年来,不仅深受高层次观众的喜爱,而且在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综合测评中多次名列第一,成为社会公认的名牌栏目。是什么使它在众多的经济节目中独树一帜、长盛不衰的呢?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开播以来,受到观众普遍好评,1997年8月15日,《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对《生活》给予高度评价,杨伟光台长阅后批示:“《生活》栏目确实办得不错,望总结经验,进一步办好。”为此,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于1997年11月6日-8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电视生活服务节目专题研讨会”。本刊分两期选登研讨会的部分论文1996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又增加了一个新栏目《生活》。它的出现使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频道,并使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宣传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生活》栏目一经与广大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搞好电视经济节目,中央电视台近10多年来对经济栏目进行了多次改革和改版:1985年,创办了第一个经济栏目———《经济生活》,打破了中央电视台无经济栏目的历史。1987年,开播仅一年多的《经济生活》改为《综合经济信息》,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1989年,《综合经济信息》又改为《经济半小时》,内含12个小栏目,并把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传播国内外经济信息、沟通流通领域、当好消费者的参谋作为栏目的宗旨。这一改革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使观众耳目一新。但每天只有半小时的经济栏目显然与我…  相似文献   

14.
三届国务院总理充分肯定《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在晚上黄金时间开播,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来,三届国务院总理李鹏、朱基、温家宝都给予《焦点访谈》栏目以高度评价。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看了《焦点访谈》演播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是电视媒体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有利于各类节目的定位、策划和制作,加强电视传播的方向性;有利于观众的收看,提高电视传媒的收视率。 电视栏目虽然是和电视节目开播同时出现的,但在若干年中也仅仅只有新闻栏目。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是最早出现的服务性栏目,在电视界和观众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90年代初,全国各主要电视台基本完成了新闻、时政、服务、体育、综艺等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整体提高了各电视台节目的制作播出水平。河南电视台更对在电视传媒中占重要地位的电视剧的栏目化进行了大胆探索。1997年5月31日,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率先创办了《好剧回旋》栏目,每天上午播出2-3集已在电视台播出过、并产生较大反响的精品电视剧,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受此启发,1998年河南卫视再一次改版时,又创办了《黄金剧场》、《影视新干线》、《点播剧场》等栏目,从而实现了全天所有电视剧播出的栏目化运作,此举在全国各电视台是首创。  相似文献   

16.
八年来,从《夕阳红》栏目制作的大量节目来看,从子栏目《关注夕阳》、《多彩生活》、《不老人生》、《相约夕阳红》.《潇洒走四方》无一不是表现老年本体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几千个电视台中,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较有影响的栏目还不多。全国办得较好的栏目有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哈尔滨台的《老头湾》、北京台的《金色时光》、江苏台的《多彩时光》等等。这些节目在为老年人服务、丰富电视节目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受众的定位每个栏目都应研究各自观众的构成,包括年龄、性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专题栏目的成功之道——以《天下足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2000年11月27日的《天下足球》,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以报道国际足坛最新赛事为主的栏目,它提出的口号是“最纯粹的足球,最高级的享受”。如果说欧洲高水平的足球赛事是唯美的,那么《天下足球》就是要带给观众最精彩的赛事精华,使他们能够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度过一个纯粹的足球之夜。  相似文献   

19.
《新闻30分》栏目,是中央电视台在1995年4月在原来的《午间新闻》基础上改版推出的一个新的消息类栏目。这个栏目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声誉鹊起,创办当年就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名牌栏目之一。 据中央电视调查咨询中心收视率调查统计,《新闻30分》收视率稳步上升,在南方一些地方,其收视状况超过港台地区电视台节目,成为我国白天最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之一。 《新闻30分》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又一块试验田,给我们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如果说,中央电视台1993年推出的《东方时空》、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是在电视新闻专题与电视新闻评论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那么,《新闻30分》则是主攻消息,在这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一、抢时效,发挥消息灵活快捷的特性 《新闻30分》实际上是中央台滚动新闻的一次,每天中午12点播出,它的内容是以反映前日午后到今日午前发生的新闻为主。目前我国电视新闻采访队伍在这一时段抢发新闻的意识十分薄弱,尤其,前天夜里发生的消息,常常不能最快地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细心的电视观众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播出时看到这样的提示:“一分××秒后请继续收看”。这个小小的提示让观众欣喜之余,感到了“夕阳红”栏目为观众着想的的良苦用心。 这样做至少有几点值得称道之处:一是增加了节目播出的透明度,充分尊重了观众的收视知情权。电视插播广告作为“不速之客”,常常“突如其来”,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