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童诗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在统编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童诗的教学,可通过朗读、品析和仿写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童诗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童诗、感知童诗、创作童诗。这样,使学生走进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童诗受众群体是少年儿童。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童诗,能为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成长契机,也可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打开儿童认知世界的窗户。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童诗,激发思维认知活力;对话童诗,拓宽探索认知视野;仿写童诗,历练感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诗充满童趣、童心、童真。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编者也意识到儿童诗教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童诗的教学,还要引导儿童写儿童诗,积极培养他们写童诗的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诵读童诗。读是写的基础。优秀的儿童诗一般都是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韵律流畅的。  相似文献   

4.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审美特点,以其生活气息浓厚,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欢。本文就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阅读童诗,感知童诗特征;积累童诗表象,模仿童诗写作;激发童诗幻想,学习诗意表达”;阐述笔者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儿童诗教学,让童诗教学为学生营造快乐的童年和诗意的人生,赋予课堂以文化的气息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童诗是低年级教材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感,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在童诗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走进童诗;借助诵读感悟,让学生深度理解童诗;借助读写结合,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这样,使学生走进童诗,感悟童诗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童诗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浓郁的儿童情趣。一首好的童诗要好看好听,更要好玩。而要写得好玩,是很难的。可以说,指导学生写儿童诗最大的困难就是写出童趣来。高品质的童趣是对儿童真切感受的一种提纯、独特想法的合理夸张、世界镜像的适度偏离。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诗意趣的浓郁,来源于从儿童的感受出发对其所处的生活与自然作出符合儿童文学思维的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童诗的本质是对事物的重新发现和命名,是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密码去认识和编码事物的行为,反映了儿童心灵的成长。童诗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享受童诗,润泽生命,从而构建起生命意义的新课堂。童诗教学的具体策略有:静态童诗氛围的创设、动态童诗活动的开展、常态童诗赏读的强化、状态童诗创作的引领等。  相似文献   

8.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低年级学生更容易被短小的文学形式所吸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诗写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立足于童诗启蒙,从课堂表述、思辨对比、模仿写作三个方面入手,培养低年级学生童诗创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赵镜中 《小学语文》2011,(10):60-62,54
一、童诗是为儿童写的诗还是给儿童读的诗? 什么是童诗?我们常理解成“为儿童写的诗”,这样说也没错,只是有点刻意与狭窄。从很多的阅读经验里发现,有很多给孩子阅读的诗,当初写成时,并没有想到读者群中还包含了儿童,可是儿童就是喜欢读。就这个观点来看,把童诗说成是“适合儿童阅读的诗”,可能更贴切些。其实,真要去区分童诗与成人诗真的很困难。例如下面这首诗:  相似文献   

10.
童诗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浓郁的儿童情趣.一首好的童诗要好看好听,更要好玩.而要写得好玩,是很难的.可以说,指导学生写儿童诗最大的困难就是写出童趣来.高品质的童趣是对儿童真切感受的一种提纯、独特想法的合理夸张、世界镜像的适度偏离.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诗意趣的浓郁,来源于从儿童的感受出发对其所处的生活与自然作出符合儿童文学思维的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统编版教材重视儿童诗的诗意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重视童诗教学,让童诗的美好启迪学生心灵,陪伴学生成长。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从儿童诗歌的品读、赏析和仿写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落实诗歌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2.
童诗,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交织着无穷的遐思和真挚的情感.它是一朵飘飞的蒲公英.能载着每一颗童心去旅行。儿童又是天生的诗人,童真写童诗.能写出一份精彩吗?  相似文献   

13.
童诗重组     
这里有一首童诗叫《春天》,只有五句,却写得非常活泼又热闹。可是句子顺序弄乱了,你能帮他重组一下吗?!!《童诗重组》参考答案④③②①⑤童诗重组  相似文献   

14.
由于童诗能直抵儿童的心灵,给孩子快乐、温暖和抚慰,因此,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因此,童诗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学低段的教材中,儿童诗的比例明显上升。我认为,要搞好童诗教学,只有善于借助各种媒介,扩展教学资源,才能让孩子们真正领悟诗中包含的情感和内涵。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赏析童诗,初步感知童诗的趣味及基本形式。2.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联想、设问的方法写童诗。3.引导学生在写诗、改诗的过程中体验想象之美、语言之美,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赏析童诗,初步感知童诗的趣味及基本形式。2.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联想、设问的方法写童诗。3.引导学生在写诗、改诗的过程中体验想象之美、语言之美,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17.
童诗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对典范童诗展开的审美活动,以提升孩子的文学鉴赏能力。儿童不可能天生就是诗人。童诗教学可裨益于中文生态的改善。而被引来作童诗教学范例的,必须从严遴选,其内容和艺术两者都必须经得住慎细推敲。  相似文献   

18.
童诗阅读教学应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有效开展童诗阅读教学对培养儿童各项能力起着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较为常见的教学误区,并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探讨低段童诗阅读教学的策略,分别是开展“童心教学”,让孩子发现学习;利用“圆圈教学”,让孩子“动”起来;创设生活情境,让想象“沸腾”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童诗教学,与孩子“玩”诗歌。  相似文献   

19.
童诗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童诗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紧扣儿童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生长需要等,让儿童品尝纯正的文学趣味、真正体验个体发展、感受美妙的精神生长,从而使他们内在潜力得到挖掘,获得生命的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开发儿童的潜能,激发儿童创作诗歌的兴趣。苏教版高年段语文教材的第一课都是以诗歌为体裁的课文。基于此,我们就应重视小学高年级儿童诗的创作指导。童心遇童诗,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童诗的兴趣:撩起童诗的面纱,触碰童心的脉搏;尝试童诗的仿写,聆听童心的旋律;飞舞童诗的思绪,激发童心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