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教师为学生听不进自己的谆谆教导而苦恼时,是否应当反思:我们的良苦用心学生明白吗?我们的"教育要求"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了吗?怎样才能将我们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呢?  相似文献   

2.
<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那么,教育管理者和执教者,也应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发展?"我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首先应关注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现状怎样?将会发展成什么?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志峰 《中国教师》2011,(13):42-43
<正>当"马加爵"范跑跑"和"马诺"现象充斥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今天的学校教育进行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是高尚的?教育何以走向高尚?教育是人的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教育,应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要素不能动摇。没有政治的教育不存在,没有经济的教育太贫乏,没有人性的教育非教育。教育为民众服务,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为经济服务,而政  相似文献   

4.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2,(8):5
长期以来,我们奉行的一直是"唯GDP论英雄"。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教育是否有些"唯GDP论"了呢?教育事业容不得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也不需要"跨越式发展",我们更不可能把犯的错误都视作"交学费"——这学费太昂贵了!  相似文献   

5.
<正>面对未来,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改变?2015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便是"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并提出要"重新认识知识、学习与教育"。一些国家出台"21世纪公民核心素养"框架。中国在2016年年末也颁布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因此,我们也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生活和工作"这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一个合适的支点,将会产生怎样的奇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上好一堂堂好课的支点在哪里?我以为这个支点就是"教学反思"。什么是教学反思?北师大肖川教授说:"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断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学校领导抓教学很内行。因为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课后反思,所以,学校就出台了硬性的规定,要求教师每堂课后都要有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7.
<正>回顾十年的教师生涯以及身边众多同行的专业成长过程,认真梳理发现,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曾经陷入太多的误区。反思这些误区,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丝感悟。一、明白"去哪里"比"怎么走"更重要当我们在教育的路上快步流星时,应当放慢匆匆的步伐。停一停脚步,抬头望一望星空,思考前行的方向:这些年,我们是否走得太匆忙?我们是否已忘记当初出行的初衷?我们是否走错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双向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昌智 《文教资料》2008,(3):176-179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从倡导、探索到实践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但回顾历史,面对现状,我们不得不进行双向反思:在纵向上,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历史性缺位与人文素质现实性的缺失让人反思--"大学"身份何以迷失了?怎样根除我国高校制器而非育人的专业设置之弊?通识教育又怎样由意识指导走向真正实践?在横向上,全球高校通识教育的规范化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失范相比较,让人反思--通识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通识教育到底教什么?在由历史到现实的搜寻中,在与世界高校通识教育黄金范式的比较中,我国高校应从反思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9.
在推广有效教学的今天,我时常会在课后反思:我今天这样上课有效吗?是不是有更好的教学方法?作业设置高效吗?我们习惯以教者的身份去反思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教学环节除了教,更应重视的是学,"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有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一切为了孩子"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的课堂呈现一派新景象,但也牵引出一系列的教育问题,这其中让人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的任务是什么?从本源上说,它是回归生命、尊重生命、感悟生命、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即践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说:"哎,我怎么这么笨呢,怎么就不能多想几种方法,让你们能够理解呢!"也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啊,天哪,这道题我讲了不下于三遍了,怎么还是错那么多呀!"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育,怎样才能最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果?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做哪些变革和调整?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打造适合学生的教学课堂,只有真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
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叉.教学需要反思,需要创新,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不断从实践中去创新.在教学中应坚持写案例反思、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天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教育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因此,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邋教育的发展问题.但是现在广大农村家庭因子女接受教育而陷入贫困,出现了"因教致贫"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剖析"因教致贫"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下,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能否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重要保障,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折射出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怎样写教学反思呢?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从上课环节、学生生成问题两大方面着手。一、上课环节反思我们一般将教学设计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相似文献   

15.
大道通天,走或不走世上有大道,大道可通天。无数名师现身说法苦口婆心: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通天大道。但是走这条路很累:要告别麻将扑克,要告别聊天游戏,要时时刻刻盯着自己。你有没有生怕误人子弟的的责任感?有没有献身教育事业的事业心?如果有,就上路吧!教学反思,概念何意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教育教学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提高教学效能的过…  相似文献   

16.
西南大学通过开展"反思:我们为什么上大学"系列活动,对当代大学生"反思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表明:大学生"反思教育"不仅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而且是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应该不断丰富其理论和实践内涵,构建大学生"反思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7年7月7日,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学出版社主办,《教育研究》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协办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文版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京师厅举行。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从小到大总会出大大小小的差错,也就是在对这些差错的反思中收获了新的成长。华罗庚先生说: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我们的教育也应该留一些出错的机会给孩子,让孩子在对差错的反思中收获成长。这应该是最简单的教育常识了。可是,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做得怎样呢?看一则案例吧。一位教师要在一次大型教研活动中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试教过程中,他对孩子们说,一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去反思传统教育的得与失: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既能学以致用,又能受益终生呢?许多基础教育改革存在很多理论上的经院式的"坐而论道"与实践上的"浅尝辄止".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阐述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加强地理教育的实用性,以及在此之上应该具备的瞻前性.  相似文献   

20.
一、今日语文教育:危机与挑战自1903年独立设科起,中国的语文教育跌跌撞撞地走过了一个世纪。面向新世纪,我们本应豪情满怀地前进,然而有太多的遗憾使得我们步履蹒跚,无法轻装前行。笔者认为,今日语文教育之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文教育缺乏一种"反思品格"(或批判品格)。如果离开对语文教育理论形成的原生性命题及观念的反思与审视,而空谈语文教育理论的完善,撇开其成功与否,但就其本身而言,这种"理论"越完善越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