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与价值观内在相联,任何文化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是一定价值观的体现。从核心价值观的层面理解文化,无论对文化时代差别和民族差别的把握,还是对文化现象的总体概括和本质透视,都要深刻地进行文化反思以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根本就是核心价值观自信。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发挥着更基础、更深层、更广泛的作用。我们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人类情怀和人类解放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处理好"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确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它引领当今社会主流文化。中国当代的青年主流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与文化自信有着天然的契合。文化自信为当代中国青年主流文化提供思想理念和指引前进方向,青年主流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又能带动全面和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在强调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数次提到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并驾齐驱,并更加强调文化自信,表明了文化自信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丰富。文化自信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是一种更加广泛、更加基础的自信,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依据和强劲的动力。从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出发,探析了文化自信提出的世界背景、国内背景和党内状况背景,进而阐释了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至关重要的文化价值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各大高校实现思政教育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对此,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分别从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强化思政教师团队建设,大力宣传马克思批判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批判观念与思维,积极运用思政教育文化载体、深度挖掘思政教育文化资源等维度,提出了当代文化自信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汉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能够在推动初中生文化自信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文化自信和汉服文化的浅析,认为将汉服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框架具有可行性,汉服文化是建立初中生文化自信的新平台。并提出了如何将汉服文化从课内及课外全方位的渗透进初中英语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发挥高等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从而构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有其生成依据和现实逻辑,它源于对传统与当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豪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文化时代价值和现存状况的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它蕴含的丰富内容厚植了文化自信的底蕴,它具有的时代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它涵养的内在精神提振了文化自信的信心。坚定文化自信,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融进去""走出去",用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之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8.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信任文化自我。中学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信任,文化自信贯穿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在道德建设和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自信的渗透,中学历史教师应结合历史,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学生的文化信任,认真分析传统文化,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阐明应在认同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思和创造中国特色主流文化、借鉴和扬弃其他民族外来文化方面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自信问题并就此阐发了许多重要思想,包括: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缘自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景;基于历史诉求和现实需要,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加强中国文化宣传教育,促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是复杂和多元的,是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运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理论加以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世俗化、开放与自信的文化心态、后现代文化思潮、消费社会形成的消费文化、城市化与休闲生活方式,构成了其主要分析框架与研究视角.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建立在文化自觉意识上的一种协商、融合、扬弃与再生.这既是事实,也是应有的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诉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提升文化自觉与增强文化自信中能够发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先进文化发展、引领文化自觉自信、增强文化凝聚力和激发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统编语文教材文化记忆的重要内容,蕴含着集体记忆的凝聚性结构,是建立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记忆文化的实践性协调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兼顾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化了语言与非语言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质。记忆文化通过聚焦选文的独特价值,联结个体记忆;践行多元的语言实践,动态生成文化理解;盘活多样的学习资源,丰富文化学习方式等策略,培养文化自信,彰显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在如今文化激荡的多元环境之中,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新鲜血液和重要载体,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该文在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与新时代大学生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原因,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树立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包含着对汉语汉字与中国书法的自信,书法教育对于培塑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在书法教育中,要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塑学生正确的文化观、高尚的道德观、健康的审美观、深厚的乡土观,教育引导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文化艺术遗产在当代属于文化战略学的一部分。文化艺术遗产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方面能够发挥多方面的作用。为了正确地解决文化艺术遗产的继承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坚持和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的盛行,导致当前中国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文化自信弱化的迹象,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自信弱化两个方面,其根源在于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异化力、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冲击力、对部分大学生价值期待的解构力。必须积极寻求各种有效路径,努力使大众文化成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强大助力,最终使文化自信成为大学生精神场域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后,应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探寻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追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它是由多重基因聚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的有益精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当其中的是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须文化自信出谋划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须文化自信保驾护航;全球化时代中国多元化思潮亟须文化自信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文化观所阐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打下了更为厚实的思想基础,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前行。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但在海外,甲骨文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影响力还极为有限,这与甲骨文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已有海外传播基础上,发挥文化自信对甲骨文海外传播的内因支持作用,探索甲骨文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路径,推动甲骨文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