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实践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其发展历程是从思辨、人本、实践等三种思维方式递进与转变。实践思维模式是将人、人类世界、人类社会作为客观根据,其具备马克思新世界观理论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规范与评价,夯实马克思主义基础的重要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实践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以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表达,邓小平理论思维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性质是实事求是,它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贯传统。它既是一种求实、唯实的科学实证思维,又是一种涵摄主体性旨趣的价值目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纵观哲学历史长河只有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唯一真正的主义实践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经历了萌芽阶段、酝酿阶段到成熟阶段,他扬弃了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实践观点,彻底清算了旧哲学关于实践观的论述,并从哲学根本思维方式的转变--实践思维方式开启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新境界、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素养,使受教育者真正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由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理论形态和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的局限,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难以实现其根本的教育目标.本文认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观念,必须实现由唯物辩证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由物质世界观向实践世界观的转变、由彰显世界观向彰显方法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是它的实践思维方式,它经历了从思辨思维方式向人本思维方式再向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实践思维方式的客观根据在于人、人的社会和人的世界,它具有建构马克思的整个新世纪观理论、评价和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建马克思的逻辑基础的性质,实践思维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和客观根据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其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教育研究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6.
关于创新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转向的产物和体现,创新方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实践主体自觉能动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创新起源于“诧异”,根植于人的“自由而自觉的创造本性”之中,是实践思维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和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对创新方法的自觉能动的把握,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片面性,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这也是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创新的意义所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创新方法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外在创新与内在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实践唯物主义特别是实践思维方式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探》的主要创新成果。该书不仅令人信服地指出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而且以之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做出了新的探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新的观点,从而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创新活动深受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成为创新活动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培养创新主体的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对揭示创新的本质和方法,对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西立 《教学与研究》2001,42(12):33-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本质来讲是反对并力图超越任何封闭、僵化的哲学体系的 ,是坚持一种始终能动地面向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开放性思维方式的。这种以人类实践活动为“根据”的“辩证思维”或“理论思维” ,其思维方法既是实证的 ,又是思辨的 ,是本体与方法、经验与理性等的高度统一。可以说 ,“辩证思维”或“理论思维” ,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世界观的本质规定性所在 ,同时也是我们得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共产主义”等基本范畴的科学方法论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10.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哲学实现传统哲学变革的关键在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马克思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包括古代希腊哲学和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在内欧洲辩证思维史的优秀成果,创立了科学的辩证法.它从实践观、历史观、自然观、思维观和矛盾观等方面实现了革命的变革.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为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提供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
建构科学的人学理论,关键是为其确立一个总体性方法论。马克思以前的哲人们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目前理论界对人学研究所陷人的困境,关键在于没有或没能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一问题。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只有自觉地把它运用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之中,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属性,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由之才能建构真正传达出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思·人·实践     
哲学主要是指“思”的活动、思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及后继者思的结果,其理论“硬核”是“实践思维”。思与实践是人的固有属性,正是在思与实践的过程中,人才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新人,并创造出新的哲学。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思维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性质是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表达,它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贯传统.它既是一种求真、唯实的科学实证思维,又是一种涵摄主体性旨趣的价值目的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常被曲解或误读,往往不能做到在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中建立的,根基在于实践,实践论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理解、分析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基本问题的不断转向,即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和自我创造。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为何物的问题,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把握存在的客观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把握存在的方法论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向.必须立足于实践.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在于科学实践观点的确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它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精神,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辨证方法、实践观去认知事物,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清除一切伪科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导致了一些问题,走向了误区。实践思维方式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方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品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以理论思维去抽象、概括、描述和解释思维对象(存在)的运动规律,即在理论思维的层面上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而技术是在实践的层面上完成这一统一。与科学和技术活动不同。人类的哲学活动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进行“反思”。本文仅从20世纪科学和技术的四大成果即:量子力学、大爆炸宇宙学说、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来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