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想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还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让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2.
<正>在教、评、考中,挖掘思想政治学科蕴含的文化价值,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品格境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滋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科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活政治认同素养。一、课堂教学挖掘文化价值,增强政治认同素养文化价值是文化的灵魂,是学科知识育人目标的理性回归,可以转化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内驱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把学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高度的文化自觉,突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源、价值和理想.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但受到多元文化影响,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不足,需要将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奋斗目标。教师亲和力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学生的高度认同,教师亲和力的发挥有赖于教师自觉进行身份转化,同时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转变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文化自信是其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需要培养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而这种认同需要通过教育得以传承落实。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建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引入历史核心五大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兴,则国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代中国人必须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理,理应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中华文化自觉自信意识培育可通过多种方式达成。其中,教师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经典的土壤里快意生长,是重要教育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对于中国德育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在培养目标上,中国德育要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基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文化底色上,中国德育要坚实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在德育智慧上,中国德育要深入汲取中国历史智慧和经验;在理论建设上,中国德育要坚定理论自信。学校德育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政治上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德育内容上坚持以我为主,文化教育顺序上先中后外,在文化教育过程中系统性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视野上坚持必要的国际理解教育。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在深入理解并认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崇敬心理,继而对由文化带来的国家繁荣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支撑: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支撑,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其目的是让大学生做到自知而自信,自觉而自信,自强而自信,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品行高尚,政治坚定,学识厚重,身心健康的公认最有希望的一代人才。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提升《读本》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厘清教学逻辑,建构理论体系,让学生学深悟透,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价值引领,让学生立德立行,坚定政治认同;坚持优化情境,让学习入脑入心,坚定情感认同;坚持探究实践,让学生活学活用,坚定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2023年6月2日,总书记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2]。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五个特性的概括,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高中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教学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学情特点和高中思政课的特点,对四个自信的核心要义加以凝练,引导组织学生对四个自信进行学理上的分析,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一、加强党的领导,坚定道路自信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文化自信自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丰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内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两为”原则,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相结合等路径,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个场合提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提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糅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迫切需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关键.国际政治经济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是落实高中学生国际政治经济素养培育的典型教材.它旨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理解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深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运行规律的科学认知,准确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制定概况,系统把握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实现自觉坚定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六要"要求,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实现教育人文关怀、弥补显性政治教育的不足,提供了新视角、新契机和新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下,按照"六要"要求,以增强政治情怀为内在动力,以提升理论素养为重要支撑,以锻造人格品性为坚实基础,从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文化自觉自信、增强理论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及水平,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刘春祎 《甘肃教育》2020,(6):177-177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各学科教学都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根本在于价值自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需要价值自信。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价值自信是教育者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前提,是受教育者接受知识、形成品德和确立信仰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社会认同的心理基础。为此,要抢占理论制高点,强化理论自信;要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强化学科自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强化功能自信。  相似文献   

18.
傅莉 《教育艺术》2021,(4):12-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堂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基地,思政教师要练就"四真"境界,方可以之"真"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思政教师之"四真"修炼,具体来说,就是努力做到"真情、真格、真知、真行",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一、用真情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真情即真性情,这里的真性情不是随心所欲,不加遮掩。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真性情与学科特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九大素养。其中,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文化自信是国家认同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生活》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节,对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有着直接意义。做好本课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有助于巩固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定"四个自信"。要坚定"四个自信",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领导核心,是坚定"四个自信"的践行主体,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动力源泉,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坚实保障。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