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晶 《农村教育》2004,(4):62-62
朗读是文章活动的开始。朗读能帮助学生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曾说过:“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呤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的确,朗读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意境,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优美的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朗读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体验,开发想象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正如苏东坡所说:三分诗七分读。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朗读,一般采用五步读法,我认为这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滋味。首先,指导句读,读准文本读准就是读得字音准确清楚,句读分明,停顿正确,节奏合理。文言文时代久远,多有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多义字,且有大量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现象,特别是一些重点句中的停顿尤要注意,如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先秦到清代都非常重视朗读,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写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朗朗可诵矣。"古人更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名言,古人重视朗读的程度可见一斑。而如今,朗读教学更是当前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朗读”为本。朱自清先生在《国文教学》中引用别人的话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探其深远之趣。”吕叔湘也说朗读“是讲文学作品的好办法”。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搞好朗读教学呢?“依情赋声,声情并茂”是关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首先要有情,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70%是古今中外文情并茂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无不浸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朗  相似文献   

5.
黄洁 《教育艺术》2013,(5):15+17
中华文化,许多的经典作品都诞生于人们的吟咏中,从《诗经》到《乐府》,至于唐诗,启功先生说是"嚷出来的",而宋词元曲,无一不能作为弹唱曲目。时至今日,当代高中语文教学,重新在课堂上传唱这些经典自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想体会中华文化的内在感情,诵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无论何种类别、何种文体,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教学,它都适用。曾国藩对诵读的体会是:"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朗读教学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永生 《课外阅读》2010,(10):151-151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曾国藩在他著名的传世家书《家训》中曾说过:“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诵则不能探其深之趣。”可见,朗读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朗诵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才有利学生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诵读能力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应该有语文课的味道。但是不少语文课依然是"上起来味同嚼蜡,听起来昏昏欲睡,学起来少慢差费"。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究竟怎样才能上出语文课应有的味道呢?实践告诉我,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有"五味":韵味,情味,滋味,趣味,回味。一、语文课要有书声琅琅的"韵味"清代古文家曾国藩在谈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以说,语言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文言文选文,有的豪迈奔放,有的静穆闲适,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这些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曾国藩说过,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家训·字谕纪泽》)诵读是学生通过声带发声、情感共振、内心体验的过程。因此,诵读是文言文教学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及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语文课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十分重视朗读。如新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韩军老师就大力提倡语文不要“花”太多,…  相似文献   

11.
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及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且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课堂上老师充满激情的朗读,是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古人就特别重视朗读.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控其浣之韵.”文章情感的意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和节奏感等,不诵读就几乎体会不到它的妙处.单纯的老师的讲读,尽管头头是道,精彩至及,也终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这种架空的分析,纯属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指出:“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对言语对象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一种以感性形态为表征的,渗透着逻辑理智因素积淀下来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意会能力。语感是读者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深处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体察语言、把握语言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读 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相似文献   

14.
<正>诵读是一种朗读方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朗读。一般的朗读和诵读都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有韵味,但诵读更侧重韵味。古人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这里的声高,不仅指声音的响亮,也指要读准、读出韵味来。一般的朗读,特别是表演性的朗读,既要求带着感情读,也要求读出感情来,但侧重于带着感情读。而诵读虽然也可以作为一种表演形式,但更侧重于读出感情来。这是因为诵读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抑扬顿挫的吟咏,可逐渐悟出文章的内容、感  相似文献   

15.
<正>姚鼐说过:"大抵学故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而自悟。"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读,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悟咏,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足见,朗读是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姚鼐说过:“大抵学故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而自悟。”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读,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悟咏,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相似文献   

17.
宋真宗《劝学诗》不仅是文学之诗,更是历史之诗、文化之诗、治道之诗.从治理视角对宋真宗《劝学诗》进行文化解读和价值重估,可以发现其试图回答读书一定要做官和读书一定能做官两个基本问题,从而能够了解儒家"学—政—道"的治道理路和"德性—权力—功利"的知识下行路线,尚贤选举与科举、文治秩序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则内蕴于其中.  相似文献   

1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东林书院读书的情景历经几百年犹历历在目。古人寒窗苦读,摇头晃脑,高声吟咏,情至深处乃至于得意忘形,手舞足蹈的一幕仍穿越时空,时时浮现在我脑海。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明朱熹则语"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由此可见"朗读"乃古人读书之根本。然现今之语文课堂,诵读已"渐远渐无穷","摇头晃脑"已成遥远之绝响。"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被驳斥为"死记硬背"。教师以讲代读,认为只有讲授法才能讲深讲透,至于朗读,只是为了讲,为了熟悉一下课文。从背景、作者、字词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借用"有我"这样一个诗学概念,一则因作文与做诗本来相通,二则是看了本期"名家出题"而生发的联想——套用《词话》所说:"‘有我’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相似文献   

20.
理趣诗浅谈     
诗的理趣,是指一首诗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表达某种哲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既表现了诗人将登上泰山绝顶的情景,又揭示了居高才能临下的道理,说明立脚点高,看问题才全面。古代的一些文艺评论家对诗的理趣也早有理论。清刘熙载《艺概·赋概》:“以老、庄、释氏之旨入赋,固非古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